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热浸镀锌钢管镀层均匀性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65169发布日期:2018-08-24 23:09阅读:7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镀锌钢管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改善热浸镀锌钢管镀层均匀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钢管在锌液中离开时会在钢管表面附着多余锌液,在钢管离开锌液后经过环形气刀将多余的锌液吹扫掉回流到锌锅,现有技术都是采用整腔体式的环形气刀,腔体内气压相等,出气口内径相同,出气口压力与角度相等,但是由于钢管的长度限制,钢管只能在带一定上倾角的水平状态下通过吹风环,在重力作用下钢管表面锌液会向下流淌,导致钢管截面上端与下端锌液冷却后镀层产生厚度差,即钢管截面的下半部分的镀层厚度会明显大于上半部分的镀层厚度,可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为保证钢管镀层厚度要求,往往平均镀层厚度要超过镀层厚度要求十几甚至二十微米,增加了产品锌耗。技术实现要素: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改善热浸镀锌钢管镀层均匀性的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方法制造的镀锌管的镀层厚度不均匀和/或降低镀层耗材量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改善热浸镀锌钢管镀层均匀性的方法,方法为:将钢管从镀锌液中移出,且沿轴向穿入外吹风装置;将气体通入外吹风装置内,对表面带有镀锌液的钢管进行外吹风;对进行过外吹风的钢管制备成镀锌钢管成品;对镀锌钢管的镀层厚度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调整通入外吹风装置的上吹风室和下吹风室气体压力;批量生产镀锌钢管。外吹风装置不相连通的上吹风室和下吹风室,上吹风室和下吹风室形成环状。上吹风室和下吹风室为一体结构,且上吹风室和下吹风室之间通过隔板分隔。上吹风室和下吹风室均为半圆环形,上吹风室设有上进气口,下吹风室设有下进气口。外吹风装置的内侧面为圆台的侧面,外吹风装置的内侧面的锥角为30°-70°;外吹风装置的内侧面设有出气孔,且出气孔的轴线与外吹风装置的轴线的夹角为45°-70°。出气孔设有48个,均位于同一垂直于外吹风装置轴线的平面上,且外吹风装置内侧面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上进气口和下进气口的轴线重合,且上进气口和下进气口的轴线与隔板垂直。外吹风装置的外侧面设有2个固定结构,固定结构与隔板所在平面平行,用于与固定架连接并固定。固定结构为薄板,且设有开口朝向远离外吹风装置轴线方向的u型槽。当镀锌钢管的镀层厚度大于目标厚度时,增加通入外吹风装置的气体的压力;当镀锌钢管的镀层厚度小于目标厚度时,减小通入外吹风装置的气体的压力;当镀锌钢管的镀层厚度等于目标厚度时,不调整通入外吹风装置的气体的压力。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的外吹风装置内部分隔为上下两个吹风室,并通入不同压力的气体,使得钢管表面的镀锌液避免在重力作用下出现下多上少的情况,经过外吹风装置后的镀锌管依然能够保证镀锌层的厚度均匀;还通过测量镀层厚度来调整吹风的压力,保证了能够连续生产合格的镀锌钢管。本发明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为本发明使用的外吹风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发明使用的外吹风装置的主视图中的a-a截面的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使用的外吹风装置的立体图;图4为本发明使用的外吹风装置的立体图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01-上进气口;102-下进气口;201-上吹风室;202-下吹风室;3-隔板;4-出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发明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一种改善热浸镀锌钢管镀层均匀性的方法,方法为:s1、将钢管从镀锌液中移出,且沿轴向穿入外吹风装置,进行准备工作,并设置钢管进入外吹风装置的速度,且保持速度不变,以保证经过外吹风后钢管上的镀锌液的厚度一致;s2、将加热气体通入外吹风装置内,并设置气体的压力,气体的压力通常可以根据经验设置,也可以根据事先进行的试验结果来设置;对表面带有镀锌液的钢管进行外吹风,将钢管外表面过多的镀锌液吹落;s3、对进行过外吹风的钢管制备成镀锌钢管成品,通常采用传统工艺即可实现;s4、镀锌钢管的镀层厚度进行测量,直接使用现有技术测量镀层厚度即可;s5、根据测量结果调整通入外吹风装置的上吹风室和下吹风室气体的压力;当镀锌钢管的镀层厚度大于目标厚度时,增加通入外吹风装置的气体压力;当镀锌钢管的镀层厚度小于目标厚度时,减小通入外吹风装置的气体的压力;当镀锌钢管的镀层厚度等于目标厚度时,不调整通入外吹风装置的气体的压力;s6、以上一步调整后的压力作为通入外吹风装置内的气体的压力,批量生产镀锌钢管,即可在保证镀层厚度符合要求的前提下进行批量生产。