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产品的定位吸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4462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形产品的定位吸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蓝宝石或陶瓷材质的圆形产品CNC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圆形产品的定位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普遍使用数控机床对蓝宝石或陶瓷材质的面板进行切削和打磨加工,为了保证每片产品在加工前的中心定位精度,进而顺利实现数控加工中对产品XYZ轴方向的同步精准加工方案,对于圆形产品进行加工定位的传统方式大多是直接采用数控机床本身所附带的高精度探针及逻辑计算程序,即通过探针对产品的中心位置进行搜索探测并根据计算出的中心位补偿余量对探针的位置进行微调。

通过上述方法虽然可以确保每片产品加工的精度,但是由于高精度探针以及其配套的计算系统造价昂贵、安装繁琐、容易损坏,并且整个检测过程耗时长,严重影响到加工的生产效率。另外,传统的加工方法仅通过单一的底面真空吸附对产品进行固定,不仅重复定位精度不高,而且在加工过程中产品容易随着刀具的切削而发生移动,继而导致需重新加工甚至产生不良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定位速度快、重复定位精度高的产品CNC加工用定位底座,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形产品的定位吸附装置,包括用于将该定位吸附装置固定连接在用于对片状圆形产品上表面进行加工的设备上的底座、竖向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内部开有圆柱形空腔的支撑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空腔内的产品放置平台、产品固定部件和驱动组件,所述支撑主体包括将其内部空腔分隔成上下两部分的中部支撑板;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中部支撑板下方的驱动装置、以及竖向设置并可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进行上下运动的至少一个导向柱,在所述中部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导向柱穿过的通孔;

所述产品固定部件设置于中部支撑板上方且用于加工时对圆形产品的径向固定,所述产品固定部件的内部中空且开口朝上,其底面与所述导向柱的顶端固连;

所述产品放置平台设置于产品固定部件的径向内部,在所述产品放置平台的顶面设置有用于真空固定吸附产品的吸气槽或吸气孔,所述产品放置平台的顶面尺寸小于等于所述圆形产品的外周尺寸使得所述产品固定部件的内侧壁能与圆形产品的外周接触,在所述产品放置平台的底面或侧面设置有用于连通抽真空装置以及吸气槽或吸气孔的真空接口,在所述产品放置平台的底面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柱且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与中部支撑板固连,在所述产品固定部件的底面上设置有用于所述支撑柱穿过的通孔;

所述产品放置平台和产品固定部件间存在径向活动空隙,所述产品固定部件的侧壁厚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大或减小,使得当产品固定部件在导向柱带动下向上或向下运动时,可实现对放置在产品放置平台上的圆形产品的径向卡固。

优选地,在所述中部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所述支撑柱底端对应插接的盲孔,既方便了对所述产品放置平台进行拆装和更换,又确保了不同产品放置平台对产品的定位精度。

优选地,所述产品固定部件的侧壁沿周向被一个或多个缺口分隔成多个弧段,以便于其本身在受力状态下发生细微形变,避免应力过多堆集在产品固定部件的内部。

优选地,在所述支撑主体侧壁上设置有真空连接管入口,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且在所述支撑主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气缸用气管入口。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过渡板,所述过渡板水平设置且其上顶面与所述导向柱的底端连接而下底面与气缸的连动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主体还包括设置在其侧壁底部的至少一个排液口,以便于排出机床加工产品时产生的废液。

优选地,在所述底座上对称设置有至少一组U型的连接卡位。

优选地,所述产品固定部件的内、外侧壁在其竖向切面上的夹角θ为10-20°。

优选地,所述产品固定部件顶部的壁厚与产品固定部件侧壁径向外侧的支撑主体的壁厚的比值为1:2.5~6。

优选地,所述产品固定部件顶部的壁厚1.0~1.5mm,所述产品固定部件侧壁径向外侧的支撑主体的壁厚为4~6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所述定位吸附装置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其通过真空吸附和产品固定部件的径向卡接实现对产品XYZ轴方向的一次性精准定位,且保证产品的重复装夹精度,既节省了数控机床安装探针及探测系统所带来的昂贵费用,又减少了因重复检测和移动探针所带来的时间损耗,提高了产品加工的作业效率;同时保证了在产品加工过程不会出现产品随着刀具的作业而移动的问题,保证了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另外,所述定位吸附装置适用于各类不同尺寸的圆形产品,有较高的使用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定位吸附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定位吸附装置的正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定位吸附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图1所示定位吸附装置的支撑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支撑主体的俯视图;

图6是图1所示定位吸附装置的产品固定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产品固定部件的俯视图;

图8是图6所示产品固定部件的正视图;

