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复合盖加揭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1355发布日期:2018-08-07 23:00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设备节能环保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高温复合盖加揭盖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政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对工业生产中节能减排的大力度治理,国内冶金行业及重工业都受到影响,纷纷寻求高新技术进行设备的升级改造。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国内冶金行业钢铁厂进行技术升级工艺改造--给铁包及铁水罐全程加盖提出的一种新式加揭盖装置。目前,由于技术瓶颈和国内的铁包铁水罐加盖多为半程加盖,即保温盖安放在机车上,铁包及铁水罐离开机车就没有保温盖了,铁包及铁水罐倾倒完铁水后到回到机车转运过程中高温红热内衬完全暴露在大气中,温度损失的最快的几分钟没有加保温盖造成热能损失同时散发烟气对环境造成影响。一种耐高温复合盖加揭盖装置能够使保温盖除接受钢水时,其余时间全程盖在铁包及铁水罐上,其是一种大小盖配合式的复合盖结构,铁包及铁水罐接受铁水时将小盖打开,更有效减少高温红热内衬暴露于大气中,从而达到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目的。同时该大小盖配合式复合盖技术的应用,在铁包及铁水罐在倾倒时也无需摘盖,安全、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复合盖加揭盖装置,解决了炼铁工艺中铁包及铁水罐保温盖无法在除接受铁水以外的时间全程盖在铁包及铁水罐上的问题。适用于高温液态容器如钢包、铁包、铁水罐及鱼雷罐等高温罐体增加保温盖节能改造项目。

一种耐高温复合盖加揭盖装置,包括保温复合盖1、铰链座2、揭盖升降小车3、移盖车装置4及高温液态容器5;铰链座2固定焊接在高温液态容器5上;保温复合盖1与铰链座2可开合方式铰接,保温复合盖1在高温液态容器5上,起到保温作用,倾倒时自动打开满足高温液体的倾倒;保温复合盖1上方有揭盖升降小车3;揭盖升降小车3安装在移盖车装置4上;移盖车装置4在高温液态容器5的一侧。

保温复合盖1由大盖锁挂11、大盖本体12、阻隔梁13、异形轴14、对中导向块15、小盖锁挂16、小盖本体17、提升臂18及导向架19组成;大盖锁挂11为两个,固定焊接在大盖本体12的一端,中心距2100~2400mm;大盖本体12下部为钢板焊接而成的圆形壳体,壳体内焊接锚固钉,填充耐火材料,圆形壳体上方为H型钢框架结构,与圆形壳体焊接;大盖本体12中间开方形口,留作接受高温液体用,方形口内沿有阶梯形的耐火材料,上部大口尺寸为1100~1300mm×1500~1700mm、下部小口尺寸单边小于上部大口90~110mm,阶梯高差85~90mm;阻隔梁13焊接在大盖本体12的H型钢框架结构上,与大盖锁挂11相对的一端;异形轴14为两个,焊接在大盖本体12上部靠近大盖锁挂11侧的H型钢框架结构上,中心距1600~1800mm;对中导向块15为四个楔形导向块,成“八”字形焊接在大盖本体12的H型钢框架上开口两侧位置,对中导向块15外侧尺寸为1400~1500mm;小盖锁挂16为两个,焊接在小盖本体17的一端,中心距1600~1800mm,与异形轴14相匹配;小盖本体17在大盖本体12上,小盖本体17下部为钢板焊接而成的方形壳体,壳体内焊接锚固钉,填充耐火材料,四边有阶梯形的耐火材料,上部最大外沿1050~1250mm×1450~1650mm、下部最大外沿尺寸单边小于上部90~110mm,阶梯高差85~90mm;方形壳体上方为H型钢框架结构,小盖本体17被揭开后,高温液态容器5接受高温液体;提升臂18为四个,分别焊接在小盖本体17的H型钢框架结构的四角上,中心距750~800mm×740~790mm;导向架19有四件,“八”字形焊接在提升臂18外侧,“八”字形的内侧最大尺寸为1420~1510mm,导向架19伸出小盖本体17后与大盖本体12上的对中导向块15相接,期间小盖本体17不发生偏移。

阻隔梁13内部为H型钢结构,外面包裹耐火材料;

