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解还原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0690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热解还原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化工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解还原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褐煤,又名柴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种。它是泥炭沉积后经脱水、压实转变为有机生物岩的初期产物,因外表呈褐色或暗褐色而得名。水分高达30%~60%,热值低(原煤2700kcal/kg左右),燃点低,不粘结,化学反应性强,热稳定性差,具有低硫、低磷、高挥发分、高灰熔点的“两高两低”显著特点。若直接燃烧则效率低,经济价值也远低于无烟煤等高阶煤。镍具有耐腐蚀、熔点高、强磁性等优良性能,是各种特殊钢、耐热合金、抗腐蚀合金、磁性合金、硬质合金生产的重要原料,在钢铁、军工、航天、机械制造、化学工业、通讯器材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可开采的矿床主要为硫化镍矿和红土镍矿。随着硫化镍矿的逐渐消耗以及镍需求的不断增长,开发利用红土镍矿资源显得日益必要。红土镍矿是由含铁镁硅酸盐矿物的超镁铁质岩经长期风化变质形成的,上层是褐铁矿类型,主要由铁的氧化物组成,中间为过渡层,下层是硅镁镍矿层。红土镍矿资源丰富,采矿成本低,选冶工艺趋于成熟,可生产氧化镍、镍铁等多种中间产品,是未来镍资源的主要来源。目前处理红土镍矿工艺主要分为火法、湿法和火湿结合工艺三种,采用火法工艺一般处理高镁低铁红土镍矿,主要产品是镍铁合金,能够直接应用于不锈钢生产。火法工艺处理红土镍矿生产镍铁合金具有流程短、效率高等优点,但能耗较高。湿法工艺主要处理中低品位红土镍矿,其成本比火法低,但湿法处理的工艺比较复杂、流程长、工艺条件对设备要求高。因此,处理红土镍矿的手段仍有待改进。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热解还原一体化装置。该装置可以充分利用煤料热解得到的高温热解气对待还原矿物进行还原处理,在得到高金属化率产品的同时,提高了煤料的综合利用价值,且具有工艺流程短、能耗低的优点。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热解还原一体化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装置包括:第一炉体,所述第一炉体内限定有热解腔室,所述热解腔室内设置有辐射管,所述第一炉体的顶部具有煤料入口,所述第一炉体的下部侧壁上具有热解产物第一出口,所述第一炉体的底部具有热解产物第二出口;第二炉体,所述第二炉体外套在所述第一炉体上,所述第二炉体与所述第一炉体外壁之间形成环形气流还原腔室,所述第二炉体的上部具有排料口,所述第二炉体的下部具有矿粉入口,所述第二炉体的底壁具有入气口,所述入气口与所述热解产物第一出口通过热解气管道相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解还原一体化装置通过将煤料供给至第一炉体的热解腔室中进行加压热解处理,以便得到热解气和其他热解产物(如半焦、焦油等),进而将热解气和待还原矿粉供给至第二炉体的环形气流还原腔室中,以便利用热解气进行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该装置可以充分利用煤料热解得到的高温热解气对待还原矿物进行还原处理,在得到高金属化率产品的同时,提高了煤料的综合利用价值,且具有工艺流程短、能耗低的优点。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热解还原一体化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任选的,所述辐射管包括多个U型辐射管。任选的,所述辐射管设置在所述热解腔室内由上至下的3/4空间区域内。任选的,所述第二炉体的上部具有多个所述排料口,每个所述排料口分别与一个集气支管相连通,各所述集气支管与一个集气总管相连通。任选的,所述第二炉体的底壁具有多个入气口,所述多个入气口在周向上均匀分布;所述第一炉体的下部侧壁上具有多个热解产物第一出口,所述多个热解产物第一出口在周向上均匀分布,每个所述热解产物第一出口分别与一个所述入气口相连通。任选的,所述第二炉体底端具有耐火砖支撑套环,所述耐火砖支撑套环内形成有多个所述热解气管道,每个所述热解气管道适于连通一个所述热解产物第一出口和一个所述入气口。任选的,所述第二炉体的下部具有多个矿粉入口,所述多个矿粉入口在周向上均匀分布,每个所述矿粉入口内设置有一个加料器,每个所述加料器的出口端位于所述入气口的上方。任选的,所述第一炉体和所述第二炉体均为圆筒状,且所述第二炉体同轴外套在所述第一炉体上,所述第一炉体的外径为所述第二炉体外径的3/4。任选的,所述第一炉体的侧壁由砌体、填料和耐热层组成。