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低速压铸工件表面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1088发布日期:2018-07-24 20:08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低速压铸工件表面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压铸是一种金属铸造工艺,其特点是利用模具内腔对融化的金属施加高压。模具通常是用强度更高的合金加工而成的,这个过程有些类似注塑成型。大多数压铸铸件都是不含铁的,例如锌、铜、铝、镁、铅、锡以及铅锡合金以及它们的合金。

一般压铸工件的表面都需要进行打磨,打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残渣,现有技术中的打磨装置,都没有收集结构对残渣进行收集,导致生产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低速压铸工件表面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低速压铸工件表面打磨装置,包括安装横板,所述安装横板的上端设有凸形板,凸形板的上端设有打磨箱,所述打磨箱内设有打磨机构,所述安装横板的上端设有凹槽,凹槽的底面与收集板的下端贴合连接,所述收集板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凸起块的一端,凸起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分隔板的一端,所述分隔板的另一端插入凸形板下端的通槽内,且分隔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限位销钉的一端,限位销钉的另一端贯穿导向杆一端的插孔并延伸至导向杆的一端上方,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下侧与分隔板的另一端贴合连接,导向杆的另一端延伸至通槽一侧的延伸槽内,且导向杆另一端的下侧固定连接支撑板的一端,所述支撑板另一端的一侧与L形限位板的一端一侧贴合连接,L形限位板的另一端通过阻尼转轴铰接凸起块的一端一侧。

优选的,所述收集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延伸直杆的一端,延伸直杆的另一端插入凹槽侧壁的滑道内。

优选的,所述收集板的左右两侧均为倾斜状结构,且收集板的宽度不少于五十厘米。

优选的,所述凸形板的中部对称设有两个开口,两个开口均与凹槽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设置的开口,使得打磨箱与凹槽连通,设置的收集板,对打磨过程中产生的残渣进行很好的收集,在分隔板的作用下,对残渣进行很好的限定,残渣不会掉落到收集板的外侧,杜绝了残渣产生的环境污染,实用性强,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安装横板1、凸形板2、打磨箱3、凹槽4、收集板5、延伸直杆6、开口7、凸起块8、分隔板9、通槽10、限位销钉11、导向杆12、延伸槽13、L形限位板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超低速压铸工件表面打磨装置,包括安装横板1,安装横板1的上端设有凸形板2,凸形板2的上端设有打磨箱3,打磨箱3内设有打磨机构,安装横板1的上端设有凹槽4,凹槽4的底面与收集板5的下端贴合连接,收集板5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延伸直杆6的一端,延伸直杆6的另一端插入凹槽4侧壁的滑道内;

收集板5的左右两侧均为倾斜状结构,且收集板5的宽度不少于五十厘米,凸形板2的中部对称设有两个开口7,两个开口7均与凹槽4连通,设置的开口7,使得打磨箱3与凹槽4连通,设置的收集板5,对打磨过程中产生的残渣进行很好的收集;

收集板5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凸起块8的一端,凸起块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分隔板9的一端,分隔板9的另一端插入凸形板2下端的通槽10内,且分隔板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限位销钉11的一端,限位销钉11的另一端贯穿导向杆12一端的插孔并延伸至导向杆12的一端上方,导向杆12的一端下侧与分隔板9的另一端贴合连接,导向杆12的另一端延伸至通槽10一侧的延伸槽13内,且导向杆12另一端的下侧固定连接支撑板的一端,支撑板另一端的一侧与L形限位板14的一端一侧贴合连接,L形限位板14的另一端通过阻尼转轴铰接凸起块8的一端一侧;

在分隔板9的作用下,对残渣进行很好的限定,残渣不会掉落到收集板5的外侧,杜绝了残渣产生的环境污染。

工作原理:当收集板5在安装时,先将收集板5放置到凹槽4内,延伸直杆6插入滑道内,再向内移动收集板5,收集板5移动到开口7的正下方,同时,向下移动导向杆12,使得导向杆12与限位销钉11相互卡合,使得分隔板9的位置固定,在分隔板9的作用下,对残渣进行很好的限定,残渣不会掉落到收集板5的外侧,在阻尼转轴的作用下,L形限位板14对支撑板形成挤压,使得导向杆12的位置固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