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给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4170阅读:14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给汤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动给汤机。



背景技术:

金属铸造工艺中通常会用到给汤机,自动给汤机是通过机械连杆原理来实现从熔炉取合金汤液按理想的轨迹送至压铸机压射室的动作的机械设备。现有技术中通常以人工或单臂机械手完成给汤工作,其生产效率及稳定性均不高。现有的机械手装置五连杆结构,即在压铸机射料侧安装五连杆给汤机,通过五连杆组合的运行轨迹,实现从熔炉里面取出定量的合金溶液再送至压铸机的入料筒口上方,再进行倒汤。

我国专利(公告号:CN203409229U;公告日:2014-01-29)公开了一种给汤机,包括机架、臂杆驱动机构及汤勺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臂杆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蜗轮蜗杆组件、第一传动轴及五连杆传动机构,第一电机安装于机架,第一传动轴通过第一蜗轮蜗杆组件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汤勺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蜗轮蜗杆组件、第二传动轴、链条组及汤勺,第二电机安装于机架,第二传动轴通过第二蜗轮蜗杆组件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汤勺安装于五连杆传动机构,汤勺通过链条组与第二传动轴连接;五连杆传动机构分别与第一传动轴及第二传动轴连接。

上述专利文献中的给汤机体积庞大,占用空间大,汤勺的运用路径长,导致生产效率低,同时由于受到汤勺安装部位庞大体积的限制,导致其在给汤时容易相互干涉,作业空间和范围受到较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动给汤机,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给汤机的效率和使用便捷性,并保证其结构紧凑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动给汤机,包括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一侧设有汤碗,所述汤碗的一侧具有向外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铰接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的固设有能够带动所述汤碗摆动的驱动件,所述安装座的另一侧设有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倾斜设置,所述导流组件的下端向外延伸,所述导流组件的上端延伸至所述汤碗处。

其工作原理如下:本自动给汤机主要是用于配合压铸机,完成给送压铸机所需要的液态合金。进汤时,汤碗在进注汤位置停止,汤碗呈水平状态,汤碗中的合金汤液达到一定的量以后,安装座上的驱动件带动汤碗摆动,将汤碗中的合金汤液倾倒入导流组件中,通过导流组件导流进入到压铸机中。完成后,汤碗恢复水平位置,给汤机重新取汤。本自动给汤机精度高,减少浪费,合格率高。有滴料功能,能消除铝液表面的氧化物,有效提高合格率。更适合长期、稳定的工作。

在上述的自动给汤机中,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弧形的导流板一和弧形的导流板二,所述导流板一和导流板二上均具有弧形槽;所述导流板一和导流板二均倾斜设置且所述导流板二位于所述导流板一下方。组装而成的导流组件方便调整长度和方向,便于与压铸机相对接。

在上述的自动给汤机中,所述导流板一的底部开设有沿导流板一长度方向的条形孔,所述条形孔内插接有螺接在所述导流板二底面上的螺栓。通过调节导流板一和导流板二的相对位置,提高通用型,并保证精准可靠。

在上述的自动给汤机中,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导流板二的两侧均开设有沿导流板二长度方向的条形孔,所述条形孔内插接有螺接在所述导流板一外侧面的螺栓。通过调节导流板一和导流板二的相对位置,提高通用型,并保证精准可靠。调节用的螺栓位于导流板二的两侧,这样调节方便些,也减少螺栓对合金汤液流动的干扰。

在上述的自动给汤机中,所述驱动件为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设有齿轮一,所述汤碗上固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端部固设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一和齿轮二通过链条连接。伺服电机通过齿轮一、齿轮二和链条控制合金汤液的倾倒,精准可靠。

在上述的自动给汤机中,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驱动件为气缸,所述气缸的壳体铰接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铰接在所述汤碗的底部。气缸推动汤碗使之摆动,达到倾倒合金汤液的目的。