任选的,所述热解还原一体化装置进一步包括:旋风除尘器,所述旋风除尘器具有进气口、出气口和灰斗,所述进气口与所述集气总管相连通,所述灰斗与所述加料器相连。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热解还原一体化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热解还原一体化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热解还原一体化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采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热解还原一体化装置处理红土镍矿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图5是采用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热解还原一体化装置处理红土镍矿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热解还原一体化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1,该装置包括:第一炉体100和第一炉体200。下面参考图1~3对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解还原一体化装置进行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炉体100内限定有热解腔室110,热解腔室110内设置有辐射管120,第一炉体100的顶部具有煤料入口101,第一炉体100的下部侧壁上具有热解产物第一出口102,第一炉体100的底部具有热解产物第二出口103,第一炉体100适于将煤料进行加压热解处理,以便得到热解气和其他热解产物如半焦、焦油等。具体地,可以将煤料从煤料入口101加入至热解腔室110中,使煤料在自由下落过程中发生热解反应,得到热解气和其他热解产物(如半焦、焦油等),其中热解气的主要成分为CO和H2,可以直接作为还原气用于环形气流还原腔室中进行还原反应,热解气可以从热解产物第一出口102排出,其他热解产物可以从热解产物第二出口103排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二炉体200外套在第一炉体100上,第二炉体200与第一炉体100外壁之间形成环形气流还原腔室210,第二炉体200的上部具有排料口201,第二炉体200的下部具有矿粉入口202,第二炉体200的底壁具有入气口203,入气口203与热解产物第一出口102通过热解气管道130相连通,第二炉体200适于利用第一炉体100中得到的热解气作为还原气对待还原的矿粉进行还原反应,以便得到还原产物。具体地,煤料热解产生的高温热解气可以穿透过半焦颗粒层并由热解气管道130进入环形气流还原腔室210中,与传统的气流床工艺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热解还原一体化装置无需单独对还原气进行加热,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工艺的过程能耗,同时,高温热解气还可以使半焦颗粒层中未完成热解的煤料进一步完成热解。另一方面,待还原矿粉由位于第二炉体200下部的矿粉入口202进入环形气流还原腔室210后,可以与高速向上的热解气充分混合,并随气流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进行传热、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由位于第二炉体200上部的排料口201排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辐射管120可以包括多个U型辐射管,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热解腔室110中温度分部的均匀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热解得到的热解气和其他热解产物的品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辐射管120可以设置在热解腔室110内由上至下的3/4空间区域内,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热解腔室110中温度分部的均匀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热解得到的热解气和其他热解产物的品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二炉体200的上部具有多个排料口201,每个排料口201分别与一个集气支管300相连通,各集气支管300与一个集气总管400相连通。