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玻璃倒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4060发布日期:2018-07-20 18:50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玻璃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光学玻璃倒角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倒角是玻璃加工工艺中很重要的一步,既是为了玻璃的美观,更加是为了减小玻璃在使用和安装过程中可能对人生命造成损伤。传统工艺中,采用手持式倒角机进行打磨,可以任意调节倒角度数,但是打磨精度和质量受到操作人员能力和素质的极大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玻璃倒角装置,能够精确地调节倒角度数,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学玻璃倒角装置,包括底座、牵引装置、夹持装置和砂轮:底座包括第一楔块、导轨和支板,导轨与支板固定连接,第一楔块与导轨配合,第一楔块上设有第一斜面;牵引装置包括拉杆、齿条和齿轮,拉杆与第一楔块固定连接,齿条固设于拉杆,齿轮固设于支板上并与齿条配合;夹持装置包括第二楔块和夹持部,第二楔块与夹持部固定连接,第二楔块上设有与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夹持部尾端铰接于支板上

更为优选地,齿条上设有位移测量装置。

进一步,位移测量装置为卡尺或位移感应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使两个楔块间产生滑移即可调节光学玻璃的高度,改变光学玻璃与砂轮间的角度,实现倒角度数的调节,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解决采用手持式倒角机进行倒角时作业人员手部抖动等造成的倒角质量不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砂轮,21-第一楔块,22-导轨,31-拉杆,32-齿条,33-齿轮,41-夹持部,42-第二楔块,5-光学玻璃,6-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具体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玻璃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光学玻璃倒角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牵引装置、夹持装置和砂轮1:底座包括第一楔块21、导轨22和支板6,导轨22与支板6固定连接,第一楔块21与导轨22配合,第一楔块21上设有第一斜面;牵引装置包括拉杆31、齿条32和齿轮33,拉杆31与第一楔块21固定连接,齿条32固设于拉杆31,齿轮33固设于支板6上并与齿条32配合;夹持装置包括第二楔块42和夹持部41,第二楔块42与夹持部41固定连接,第二楔块42上设有与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夹持部41尾端铰接于支板6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工作时,将光学玻璃5安装在夹持部41,开动砂轮1并使其靠近光学玻璃5,逆时针转动齿轮33,通过齿条32带动拉杆31使第一楔块21向右水平移动,第二楔块42与第一楔块21间发生滑移,第二楔块42、夹持部41和光学玻璃5绕绞接的位置逆时针旋转下落,光学玻璃5与砂轮1接触后开始被打磨,直至调整到合适倒角度数时即可关停齿轮33,使光学玻璃5的高度保持不变,砂轮1沿光学玻璃边缘平行移动即可完成倒角操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使两个楔块间产生滑移即可调节光学玻璃5的高度,改变光学玻璃5与砂轮1间的角度,实现倒角度数的调节,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解决采用手持式倒角机进行倒角时作业人员手部抖动等造成的倒角质量不均的问题。而且,为达到倒角度数可调节的目的,采用调节光学玻璃5高度的方式优于调节砂轮1的倾斜角度的方式,因为砂轮1的高速旋转使得制造调节砂轮1倾斜角度的装置较为困难,制造出的装置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具体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更为优选地,通过在齿条32上设置有位移测量装置,可以精确地控制两个楔块间的滑移距离,并能够计算出倒角度数。

具体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实例化,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位移测量装置优选为卡尺。

具体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实例化,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位移测量装置优选为位移感应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