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座弯管的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5914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底座弯管的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一种用来成型物品的工装,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对于有孔特征的制品来讲,需要设置大小和形状与该制品孔的大小和形状配合的型芯,抽芯是制造有孔制品的一道很重要的过程,而有些空的形状是弯曲的需要适配弯曲的抽芯。但是目前底座弯管模具结构设计不合理,而且对成型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座弯管的铸造模具。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互换性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底座弯管的铸造模具,它包括上模、下模和芯盒,所述上模壳体外表面设置有与待铸造底座弯管沿对称中心面剖开后的其中一半部分外部相对应的凸起结构,所述上模壳体外表面设置有用于支撑管芯两端的支撑结构,且该所述支撑结构的外部与所述管芯两端的结构对应,所述上模壳体外表面设置有与浇铸通道的内部结构对应的浇铸结构,其中,所述浇铸结构与所述上模壳体上的凸起结构连接在一起,所述上模壳体外表面设置有造型时便于安装固定的耳座和便于定位的销孔,所述耳座和销孔均位于上模壳体相正对的两侧面上,所述芯盒用于制作管芯,该管芯用于成型待铸造底座弯管上弯管通道的内表面,所述上模和下模造型出的型腔合在一起后的内部腔室的轮廓与待铸造的底座弯管的外部轮廓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的芯盒由左芯盒和右芯盒组成,所述左芯盒和右芯盒扣盒,扣盒的左芯盒和右芯盒形成的内部空腔为所述管芯的型腔。

本发有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互换性强。本实用新型将上模和下模与芯盒部分拆分设计,无需更换整套模具,只需将在基模上更换与所需加工的弯管半径相匹配的管芯即可,互换性好,通用性强;而且更换体积重量较小的型模头部分,十分方便,省时省力,加快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弯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芯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管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底座弯管的铸造模具,它包括上模1、下模2和芯盒3,所述上模1壳体外表面设置有与待铸造底座弯管9沿对称中心面剖开后的其中一半部分外部相对应的凸起结构,所述上模1壳体外表面设置有用于支撑管芯5两端的支撑结构4,且该所述支撑结构4的外部与所述管芯5两端的结构对应,所述上模1壳体外表面设置有与浇铸通道的内部结构对应的浇铸结构6,其中,所述浇铸结构6与所述上模1壳体上的凸起结构连接在一起,所述上模1壳体外表面设置有造型时便于安装固定的耳座7和便于定位的销孔8,所述耳座7和销孔8均位于上模1壳体相正对的两侧面上,所述芯盒3用于制作管芯5,如图5,该管芯5用于成型待铸造底座弯管9上弯管通道10的内表面,所述上模1和下模2造型出的型腔合在一起后的内部腔室的轮廓与待铸造的底座弯管9的外部轮廓相对应。

如图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芯盒3由左芯盒11和右芯盒12组成,所述左芯盒11和右芯盒12扣盒,扣盒的左芯盒11和右芯盒12形成的内部空腔13为所述管芯5的造型型腔。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得各种变化,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