小盖本体17四周边沿处为阶梯形式,大盖本体11开口处耐火材料也为阶梯式,二者盖合后无缝隙;

大盖本体12和小盖本体17下面与高温液体间接接触部位的耐火材料的耐热温度为≥1600℃。

异形轴14为缺口扁形轴形式,与小盖锁挂16内弦角度相同,小盖锁挂16与异形轴14为平面接触,铰接更为牢靠。

铰链座2由钢板支架21和铰链轴22组成,铰链轴22安装在钢板支架21上,共为两组,中心距2100~2400mm。

揭盖升降小车3由改向滑轮组30、摆钩31、改向提拉臂32、滑轮组33、提升钢链34、扇形轮35、避让止挡36、升降油缸37、升降导向轮38及小车机架39组成;小车机架39为槽钢和钢板焊接而成;摆钩31为四个,通过轴组件安装在小车机架39上,中心距750~800mm×740~790mm;改向提拉臂32为四个,其一端分别与摆钩31通过轴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提升钢链34相连接;改向滑轮组30为两组,中心距750~800mm;滑轮组33为四组,中心距750~800mm×740~790mm;改向滑轮组30和滑轮组33均安装在小车机架39上,与摆钩31对中平行的位置;扇形轮35为两个,通过通轴安装在小车机架39上;提升钢链34绕过滑轮组33和改向滑轮组30后,与扇形轮35的下端固定连接;升降油缸37的底部固定安装在移盖车装置4上,另一端与小车机架39通过轴组件连接;避让止挡36固定焊接在扇形轮35下方的移盖车装置4上,不随揭盖升降小车3升降;升降导向轮38为四个,安装在小车机架39两侧且对中竖向排列,通过轴组件连接,中心距800~850mm×900~940mm。升降油缸37缩回时揭盖升降小车3为低位,此时扇形轮35与避让止挡36接触旋转带动提升钢链34通过改向滑轮组30改向提拉臂32滑轮组33传动拉动摆钩31到达避让位;升降油缸37伸出100~120mm时扇形轮35与避让止挡36完全分离,摆钩31靠自重回到工作位,升降油缸37继续带动揭盖升降小车3至高位自动停止。

移盖车装置4由升降车导轨架40、行走车轮41、行走立轮42、上齿条43、下齿条44、齿轮45、行走油缸46、上导轨47、下导轨48、升降机架49及配重50组成;升降车导轨架40为两组,槽钢结构焊接在升降机架49上;行走车轮41通过轴组件安装在升降车导轨架40的下部;行走立轮42通过轴组件安装在升降车导轨架40的上部;上导轨47为H型钢结构,焊接在厂房立柱7上;行走立轮42位于上导轨47上,并在其上行走;下导轨48为H型钢结构,焊接在第二牛腿结构8上,行走车轮41在下导轨48上,并在其上行走;上齿条43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升降机架49的后面;齿轮45与行走油缸46连接;下齿条44和行走油缸46分别通过螺栓安装第一牛腿结构6上,行走油缸46的伸出距离与其推动上齿条43带动移盖车装置4前移的距离的比值为1:2;配重50安装在升降机架49的尾端,用来平衡揭盖升降小车3、保温复合盖1及揭盖时给原有厂房立柱7上带来的偏心力。

揭盖升降小车3整体安装在移盖车装置4上,当揭起小盖本体17后行走油缸46伸出,带动移盖车装置4行走将其移位,以便高温液态容器5接受高温液体。

具体操作步骤为:高温液态容器5及保温复合盖1停在揭盖位或与受铁位重合位置;揭盖升降小车3上升揭起小盖;移盖车装置4带动揭盖升降小车3将保温复合盖1小盖移至避让位;高温液态容器5接受高温液体完毕;移盖车装置4带动揭盖升降小车3将保温复合盖1的小盖回到揭盖位或与受铁位重合;揭盖升降小车3下降,盖和保温复合盖1的小盖。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采用大小复合盖结构,高温液态容器接受高温液体时将小盖打开,更有效减少高温红热内衬暴露于大气中,从而节能降耗保护环境。

