浮动式抛光机防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8250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浮动式抛光机防尘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机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打磨抛光机的防尘挡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打磨抛光机伸出悬臂结构穿过设备本体时会开一个孔,悬臂与孔边缘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打磨粉尘会穿过间隙进入设备内部,积累过多会影响设备运行。现有技术普遍采用的防尘方法是增加固定防尘挡板。但是针对打磨抛光机悬臂可以补偿移动的设备,固定的防尘挡板势必会影响悬臂移动,如果预留移动间隙,又无法满足良好的防尘效果,局限性很大,对整体设备的使用寿命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浮动式抛光机防尘装置,其具备在打磨悬臂上下移动时能够跟随浮动保证防尘效果能力,很好地解决了悬臂可补偿移动式抛光机在使用过程中设备开口处防尘挡板无法同时满足防尘和随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浮动式抛光机防尘装置,包括外壳和开设在外壳上供悬臂穿过的悬臂口,所悬臂口的上下端设有上防尘挡板和下防尘挡板,上防尘挡板和下防尘挡板的背部连接有控制上防尘挡板和下防尘挡板上下滑动的滑槽机构。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滑槽机构包括与上个防尘挡板相连的上滑槽和与下防尘挡板相连的下滑槽,上滑槽与下滑槽之间通过弹簧相互拉紧。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上防尘挡板和下防尘挡板上设有辅助悬臂穿过的随动滑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弹簧一端通过固定扣固定,另一端分别连接于上防尘挡板和下防尘挡板的中部位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上防尘挡板和下防尘挡板的边缘分别处于上滑槽和下滑槽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防尘挡板设计为上下可单独移动的浮动结构,悬臂通过悬臂口就可以根据需要将尺寸设计大一点以满足悬臂的移动补偿功能需要,有效地解决了现有固定防尘挡板影响悬臂移动或预留间隙大无法满足良好防尘效果的问题,从而大幅提高整体设备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图中:1.外壳 2.悬臂口 3.上防尘挡板 4.下防尘挡板 5.滑槽机构 6.上滑槽 7.下滑槽 8.弹簧 9.固定扣 10.随动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的一种浮动式抛光机防尘装置,其主体包括外壳1和开设在外壳1上供悬臂穿过的悬臂口2,所悬臂口2的上下端设有上防尘挡板3和下防尘挡板4,上防尘挡板3和下防尘挡板4的背部连接有控制上防尘挡板3和下防尘挡板4上下滑动的滑槽机构5。

所述的滑槽机构5包括与上防尘挡板3相连的上滑槽6和与下防尘挡板4相连的下滑槽7,上滑槽6与下滑槽7之间通过弹簧8相互拉紧。

为了进一步方便悬臂穿过,上防尘挡板3和下防尘挡板4上设有辅助悬臂穿过的随动滑轮10。

外壳1上供悬臂伸出的悬臂口2的上下位置预留较大尺寸,分别用通过上防尘挡板3和下防尘挡板4挡住伸出口。当悬臂下降,上防尘挡板3通过滑槽机构5作用向下伸长,下防尘挡板4向下缩短。当悬臂上升,上防尘挡板3向上缩短,下防尘挡板4随即向上伸长,实现更加有效的防尘效果。

滑槽机构5通过上滑槽6、下滑槽7和弹簧8的作用,实现防尘挡板的随动功能,附图2中的弹簧一端连接固定扣9,另一端分别连接于上防尘挡板3和下防尘挡板4的中部位置,挡板边缘分别处于防尘挡板上滑槽6和防尘挡板下滑槽7内,以便于上下移动,防尘挡板与悬臂结构接触的边缘设计挡板通过随动滑轮10压紧。

由于防尘挡板设计为上下可单独移动的浮动结构,悬臂通过悬臂口2能根据需要将尺寸设计大一点以满足悬臂的移动补偿功能需要,有效地解决了现有固定防尘挡板影响悬臂移动或预留间隙大无法满足良好防尘效果的问题,大幅提高整体设备寿命和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同等替换和改进等,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