在上述的自动给汤机中,所述汤碗的上端朝向所述导流组件的一侧开设有倾倒口,另一侧开设有溢流口,所述倾倒口的口径大于所述溢流口的口径。这样提高合金汤液流出的效率。

在上述的自动给汤机中,所述汤碗的侧面呈圆柱面,所述汤碗的底面呈弧形球面且与所述汤碗的侧面平滑衔接。这样进一步保证合金汤液流出时的顺畅性,减少残留,提高精准度。

在上述的自动给汤机中,所述汤碗底部固设有沿汤碗轴线的探针,所述探针位于汤碗中部,所述探针上顺次排列有若干个温度传感器。汤碗里的探针用来感应和控制汤量,起到汤量的限位开关作用,由于合金汤液熔点680℃,当探针接触到汤面,通过温度传感器感应到不同的温度,判断液面的高度,温度传感器传输信号给控制系统,从而控制合金汤液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自动给汤机精度高,减少浪费,合格率高。有滴料功能,能消除铝液表面的氧化物,有效提高合格率。更适合长期、稳定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本自动给汤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二中本自动给汤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自动给汤机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座;2、汤碗;21、连接部;22、倾倒口;23、溢流口;3、驱动件;31、电机;4、导流组件;41、导流板一;42、导流板二;43、条形孔;44、螺栓;45、弧形槽;5、转轴;6、齿轮一;7、齿轮二;8、链条;9、探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自动给汤机主要是用于配合压铸机,完成给送压铸机所需要的液态合金。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自动给汤机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的一侧设有汤碗2,汤碗2的一侧具有向外延伸的连接部21,连接部21铰接在安装座1上,安装座1的固设有能够带动汤碗2摆动的驱动件3,安装座1的另一侧设有导流组件4,导流组件4倾斜设置,导流组件4的下端向外延伸,导流组件4的上端延伸至汤碗2处。进汤时,汤碗2在进注汤位置停止,汤碗2呈水平状态,汤碗2中的合金汤液达到一定的量以后,安装座1上的驱动件3带动汤碗2摆动,将汤碗2中的合金汤液倾倒入导流组件4中,通过导流组件4导流进入到压铸机中。完成后,汤碗2恢复水平位置,给汤机重新取汤。本自动给汤机精度高,减少浪费,合格率高。有滴料功能,能消除铝液表面的氧化物,有效提高合格率。更适合长期、稳定的工作。

如图1所示,导流组件4包括弧形的导流板一41和弧形的导流板二42,导流板一41和导流板二42上均具有弧形槽45;导流板一41和导流板二42均倾斜设置且导流板二42位于导流板一41下方。组装而成的导流组件4方便调整长度和方向,便于与压铸机相对接;导流板一41的底部开设有沿导流板一41长度方向的条形孔43,条形孔43内插接有螺接在导流板二42底面上的螺栓44。通过调节导流板一41和导流板二42的相对位置,提高通用型,并保证精准可靠。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驱动件3为伺服电机31,伺服电机31的输出轴上固设有齿轮一6,汤碗2上固设有转轴5,转轴5的端部固设有齿轮二7,齿轮一6和齿轮二7通过链条8连接,伺服电机31通过齿轮一6、齿轮二7和链条8控制合金汤液的倾倒,精准可靠;汤碗2的上端朝向导流组件4的一侧开设有倾倒口22,另一侧开设有溢流口23,倾倒口22的口径大于溢流口23的口径;这样提高合金汤液流出的效率;汤碗2的侧面呈圆柱面,汤碗2的底面呈弧形球面且与汤碗2的侧面平滑衔接;这样进一步保证合金汤液流出时的顺畅性,减少残留,提高精准度。汤碗2底部固设有沿汤碗2轴线的探针9,探针9位于汤碗2中部,探针9上顺次排列有若干个温度传感器;汤碗2里的探针9用来感应和控制汤量,起到汤量的限位开关作用,由于合金汤液熔点680℃,当探针9接触到汤面,通过温度传感器感应到不同的温度,判断液面的高度,温度传感器传输信号给控制系统,从而控制合金汤液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导流板二42的两侧均开设有沿导流板二42长度方向的条形孔43,条形孔43内插接有螺接在导流板一41外侧面的螺栓44。通过调节导流板一41和导流板二42的相对位置,提高通用型,并保证精准可靠。调节用的螺栓44位于导流板二42的两侧,这样调节方便些,也减少螺栓44对合金汤液流动的干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驱动件3为气缸,气缸的壳体铰接在安装座1上,气缸的活塞杆铰接在汤碗2的底部。气缸推动汤碗2使之摆动,达到倾倒合金汤液的目的。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