2、加保温盖的高温液态容器在倾倒时也无需摘盖,安全、便捷。

3、机械结构特别适合进行技术改造,针对高温液态容器车隧道空间狭小的实况进行量身订制,具有不影响现有工艺流程、投入少、见效快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耐高温复合盖加揭盖装置俯视图,高温液态容器带盖到达受铁位待揭盖状态,揭盖机构在待机位。其中,保温复合盖1、铰链座2、揭盖升降小车3、移盖车装置4。

图2为一种耐高温复合盖加揭盖装置俯视图,揭盖中状态。

图3为一种耐高温复合盖加揭盖装置俯视图,揭盖完成后回至待机位,高温液态容器接受高温液体状态。

图4为一种耐高温复合盖加揭盖装置侧视图,其中,保温复合盖1、铰链座2、揭盖升降小车3、移盖车装置4、高温液体容器5、第一牛腿结构6、厂房立柱7、第二牛腿结构8;大盖锁挂11、大盖本体12、阻隔梁13、异形轴14、小盖锁挂16、小盖本体17、提升臂18;钢板支架21、铰链轴22;改向滑轮组30、摆钩31、改向提拉臂32、滑轮组33、提升钢链34、扇形轮35、避让止挡36、升降油缸37、升降导向轮38、小车机架39;行走车轮41、行走立轮42、上齿条43、下齿条44、齿轮45、行走油缸46、上导轨47、下导轨48、升降机架49、配重50。

图5为一种耐高温复合盖加揭盖装置揭盖时正面视图,其中,对中导向块15、导向架19、升降车导轨架40、上齿条43、下齿条44、齿轮45、行走油缸46。

图6为一种耐高温复合盖加揭盖装置待揭盖状态侧视图。其中,保温复合盖1、铰链座2、揭盖升降小车3、移盖车装置4、高温液体容器5、第一牛腿结构6、厂房立柱7、第二牛腿结构8。

图7为一种耐高温复合盖加揭盖装置揭盖前摆钩自重回正状态侧视图。

图8为一种耐高温复合盖加揭盖装置揭盖后状态侧视图。

图9为一种耐高温复合盖加揭盖装置A处放大图。

图10为一种耐高温复合盖加揭盖装置B处放大图。

图11为一种耐高温复合盖加揭盖装置对中导向块和导向架配合导向状态图。其中,对中导向块15、导向架19。

图12为一种耐高温复合盖加揭盖装置高温液体容器带保温复合盖,倾倒铁水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耐高温复合盖加揭盖装置,包括保温复合盖1、铰链座2、揭盖升降小车3、移盖车装置4及高温液态容器5;铰链座2固定焊接在高温液态容器5上;保温复合盖1与铰链座2可开合方式铰接,保温复合盖1在高温液态容器5上,起到保温作用,倾倒时自动打开满足高温液体的倾倒;保温复合盖1上方有揭盖升降小车3;揭盖升降小车3安装在移盖车装置4上;移盖车装置4在高温液态容器5的一侧。

保温复合盖1由大盖锁挂11、大盖本体12、阻隔梁13、异形轴14、对中导向块15、小盖锁挂16、小盖本体17、提升臂18及导向架19组成;大盖锁挂11为两个,固定焊接在大盖本体12的一端,中心距2400mm;大盖本体12下部为钢板焊接而成的圆形壳体,壳体内焊接锚固钉,填充耐火材料,圆形壳体上方为H型钢框架结构,与圆形壳体焊接;大盖本体12中间开方形口,留作接受高温液体用,方形口内沿有阶梯形的耐火材料,上部大口尺寸为1300mm×1600mm、下部小口尺寸单边小于上部大口1100mm×1500mm,阶梯高差90mm;阻隔梁13焊接在大盖本体12的H型钢框架结构上,与大盖锁挂11相对的一端;异形轴14为两个,焊接在大盖本体12上部靠近大盖锁挂11侧的H型钢框架结构上,中心距1700mm;对中导向块15为四个楔形导向块,成“八”字形焊接在大盖本体12的H型钢框架上开口两侧位置,对中导向块15外侧尺寸为1450mm;小盖锁挂16为两个,焊接在小盖本体17的一端,中心距1700mm,与异形轴14相匹配;小盖本体17在大盖本体12上,小盖本体17下部为钢板焊接而成的方形壳体,壳体内焊接锚固钉,填充耐火材料,四边有阶梯形的耐火材料,上部最大外沿1250mm×1550、下部最大外沿尺寸单边小于上部1050×1450mm,阶梯高差90mm;方形壳体上方为H型钢框架结构,小盖本体17被揭开后,高温液态容器5接受高温液体;提升臂18为四个,分别焊接在小盖本体17的H型钢框架结构的四角上,中心距800mm×790mm;导向架19有四件,“八”字形焊接在提升臂18外侧,“八”字形的内侧最大尺寸为1470mm,导向架19伸出小盖本体17后与大盖本体12上的对中导向块15相接,期间小盖本体17不发生偏移。