由此,可以将还原反应得到的还原产物由集气支管300汇总至集气总管400排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第二炉体200的上部具有六个排料口201,每个排料口201分别与一个集气支管300相连通,每三个集气支管300与一个集气总管400相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二炉体200的底壁具有多个入气口203,多个入气口203可以在周向上均匀分布;第一炉体100的下部侧壁上具有多个热解产物第一出口102,多个热解产物第一出口102可以在周向上均匀分布,每个热解产物第一出口102分别与一个入气口203相连通。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热解腔室110与环形气流还原腔室210之间的传热、传质效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二炉体200底端具有耐火砖支撑套环,耐火砖支撑套环内形成有多个热解气管道130,每个热解气管道130适于连通一个热解产物第一出口102和一个入气口203。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热解腔室110与环形气流还原腔室210之间的传热、传质效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二炉体200的下部具有多个矿粉入口202,多个矿粉入口202在周向上均匀分布,每个矿粉入口202内设置有一个加料器500,每个加料器500的出口端位于入气口203的上方。由此,可以使加入环形气流还原腔室210中的待还原矿粉随热解气高速向上运动,从而进一步提高还原反应进行的效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炉体100和第二炉体200均为圆筒状,且第二炉体200同轴外套在第一炉体100上,第一炉体100的外径为第二炉体200外径的3/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炉体100的侧壁可以由砌体、填料和耐热层组成。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炉体100的耐热性能。参考图3,上述热解还原一体化装置还进一步包括:旋风除尘器60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旋风除尘器600具有进气口601、出气口602和灰斗603,进气口601与集气总管400相连通,灰斗603与加料器500相连,旋风除尘器600适于对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进行分离处理,并且,在压力能的作用下,夹带矿粉的热解气在高温旋风除尘器产生回旋运动,该过程可进一步进行还原反应,具体地,灰斗603可以将还原产物进行收集,检测还原产物的金属化率后,将还原产物由加料器500返回第二炉体200的环形气流还原腔室210中进行还原处理,循环上述还原处理和分离处理,直至还原产物的金属化率满足要求,收集已完成还原的还原矿粉。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解还原一体化装置通过将煤料供给至第一炉体的热解腔室中进行加压热解处理,以便得到热解气和其他热解产物如半焦、焦油等,进而将热解气和待还原矿粉供给至第二炉体的环形气流还原腔室中,以便利用热解气进行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后续可以将还原产物供给至旋风除尘器中进行分离并检测金属化率,将还原产物由加料器返回环形气流还原腔室中进行还原处理,并循环上述还原处理和分离处理,直至还原产物的金属化率满足要求,收集已完成还原的还原矿粉,从而保证制备得到的产品品质。该装置可以充分利用煤料热解得到的高温热解气对待还原矿物进行还原处理,在得到高金属化率产品的同时,提高了煤料的综合利用价值,且具有工艺流程短、能耗低的优点。为了方便理解,下面参考图4~5对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解还原一体化装置处理红土镍矿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S100:加压热解处理该步骤中,将煤料供给至第一炉体的热解腔室中进行加压热解处理,以便得到热解气和其他热解产物(如半焦、焦油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炉体内限定有热解腔室,热解腔室内设置有辐射管,第一炉体的顶部具有煤料入口,第一炉体的下部侧壁上具有热解产物第一出口,第一炉体的底部具有热解产物第二出口。