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不锈钢零件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锅的外壁磨边夹具。
背景技术:
:
在传统的工序中,锅边的打磨是由工人们拿起锅具,把锅边及外壁对准砂带打磨,然后由工人自行检查是否打磨光滑,然后放到输送带上,把锅具运送到下一道工序中。由于锅边的打磨是需要工人自行检查的,是由工人得经验所致,因此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工人检查不仔细或者经验不足,会使锅具磨边后的锅边及外壁的光滑度质量不同,有的光滑,有的刺手,使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锈钢锅的外壁磨边夹具,它能降低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效率,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同时可以提高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一种不锈钢锅的外壁磨边夹具,包括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的上部设有平面定位座,所述夹持装置的下端铰接在基板上,基板上安装有旋转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的驱动齿轮与夹持装置的从动齿轮啮合。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呈圆盘状的夹持基座和柱体座,所述夹持基座固定在柱体座的上端,柱体座的下端铰接在基板上;
所述夹持基座成型有齿轮安装槽和三个圆周均布的齿条槽,所述齿条槽上成型有直槽,所述夹持基座的下端固定有三个圆周均布的挡块,挡块位于齿条槽的内侧一端;
所述柱体座的左侧设有豁口,柱体座的下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
所述齿轮安装槽内设有第一齿轮,三个齿条槽内各安装有齿条,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齿条伸出夹持基座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推块,所述齿条的下端成型有凸起的柱杆,柱杆穿过直槽固定连接有方块,所述方块上套接有弹簧杆,弹簧杆上套接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压靠在方块上,另一端压靠在挡块上,弹簧杆固定在挡块上。
所述第一齿轮的下方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连接轴铰接在夹持基座的中部,所述第二齿轮与铰接在夹持基座下端的第三齿轮啮合,第三齿轮上固定有驱动手柄,第三齿轮位于豁口一侧。
所述平面定位座呈圆台状,平面定位座的内部中空,所述平面定位座铰接在夹持基座是上底面上。
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由下而上固定在基板上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它能降低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效率,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同时可以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隐去柱体座的其他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如图1至图3示,一种不锈钢锅的外壁磨边夹具,包括夹持装置1,所述夹持装置1的上部设有平面定位座2,所述夹持装置1的下端铰接在基板3上,基板3上安装有旋转驱动装置4,旋转驱动装置4的驱动齿轮42与夹持装置1的从动齿轮19啮合。
更进一步地说,所述夹持装置1包括呈圆盘状的夹持基座11和柱体座12,所述夹持基座11固定在柱体座12的上端,柱体座12的下端铰接在基板3上;
所述夹持基座11成型有齿轮安装槽111和三个圆周均布的齿条槽112,所述齿条槽112上成型有直槽113,所述夹持基座11的下端固定有三个圆周均布的挡块114,挡块114位于齿条槽112的内侧一端;
所述柱体座12的左侧设有豁口121,柱体座12的下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9。
更进一步地说,所述齿轮安装槽111内设有第一齿轮13,三个齿条槽112内各安装有齿条14,齿条14与第一齿轮13啮合,齿条14伸出夹持基座11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推块15,所述齿条14的下端成型有凸起的柱杆141,柱杆141穿过直槽113固定连接有方块142,所述方块142上套接有弹簧杆143,弹簧杆143上套接有弹簧144,弹簧144的一端压靠在方块142上,另一端压靠在挡块114上,弹簧杆143固定在挡块114上。
更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齿轮13的下方通过连接轴16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7,连接轴16铰接在夹持基座11的中部,所述第二齿轮17与铰接在夹持基座11下端的第三齿轮18啮合,第三齿轮18上固定有驱动手柄181,第三齿轮18位于豁口121一侧。
更进一步地说,所述平面定位座2呈圆台状,平面定位座2的内部中空,所述平面定位座2铰接在夹持基座11是上底面上。
更进一步地说,所述旋转驱动装置4包括由下而上固定在基板3上的电机41,电机41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42。
工作原理:第一,从豁口121处驱动手柄181,在第三齿轮18、第二齿轮17、第一齿轮13的联动作用下,齿条14向内收缩,此时将不锈钢锅倒扣在平面定位座2上,松掉驱动手柄181,在弹簧144的弹力作用下,三个夹持推块15与不锈钢锅的内壁贴合,从而固定不锈钢锅;第二,电机41起动,通过驱动齿轮42、从动齿轮19带动夹持基座11旋转,不锈钢锅随之转动,不锈钢锅的外壁与外围的砂带摩擦,从而将不锈钢锅的外壁磨光。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