图中:1底座,2支撑主体,3产品放置平台,4产品固定部件,5驱动装置,6导向柱,7过渡板,11连接卡位,21中部支撑板,22真空连接管入口,23气缸用气管入口,24排液口,31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8,一种圆形产品的定位吸附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主体2、产品放置平台3、产品固定部件4、驱动装置5、导向柱6和过渡板7,所述驱动装置5为气缸。

所述底座1包括一组对称设置的U型连接卡位11,且通过外螺丝和该连接卡位11间的卡固将整个定位吸附装置固定设置在数控机床上。所述支撑主体2竖向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且在其内部开有圆柱形的空腔,所述产品放置平台3、产品固定部件4、驱动装置5、导向柱6和过渡板7均设置于该圆柱形空腔内,所述支撑主体2包括将其内部空腔分隔成上下两部分的中部支撑板21、以及设置在支撑主体2侧壁上的真空连接管入口22和气缸用气管入口23。

所述驱动装置5设置于中部支撑板21下方,所述过渡板7水平设置在驱动装置5上方且其下底面与驱动装置5的气缸连动杆固连,所述导向柱4的数量为四个且竖向设置在所述过渡板7上,在所述中部支撑板21上设置有用于真空连接管以及对应导向柱穿过的通孔。

所述产品固定部件4设置于中部支撑板21上方且用于加工时对圆形产品的径向固定,所述产品固定部件4的内部中空且开口朝上,其底面与所述导向柱6的顶端固连,所述产品固定部件4的侧壁厚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且其侧壁沿周向被一个或多个缺口分隔成多个弧段,所述产品固定部件4顶部的壁厚与产品固定部件侧壁径向外侧的支撑主体3的壁厚的比值为1:2.5~6。

所述产品放置平台3设置于产品固定部件4的径向内部且二者间存在径向活动空隙,使得当产品固定部件4在导向柱6带动下向下运动时,可实现对放置在产品放置平台3上的圆形产品的径向卡固。

在所述产品放置平台3的顶面设置有用于真空固定吸附产品的吸气槽或吸气孔,所述产品放置平台3的顶面尺寸小于等于所述圆形产品的外周尺寸使得所述产品固定部件4的内侧壁能与圆形产品的外周接触。在所述产品放置平台3的底面设置有用于连通抽真空装置以及吸气槽或吸气孔的真空接口,在所述产品放置平台3的底面还设置有四个支撑柱31且所述支撑柱31的底端与中部支撑板21固连,在所述产品固定部件4的底面上设置有用于所述支撑柱31穿过的通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产品固定部件4的内、外侧壁在其竖向切面上的夹角θ为10-20°。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中部支撑板21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支撑柱31底端对应插接的盲孔,既方便了对所述产品放置平台3进行拆装和更换,又确保了不同产品放置平台对产品的定位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主体2还包括对称设置在其侧壁底部的两个排液口24,以便于排出机床加工产品时产生的废液。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产品固定部件4顶部的壁厚1.0~1.5mm,所述产品固定部件侧壁径向外侧的支撑主体2的壁厚为4~6mm。

上述定位吸附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将装置组装好并固定设置在数控机床上;此时驱动装置5通过导向柱6使得整个产品固定部件4处于最高位置,首先将待加工产品放置在产品放置平台3上,并通过真空吸附固定产品,然后驱动装置5通过导向柱6带动整个产品固定部件4相对产品放置平台3向下运动,此时产品固定部件4的内侧壁与产品边缘间的距离不断缩小,直至二者接触并相互卡接,在该过程中,即使产品最初放置的位置有所偏移,产品本身也会在产品固定部件4侧壁的推动下向中心位置移动,启动机床对产品进行加工,产生的废液通过孔隙流下并通过排液口24排出,最后通过驱动装置5将产品固定部件4还原到最高位置并取出加工好的产品。

实施例2

一种圆形产品的定位吸附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主体2、产品放置平台3、产品固定部件4、驱动装置5、导向柱6和过渡板7,所述驱动装置5为气缸。本实施例中的定位吸附装置相比于实施例1具有相近的结构,除了所述产品固定部件4的侧壁厚度改为由上至下逐渐增大,其余部件的结构均相同。

因此,上述定位吸附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将装置组装好并固定设置在数控机床上;此时驱动装置5通过导向柱6使得整个产品固定部件4处于最低位置,首先将待加工产品放置在产品放置平台3上,并通过真空吸附固定产品,然后驱动装置5通过导向柱6带动整个产品固定部件4相对产品放置平台3向上运动,此时产品固定部件4的内侧壁与产品边缘间的距离不断缩小,直至二者接触并相互卡接,在该过程中,即使产品最初放置的位置有所偏移,产品本身也会在产品固定部件4侧壁的推动下向中心位置移动,启动机床对产品进行加工,产生的废液通过孔隙流下并通过排液口24排出,最后通过驱动装置5将产品固定部件4还原到最高位置并取出加工好的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任何改进或等同替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