具体地,可以将煤料从煤料入口加入至热解腔室中,使煤料在自由下落过程中发生热解反应,得到热解气和其他热解产物(如半焦、焦油等),其中热解气的主要成分为CO和H2,可以直接作为还原气用于环形气流还原腔室中进行还原反应,热解气可以从热解产物第一出口排出,其他热解产物可以从热解产物第二出口排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辐射管可以包括多个U型辐射管,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热解腔室中温度分部的均匀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热解得到的热解气和其他热解产物的品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辐射管可以设置在热解腔室内由上至下的3/4空间区域内,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热解腔室中温度分部的均匀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热解得到的热解气和其他热解产物的品质。具体地,在设置有辐射管的热解腔室区域内未完成热解的煤料可以在热解腔室下部形成半焦层,而热解得到的高温热解气可以穿过半焦层,进一步完成煤料的热解,最终由位于第一炉体底端的热解产物第二出口排出。其中,半焦层下移的速率可以为6~15米/小时,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煤料热解的完成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煤料可以为褐煤,通过将褐煤进行加压热解处理得到热解气,既可以将难以利用的褐煤充分利用,又可以得到褐煤热解为碳含量较高的半焦加以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煤料的粒径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煤料的平均粒径可以为8~14mm。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热解反应的效率,并得到高品质的热解气和半焦产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热解反应是在800~900摄氏度的温度以及0.15~0.40MPa的压力下完成的。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热解反应的效率,并得到高品质的热解气和半焦产品。S200:还原处理该步骤中,将红土镍矿粉和热解气供给至第二炉体的环形气流还原腔室中,以便利用热解气进行还原反应,并得到还原产物。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二炉体外套在第一炉体上,第二炉体与第一炉体外壁之间形成环形气流还原腔室,第二炉体的上部具有排料口,第二炉体的下部具有矿粉入口,第二炉体的底壁具有入气口,入气口与热解产物第一出口通过热解气管道相连通,第二炉体适于利用第一炉体中得到的热解气作为还原气对待还原的矿粉进行还原反应,以便得到还原产物。具体地,位于热解腔室中的辐射管所产生的高温可以透过半焦层层并由热解气管道进入环形气流还原腔室中,与传统的气流床工艺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热解还原一体化装置无需单独对还原气进行加热,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工艺的过程能耗。另一方面,待还原矿粉由位于第二炉体下部的矿粉入口进入环形气流还原腔室后,可以与高速向上的热解气充分混合,并随气流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进行传热、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由位于第二炉体上部的排料口排出。此外,由于红土镍矿中铁含量低,矿粉中还原得到的铁少,不会发生粘结失流,所以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气流床可以连续化操作,且省去了对红土镍矿的压球、造球以及后续焙烧球团等工序,既缩短了工艺流程,又降低了能耗。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二炉体200的上部具有多个排料口201,每个排料口201分别与一个集气支管300相连通,各集气支管300与一个集气总管400相连通。由此,可以将还原反应得到的还原产物由集气支管300汇总至集气总管400排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第二炉体200的上部具有六个排料口201,每个排料口201分别与一个集气支管300相连通,每三个集气支管300与一个集气总管400相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二炉体的底壁具有多个入气口,多个入气口可以在周向上均匀分布;第一炉体的下部侧壁上具有多个热解气,多个热解产物第一出口可以在周向上均匀分布,每个热解产物第一出口分别与一个入气口相连通。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热解腔室与环形气流还原腔室之间的传热、传质效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二炉体底端具有耐火砖支撑套环,耐火砖支撑套环内形成有多个热解气管道,每个热解气管道适于连通一个热解产物第一出口和一个入气口。