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辊水淬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4256发布日期:2018-10-13 01:46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铁铸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轧辊水淬机。



背景技术:

轧钢企业由于支撑辊使用环境的特殊性,对轧辊表面的质量要求较高。支撑辊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差温处理工艺,即在已快速加温轧辊表面进行水淬强冷却,目的是以快速冷却的方式防止奥氏体向马氏体组织的转变,从而提高轧辊工作层所要求厚度的硬度等力学指标。淬火深度根据轧辊规格而异,而硬度要求在60-70HSC。

目前差温水淬机在对轧辊进行水淬时水压以及流量不可控,以同一出水量对轧辊进行冷却,对于轧辊水淬要求温度偏差较为明显,即温度间断性测量不连续,温度升高降低较为明显。再有对于轧辊表面温度测量还停留在使用进口测温笔进行测量的层面,以测温笔颜色的变化确定温度,对于温度的掌握不够细致,偏差比较大。另外一种测量方式为人为使用普通红外线测温仪进行测量,在温度测量及观察下也不严谨,温度测量显示有着较大的出入。出水管道采用单排水管出水,采用水嘴型号一致。这样造成整个水淬过程时间过长,损失功率、水量过大,人力的调配比较频繁,生产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轧辊水淬机。

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轧辊水淬机,包括固定了轧辊的转轴,转轴两侧镜像设有一组喷淋冷却装置,所述喷淋冷却装置包括一号水管、二号水管,一号水管较二号水管靠近转轴,一号水管、二号水管由支架支撑在滑板上,滑板由链轮控制左右平移;所述转轴两侧另镜像设有若干激光测温装置。

其中,所述二号水管固定在滑板上;一号水管的支架为折叠式,使一号水管与滑板形成15~75°的夹角,一号水管在此夹角范围内可以调控。

其中,所述一号水管设有若干一号喷淋头、二号水管设有若干二号喷淋头,一号喷淋头的喷淋口为圆形、二号喷淋头的喷淋口为椭圆形,且一号喷淋头的喷淋口面积小于二号喷淋头的喷淋口。

其中,所述一号喷淋头、二号喷淋头均设有水量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淬机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1)采用两条水管进行水淬,出水量远大于单条水管的冷却;(2)两条水管采用不同口径的喷淋头,远端水管喷淋头口径大,喷淋面积分散,起到粗冷却作用,近端水管喷淋头口径小,出水集中,能够完成精密冷却;(3)近端水管高度可调,对于轧辊冷却不理想的位置可以集中、精细冷却,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4)根据轧辊直径的大小,启动链轮,调整水管与轧辊的距离,提高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轧辊水淬冷却方法基于水淬机的功能,具有以下优势:(1)对水压力及流量的控制调节;(2)对辊身温度的实时测量应实现自动化,并确保其准确性;(3)对于不同温度下的辊身淬火运用自动控制系统对水流量进行调节;(4)出水管道应增加至两条,以便实现不同温度下不同水量的要求。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可自动测量温度,并通过温度变化通过系统进行水量调节,从而达到控制整个水淬过程的温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号喷淋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二号喷淋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的一种轧辊水淬机,包括固定了轧辊的转轴1,转轴1两侧镜像设有一组喷淋冷却装置,所述喷淋冷却装置包括一号水管2、二号水管3,一号水管2较二号水管3靠近转轴1,一号水管2、二号水管3由支架支撑在滑板4上,滑板4由链轮5控制左右平移;所述转轴1两侧另镜像设有若干激光测温装置6。

实施例2:

参考实施例1,所述二号水管3固定在滑板4上;一号水管2的支架为折叠式,使一号水管2与滑板4形成15~75°的夹角,一号水管2在此夹角范围内可以调控。

实施例3:

参考实施例1,所述一号水管2设有若干一号喷淋头7、二号水管3设有若干二号喷淋头8,一号喷淋头7的喷淋口为圆形、二号喷淋头8的喷淋口为椭圆形,且一号喷淋头7的喷淋口面积小于二号喷淋头8的喷淋口,所述一号喷淋头7、二号喷淋头8均设有水量调节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