阻隔梁13内部为H型钢结构,外面包裹耐火材料;

小盖本体17四周边沿处为阶梯形式,大盖本体11开口处耐火材料也为阶梯式,二者盖合后无缝隙;

大盖本体12和小盖本体17下面与高温液体间接接触部位的耐火材料的耐热温度为≥1600℃。

异形轴14为缺口扁形轴形式,与小盖锁挂16内弦角度相同,小盖锁挂16与异形轴14为平面接触,铰接更为牢靠。

铰链座2由钢板支架21和铰链轴22组成,铰链轴22安装在钢板支架21上,共为两组,中心距2400mm。

揭盖升降小车3由改向滑轮组30、摆钩31、改向提拉臂32、滑轮组33、提升钢链34、扇形轮35、避让止挡36、升降油缸37、升降导向轮38及小车机架39组成;小车机架39为槽钢和钢板焊接而成;摆钩31为四个,通过轴组件安装在小车机架39上,中心距800mm×790mm;改向提拉臂32为四个,其一端分别与摆钩31通过轴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提升钢链34相连接;改向滑轮组30为两组,中心距750~800mm;滑轮组33为四组,中心距800mm×790mm;改向滑轮组30和滑轮组33均安装在小车机架39上,与摆钩31对中平行的位置;扇形轮35为两个,通过通轴安装在小车机架39上;提升钢链34绕过滑轮组33和改向滑轮组30后,与扇形轮35的下端固定连接;升降油缸37的底部固定安装在移盖车装置4上,另一端与小车机架39通过轴组件连接;避让止挡36固定焊接在扇形轮35下方的移盖车装置4上,不随揭盖升降小车3升降;升降导向轮38为四个,安装在小车机架39两侧且对中竖向排列,通过轴组件连接,中心距850mm×920mm。升降油缸37缩回时揭盖升降小车3为低位,此时扇形轮35与避让止挡36接触旋转带动提升钢链34通过改向滑轮组30改向提拉臂32滑轮组33传动拉动摆钩31到达避让位;升降油缸37伸出100mm时扇形轮35与避让止挡36完全分离,摆钩31靠自重回到工作位,升降油缸37继续带动揭盖升降小车3至高位自动停止。

移盖车装置4为壁挂式,由升降车导轨架40、行走车轮41、行走立轮42、上齿条43、下齿条44、齿轮45、行走油缸46、上导轨47、下导轨48、升降机架49及配重50组成;升降车导轨架40为两组,槽钢结构焊接在升降机架49上;行走车轮41通过轴组件安装在升降车导轨架40的下部;行走立轮42通过轴组件安装在升降车导轨架40的上部;上导轨47为H型钢结构,焊接在厂房立柱7上;行走立轮42位于上导轨47上,并在其上行走;下导轨48为H型钢结构,焊接在第二牛腿结构8上,行走车轮41在下导轨48上,并在其上行走;上齿条43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升降机架49的后面;齿轮45与行走油缸46连接;下齿条44和行走油缸46分别通过螺栓安装第一牛腿结构6上,行走油缸46的伸出距离1000mm与其推动上齿条43带动移盖车装置4前移的距离2000mm的比值为1:2;配重50安装在升降机架49的尾端,用来平衡揭盖升降小车3、保温复合盖1及揭盖时给原有厂房立柱7上带来的偏心力。

揭盖升降小车3整体安装在移盖车装置4上,当揭起小盖本体17后行走油缸46伸出,带动移盖车装置4行走将其移位,以便高温液态容器5接受高温液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