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材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5337发布日期:2018-09-11 22:06阅读:11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抛光机,特别涉及一种木材抛光机。



背景技术:

木材依然是目前制作家具、室内装饰的主要用材。为了使得木材的表面体现自然、古朴弹性,在制作家具和地板以前,通常将木材进行抛光处理。现有技术对木材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的方法分为人工抛光和机械抛光,人工抛光即手持木材,将木材表面靠近砂轮或砂带进行抛光,这样操作的效率极低,粉尘污染严重,抛光质量应人而定,得不到保障,而且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机械抛光即采用机器代替人工进行抛光作业,但也存在粉尘污染严重的问题,同时,通常一次作业只能对木材的一面进行抛光,工作效率仍然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做出改进和创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木材抛光机,一次上料可完成两面抛光,并避免木板在抛光过程中晃动、跳动,加工效率高,除尘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木材抛光机,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居中位置的抛光装置,设置在箱体顶部的压板装置,设置在箱体上的除尘装置和设置在抛光装置前后的送料机构,所述抛光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底部的第一支撑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上的抛光辊对和与抛光辊对连接的电机;所述压板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顶部的第二支撑组件和压辊;所述除尘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防尘组件,设置在箱体内的吸尘组件和与吸尘组件连通的滤气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箱体上的管体,设置在管体内的支撑杆,设置在支撑杆内的顶杆,与顶杆连接的手轮和设置在管体与支撑杆外部的固定座。所述支撑杆与顶杆通过螺纹连接。操作人员通过转动手轮可使顶杆上下移动,进而实现抛光辊间距的调节,以适用不同厚度的木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抛光辊对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组件上的上抛光辊和下抛光辊,所述上、下抛光辊通过固定座与第一支撑组件连接。采用上下两个抛光辊同时抛光作业,一次上料完成两面抛光,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吊装在箱体上的筒体,设置在筒体内的承力杆,设置在承力杆内的螺杆,设置在承力杆外部的固定座和与螺杆连接的手轮,所述承力杆与螺杆通过螺纹连接。操作人员通过转动手轮可使承力杆上下移动,进而实现压辊与传送带间距的调节,以适用不同厚度的木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辊为聚氨酯胶辊,对称设置在抛光装置的前后。采用橡胶材质的聚氨酯胶辊,具有较好的弹性和粘性,压辊在对木材施加压力时,不会损伤木材表面,同时黏住木材对,避免木材在抛光时晃动或跳动而导致木材表面被划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尘组件包括设置在箱体进、出料口的进口气幕柱和出口气幕柱。进口气幕柱与出口气幕柱在进出料口喷射高速气流,形成气幕墙将抛光机内的粉尘与外界隔离,实现防尘防泄漏的目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尘组件包括设置在箱体上的两个吸尘口,所述吸尘口分别位于抛光辊对的正上方和正下方。设置在抛光辊正上方和正下方的吸尘口可之间将抛光产生的粉尘抽出机外。

所述滤气组件包括与箱体连通的风管,与风管连通的引风机和除尘塔;所述引风机(与除尘塔通过风管连通。引风机将抛光机内的粉尘抽出,再送入除尘塔中,除尘塔中装有水,粉尘经水槽过滤后,所排出的空气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下抛光辊结构,可对木板上下两面同时进行抛光,极大的提高了加工效率;采用前后压辊装置,确保木材在抛光的过程中位置固定,不出现晃动、跳动的现象;采用气幕装置+负压除尘,可确保粉尘被封闭在抛光机中,再被抽出过滤,极大的提高了除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3是第一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二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箱体,2 进口气幕柱,3 压辊,41 筒体,42 螺杆,43 承力杆,5 吸尘口,6手轮,7 出口气幕柱,8 传送带,9 传送辊,10 支架,11 传送电机,12 上抛光辊,13 下抛光辊,14 电机,15 电机固定座,16 风管,17引风机,18 除尘塔,201 固定座,202 顶杆,203 支撑杆,204 管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了出本实用新型首选实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是“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于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箱体1,进口气幕柱2,压辊3,筒体41,螺杆42,承力杆43,吸尘口5,手轮6,出口气幕柱7,传送带8,传送辊9,支架10,传送电机11,上抛光辊12,下抛光辊13,电机14,电机固定座15,风管16,引风机17,除尘塔18,固定座201,顶杆202,支撑杆203,管体204。

具体的,在箱体1的居中位置设置有抛光装置,它包括第一支撑组件、抛光辊对和电机14。第一支撑组件设置在箱体1上,包括管体204,设置在管体204内的支撑杆203,设置在支撑杆203内的顶杆202,设置在管体204和支承柱203外部的固定座201和与顶杆202相连的手轮6,顶杆202与管体204底部始终接触,顶杆202与支撑杆203通过螺纹连接,通过转动手轮6,支撑杆203在管体204中上下移动。抛光辊对包括上抛光辊12和下抛光辊13,抛光辊对通过固定座201与第一支撑组件连接,通过转动手轮6可实现上抛光辊位置的调节,进而可适用不同厚度木材的抛光。电机14通过电机固定座15设置箱体1外部,并分别与上抛光辊12、下抛光辊13连接。在抛光装置前后设置有压板装置,且吊装在箱体1顶部,压板装置包括第二支撑组件和压辊3,第二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在箱体1顶部的筒体41,设置在筒体41内的承力杆43,通过螺纹与承力杆43连接的螺杆42,固定座201设置在承力杆43的上,手轮6与螺杆42连接,压辊3通过固定座201与第二支撑组件连接,且压辊3为聚氨酯胶辊,由于聚氨酯具有较好的弹性和粘性,可在对木材施加压力时,避免木材表面受损留有压痕,同时可以增加压辊3对木材的控制力,防止木材在抛光时晃动、跳动,而且在抛光装置前后均设置有压辊3,可确保木材在抛光前、抛光时和抛光后都能被压辊控制,保证木材在抛光机中运行轨迹的固定。在抛光装置的前后,压辊装置的正下方设置有送料机构,送料机构包括机架10,设置在机架上的传送辊9,缠绕在传送辊9上的传送带10和与传送辊9相连的传送电机11,送料机构的运行速度比抛光机构的运行速度慢,保证木材能充分抛光。

具体的,除尘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1的进、出料口的进口气幕柱2与出口气幕柱7,正对抛光装置的吸尘口5和设置在箱体1外部的滤气组件。进口气幕柱2和出口气幕柱7通过喷射高速气流在进出料口出形成气幕墙,避免粉尘外泄,同时在抛光装置正上方和正下方设置的吸尘口5与风管16连接,同时风管16与引风机17、除尘塔18连接,在引风机17的作用下将抛光产生的粉尘吸入吸尘口5中,最终进入除尘塔18中,除尘塔18中装有水,粉尘在水的过滤下被除去,以此达到除尘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根据实际加工木材的厚度转动手轮6,调节第一支撑组件好第二支撑组件的参数,调整好后将木材从进料口放入,在传送带8的带动下木材逐渐进入抛光机中,同时压辊3压紧木材,当木材与抛光辊接触时,上下两个抛光辊对木材正反两面同时抛光,所产生的粉尘经吸尘口5吸入除尘塔18中过滤掉,当木材抛光结束时,木材仍然在压辊3和传送带8的作用下缓慢流出抛光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