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海绵钛的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2922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生产海绵钛的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海绵钛的反应器。



背景技术:

海绵钛冶金企业普遍采用倒“U”型还原-蒸馏联合法生产海绵钛,生产用反应器由反应器筒体、反应器大盖组装而成。目前常用的倒“U”型联合炉产量可以达到8t、11t。但由于反应器结构复杂,排氯化镁管沿反应器筒体内壁布置,再穿出上、下法兰板之间,空间狭小,焊接困难,容易造成不能焊缝满焊以及焊接缺陷等问题,导致反应器在蒸馏过程中焊缝处漏气,空气进入反应器中,使得生成的金属钛产品氧化,对产出品的质量造成影响。再者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氯化镁排放不畅,排氯化镁横管很容易被氯化镁和镁堵塞,一旦出现堵塞,不得不停炉中断生产,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大盖割开排氯化镁管进行疏通,堵塞严重无法疏通时不得不割掉整个排氯化镁横管重新换用新管,这个过程不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还占用大量的生产时间,发生无谓的电耗,更重要的是对产品的质量造成严重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生产海绵钛的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生产海绵钛的反应器,包括反应器筒体,自上而下依次套接在反应器筒体外上端的上法兰板、下法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还包括排氯化镁管,所述排氯化镁管包括竖直管段、弧形管段,所述竖直管段的下端与弧形管段的上端连接,所述竖直管段设置在反应器筒体外侧壁,所述弧形管段的下端从反应器筒体底部伸入反应器筒体内。

根据上述的反应器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管段的上端穿过下法兰板的一端。

根据上述的反应器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管段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反应器筒体外侧壁。

根据上述的反应器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螺栓或销轴。

根据上述的反应器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管段、弧形管段为一体式结构。

根据上述的反应器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法兰板与下法兰板偏心套接在反应器筒体外上端。

根据上述的反应器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氯化镁管材质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海绵钛的反应器,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安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解决反应器排氯化镁管加工制作难度大及堵塞后处理困难的问题。其有益效果为:

(1)、排氯化镁管采用竖直管段和弧形管段,竖直管段与外筒体之间使用固定件焊接,保证排氯化镁管强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弯曲变形的问题。

(2)、上法兰板与下法兰板为偏心关系,方便排氯化镁管直接从下法兰板的一端伸出,结构简单实用,降低了排氯化镁管加工制作及焊接难度;

(3)、排氯化镁管为不锈钢材质,避免了再还原过程中通风冷却导致的排氯化镁管氧化减薄的问题;

(4)、下法兰板为承重法兰,同时直接与反应器筒体焊接,结构简单,焊接空间大,可以保证焊接质量,避免了由于焊接质量及焊接缺陷所导致的蒸馏生产过程中炉壳抽真空漏点多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生产海绵钛的反应器,包括反应器筒体1,自上而下依次套接在反应器筒体外上端的上法兰板2、下法兰板3,排氯化镁管4;排氯化镁管包括竖直管段5、弧形管段6,竖直管段的下端与弧形管段的上端连接,优选,竖直管段、弧形管段为一体式结构;竖直管段设置在反应器筒体外侧壁,竖直管段通过固定件7固定(如焊接或旋接)在反应器筒体外侧壁,固定件7的一端与竖直管段外侧壁固定(如焊接或旋接)连接,固定件7的另一端与反应器筒体外侧壁固定(如焊接或旋接)连接,固定件为销轴或螺栓,上法兰板与下法兰板偏心套接在反应器筒体外上端,竖直管段的上端穿过下法兰板的一端;弧形管段的下端从反应器筒体底部伸入反应器筒体内。排氯化镁管材质为不锈钢。上法兰板的下板面以及下法兰板的上板面均设有一圈冷却水伴管8、9,下法兰板上焊接有吊耳10,该吊耳10为四个,均匀分布在下法兰板的板面上,反应器筒体底部焊接有吊耳11,该吊耳11为三个,均匀分布在反应器筒体底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局限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启示下,还可以做出其它等同改进,均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