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热解腔室与环形气流还原腔室之间的传热、传质效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二炉体的下部具有多个矿粉入口,多个矿粉入口在周向上均匀分布,每个矿粉入口内设置有一个加料器,每个加料器的出口端位于入气口的上方。由此,可以使加入环形气流还原腔室中的待还原矿粉随热解气高速向上运动,从而进一步提高还原反应进行的效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还原反应进行的时间可以为10~20min。发明人发现,由于热解气中CO2、H2O含量较高,通过控制还原时间,可以选择性地还原红土镍矿中的铁和镍,使镍全部还原、铁部分还原,从而得到高镍品位的镍铁合金产品,同时缩短还原时间以降低能耗。S300:返回还原该步骤中,将所述还原产物供给至旋风除尘器进行分离处理,以便得到分离得到的矿粉返回第二炉体中进行还原处理,并循环上述还原处理和分离处理,直至矿粉全部实现还原并分离收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旋风除尘器具有进气口、出气口和灰斗,进气口与集气总管相连通,灰斗与加料器相连。具体地,灰斗可以将还原产物进行收集,检测还原产物的金属化率后,将还原产物由加料器返回第二炉体的环形气流还原腔室中进行还原处理,并循环上述还原处理和分离处理,直至还原产物的金属化率满足要求,收集已完成还原的还原矿粉。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处理红土镍矿的方法通过将煤料供给至第一炉体的热解腔室中进行加压热解处理,以便得到热解气和其他热解产物(如半焦、焦油等),进而将热解气和红土镍矿粉供给至第二炉体的环形气流还原腔室中,以便利用热解气进行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后续可以将还原产物供给至旋风除尘器中进行分离并检测金属化率,将还原产物由加料器返回环形气流还原腔室中进行还原处理,并循环上述还原处理和分离处理,直至还原产物的金属化率满足要求,收集已完成还原的还原矿粉,从而保证制备得到的产品品质。该方法可以充分利用煤料热解得到的高温热解气对红土镍矿进行还原处理,在得到高镍品位镍铁合金产品的同时,提高了煤料的综合利用价值,且具有工艺流程短、能耗低的优点。下面参考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描述性的,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将粒度为8~14mm的褐煤原料从第一炉体顶部加料口加入,通过蓄热式辐射管加热控制热解腔室温度为900℃,褐煤颗粒在热解腔室内快速热解,产生热解气和半焦,热解腔室内压力为0.3MPa。热解气组成成分见表1,其中CO+H2=69.58%,CO2+H2O=17.53%。表1热解气成分/v%种类N2CO2COCH4H2H2O比例2.647.2132.5410.2537.0410.32红土镍矿中镍品位为1.2wt%,铁品位为13.7wt%。预先将红土镍矿破碎筛分至粒度小于0.074mm的粉矿作为还原气流床原料,热解腔室内产生的900℃热解气进入环形气流还原腔室内温度降至850℃,并使环形气流还原腔室内粉态红土镍矿流态化,高温热解气与矿粉发生换热和还原反应,矿粉随热解气在气流床内上升并通过集气支管汇总至集气总管进入2个热旋风除尘器,将热解气中的矿粉进行分离,经检测金属化率,未完成还原的矿粉循环加入环形气流还原腔室内继续进行还原,还原时间为10min直至还原完成,气流床内压力为0.1MPa,还原完成后的金属化红土镍矿细磨至平均粒径小于74μm,经磁选、浮选或重选得到镍品位为24.3wt%的镍铁合金,这种产品可直接用于不锈钢冶炼,也可以压块后保存或长途运输。同时,出高温旋风除尘器的煤可作为辐射管的燃料来源,使热解煤气得到充分利用。实施例2将粒度为8~14mm的褐煤原料从第一炉体顶部加料口加入,通过蓄热式辐射管加热控制热解腔室温度为800℃,褐煤颗粒在热解腔室内快速热解,产生热解气和半焦,热解腔室内压力为0.4MPa。热解气组成成分见表2,其中CO+H2=66.65%,CO2+H2O=22.06%。表2热解气成分/v%种类N2CO2COCH4H2H2O比例2.9310.7227.988.3638.6711.34红土镍矿中镍品位为1.9wt%,铁品位为23.2wt%。预先将红土镍矿破碎筛分至粒度小于0.074mm的粉矿作为还原气流床原料,热解腔室内产生的800℃热解气进入环形气流还原腔室内温度降至750℃,并使环形气流还原腔室内粉态红土镍矿流态化,高温热解气与矿粉发生换热和还原反应,矿粉随热解气在气流床内上升并通过集气支管汇总至集气总管进入2个热旋风除尘器,将热解气中的矿粉进行分离,经检测金属化率,未完成还原的矿粉循环加入环形气流还原腔室内继续进行还原,还原时间为13min直至还原完成,气流床内压力为0.15MPa,还原完成后的金属化红土镍矿细磨至平均粒径小于74μm,经磁选、浮选或重选得到镍品位为18.3wt%的镍铁合金,这种产品可直接用于不锈钢冶炼,也可以压块后保存或长途运输。同时,出高温旋风除尘器的煤可作为辐射管的燃料来源,使热解煤气得到充分利用。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