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磨床的除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1537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面磨床的除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面磨床,特别涉及一种平面磨床的除屑装置。



背景技术:

平面磨床用于磨削平面,在加工领域内广泛使用,现有的平面磨床的除屑装置包含砂轮护罩,砂轮护罩安装在磨床的框架上,砂轮护罩上开设有吸风口,吸风口连接吸风机,其不足之处在于,砂轮护罩只能包覆砂轮的一部分,在磨削工件的过程中仍会有碎屑随惯性飞出砂轮护罩,不能被吸风机从吸风口吸入,难以保证工作台的清洁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面磨床的除屑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吸风机不能收集随惯性飞出砂轮罩的碎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平面磨床的除屑装置,笼罩在平面磨床砂轮外侧,所述一种平面磨床的除屑装置包含由上顶板、前侧板、后侧板、右侧板和左侧板连接组合而成的除屑罩,右侧板上开设有吸风口,吸风口连接有吸风机,除屑罩的前后左右侧板完全将砂轮笼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除屑罩能够将砂轮完全笼罩,磨削产生的碎屑不会飞出除屑罩内,经吸风机从吸风口吸入进行收集碎屑。

较佳的,左侧板上开设有送风口,送风口连接有鼓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鼓风机经送风口对除尘罩内部供气,与吸风机共同作用在除尘罩内部形成稳定的气流,使磨削时产生的碎屑更容易被吸风机从吸风口吸入。

较佳的,上顶板包含与后侧板连接的固定顶板和与前侧板连接的活动顶板,右侧板包含右固定侧板和右活动侧板,左侧板包含左固定侧板和左活动侧板,固定顶板分别与左右两固定侧板连接的端部向下弯折形成U型滑槽,活动顶板分别与左右两活动侧板连接的端部均向外延伸形成与U型滑槽相适配的挂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顶板能够带动右活动侧板和左活动侧板相对固定顶板前后滑动,为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的工件,前后滑动进行调整活动顶板与固定顶板的相对位置。

较佳的,前侧板与活动顶板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侧板能够向上掀起,方便从前侧板处安装工件。

较佳的,前侧板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加工过程中能够通过前侧板观察工件磨削的情况。

较佳的,活动顶板顶面靠近前侧板一端固接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更加方便的通过拉动把手带动活动顶板与固定顶板相对滑动,调节活动顶板与固定顶板的相对位置。

较佳的,右固定侧板包含与上顶板连接的第一侧板以及铰接于第一侧板下方的第二侧板,右活动侧板、左固定侧板和左活动侧板的结构与右固定侧板结构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件磨削的过程中,工件左右移动不会与左右两侧板发生干涉。

较佳的,第二侧板由多根挡片组成,每根挡片均与第一侧板铰接,右活动侧板、左固定侧板和左活动侧板的结构与右固定侧板结构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件与左右侧板只有一部分搭接时,左右侧板的其余部分仍能够保持原状态,形成良好的防护作用以及保持除屑罩内部气流稳定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采用除屑罩将砂轮完全笼罩的结构,达到了防止磨削碎屑随砂轮磨削惯性飞出除屑罩,保证碎屑能够充分的被吸风机从吸风口吸入;

2.通过在左侧板开设连接有鼓风机的送风口,达到了在除屑罩内形成稳定的气流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除屑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除屑罩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上顶板;11、固定顶板;111、滑槽;12、活动顶板;121、把手;122、挂耳;2、前侧板;3、后侧板;4、右侧板;41、右固定侧板;411、第一侧板;412、第二侧板;4122、挡片;42、右活动侧板;43、吸风口;5、左侧板;51、左固定侧板;52、左活动侧板;53、送风口;6、吸风机;7、鼓风机;8、砂轮;9、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右”、“左”、“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平面磨床的除屑装置,笼罩在平面磨床砂轮8外侧,安装在磨床的主体框架上,所述一种平面磨床的除屑装置包含由上顶板1、前侧板2、后侧板3、右侧板4和左侧板5连接组合而成的除屑罩,右侧板4上开设有吸风口43,吸风口43连接有吸风机6,左侧板5开设有送风口53送风口53连接有鼓风机7,除屑罩的前后左右侧板完全将砂轮笼罩,工件9放置在除屑罩内部,送风口53送风与吸风口43吸风使得除屑罩内形成稳定的气流,在磨削的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在除尘罩内气流的作用下进入吸风口43。

如图3所示,上顶板1包含与后侧板3连接的固定顶板11和与前侧板2连接的活动顶板12,右侧板4包含右固定侧板41和右活动侧板42,左侧板5包含左固定侧板51和左活动侧板52,固定顶板11分别与左右两固定侧板连接的端部向下弯折形成U型滑槽111,活动顶板12分别与左右两活动侧板连接的端部均向外延伸形成与U型滑槽111相适配的挂耳122,活动顶板12顶面靠近前侧板2一端固接有把手121。这样设置,拉动把手121能够带动活动顶板12依靠挂耳122沿U型滑槽111相对固定顶板11滑动,确保能够将工件9覆盖在除屑罩内部;另外,活动顶板12滑动会带动右活动侧板42、左活动侧板52和前侧板2滑动,使除屑罩的前后左右四侧面的不存在缺口,保证除屑罩内的气流稳定性。

此外,前侧板2与活动顶板12采用铰接的方式连接,前侧板2采用为透明材料制成,这样在安装工件9时,将前侧板2掀起,将工件9从前侧装入工位,加工时,将前侧板2复位,透过透明的前侧板2能够观察工件位置和加工过程,以便及时进行调整。

如图2所示,右固定侧板41包含与上顶板1连接的第一侧板411以及连接于第一侧板411下方的第二侧板412,第二侧板412由多根挡片4122组成,每根挡片4122均与第一侧板411铰接,右活动侧板42、左固定侧板51和左活动侧板52的结构与右固定侧板41结构相同。工件9在加工过程中会左右运动,这样设置,工件9在左右运动的过程中会推动与之接触的挡片4122转动,最后与挡片4122搭接,因此不会与右固定板41发生干涉,同理也不会与右活动侧板42、左固定侧板51和左活动侧板52发生干涉。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安装工件9时,先将前侧板2向上翻转,再将工件9从前侧安装至加工工位,随后拉动把手122,把手122能够带动活动顶板12依靠挂耳122沿U型滑槽111相对固定顶板11滑动,活动顶板12滑动会带动右活动侧板42、左活动侧板52和前侧板2一起随活动顶板12运动,保证能够将工件9覆盖在除屑罩内部后,将前侧板2复位;

磨削工件9时,砂轮8转动,鼓风机鼓出的风从送风口53吹出,吸风机从吸风口43吸风,使除屑罩内产生稳定的气流,工件9从左向右逐步运动经砂轮8磨削,磨削产生的碎屑随砂轮8的转动惯性向吸风口43飞溅,碎屑随着除屑罩内的气流被吸入吸风口43;工件9在逐步运动的过程中,与挡片4122接触,使挡片4122转动搭接在工件9上,不与右固定板41发生干涉,同理工件9也不同与右固定板41结构相同的右活动侧板42、左固定侧板51和左活动侧板52发生干涉。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