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外吹风装置:包括不相连通的上吹风室201和下吹风室202,上吹风室201和下吹风室202形成环状。在镀锌钢管穿过外吹风装置时,由于重力作用,会造成钢管上半部分的镀锌液较少,下半部分的镀锌液较多,因此,本发明将外吹风装置设置为上下两个腔体,根据不同的需求来调整上下吹风室内的气体压力,保证镀锌钢管的上下两半部分的镀锌层厚度一致,并且也节约了镀层耗材量。上吹风室201和下吹风室202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方便安装和拆卸,以及维护。或者,上吹风室201和下吹风室202为一体结构,且上吹风室201和下吹风室202之间通过隔板3分隔。两种方式均保证了上吹风室201和下吹风室202之间互不联通,且整体形成环状。上吹风室201和下吹风室202均为半圆环形,上吹风室201设有上进气口101,下吹风室202设有下进气口102,上进气口101和下进气口102分别引入不同压力的气体。上吹风室201和上进气口101之间,以及下吹风室202和下进气口102之间采用一体式结构或通过螺纹连接,螺纹连接处设有密封圈。外吹风装置的内侧面为圆台的侧面,外吹风装置的内侧面的锥角为30°-70°。设置成该角度有利于外吹风装置将镀锌钢管上多余的镀锌液吹落。外吹风装置的内侧面设有出气孔4,且出气孔4的轴线与外吹风装置的轴线的夹角为45°-70°。设置成该角度有利于外吹风装置将镀锌钢管上多余的镀锌液吹落。出气孔4设有多个,且设置在一垂直于外吹风装置轴线的至少1个平面上,每个平面上至少设有2个出气孔4,同一平面上的出气孔4沿周向均布设置。为了保证良好均匀的吹风效果,本发明实施例中,出气孔4设有48个,均位于同一垂直于外吹风装置轴线的平面上,且外吹风装置内侧面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上进气口101和下进气口102的轴线重合,且上进气口101和下进气口102的轴线与隔板3垂直。如此设计,方便整个外吹风装置的生产和制造。考虑到外吹风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固定,因此外吹风装置的外侧面设有至少1个固定结构,用于与固定架连接并固定。固定结构为薄板,用以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保证可以实现连接和固定的目的;固定结构设有开口朝向远离外吹风装置轴线方向的u型槽,用以方便固定。固定结构设有2个,且与隔板3所在平面平行,与隔板3共面的固定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整体结构的强度,防止设备损坏。外吹风装置的整体均采用不锈钢或铸铁材料制成,不锈钢具备较好的结构强度。当热浸镀锌钢管从锌液离开,通过外吹风装置内侧面一侧进入时,出气孔4吹出的气流形成“气刀”,把钢管表面多余锌液吹抹掉,而由于上、下吹风室202的出气孔4吹出气体压力不同,钢管表面锌液在气刀吹扫压力差及锌液受重力双重作用下,控制钢管表面镀层厚度,减少钢管上下两面镀层厚度差,提高镀层均匀性,从而降低锌耗,节约生产成本。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壁厚分别为10mm和5mm的镀锌钢管,记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并对截面圆周方向上的镀层厚度进行测量,测量时依次取四个测量点,依次对应截面圆周上的上端、左端、下端、右端,分别记录各个测量点对应的镀层厚度。作为对比,使用传统工艺制备壁厚分别为10mm和5mm的镀锌钢管,记为对比例1和对比例2,并对截面圆周方向上的镀层厚度进行测量,测量时依次取四个测量点,依次对应截面圆周上的上端、左端、下端、右端,分别记录各个测量点对应的镀层厚度。具体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表1测量结果对比对比例1对比例2实施例1实施例2壁厚10mm5mm10mm5mm测量点176.4μm62.6μm83.6μm69.2μm测量点286.7μm70.3μm84.7μm69.8μm测量点392.5μm77.4μm86.1μm71.1μm测量点482.1μm70.4μm85.6μm69.7μm根据表1中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后,镀锌钢管的镀层厚度明显更加均匀。生产制备镀锌钢管时,对于壁厚大于6mm的镀锌钢管,镀层的平均厚度为85μm,对于壁厚小于等于6mm且大于等于3mm的镀锌钢管,镀层的平均厚度为70μm,不难看出,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镀锌钢管的镀层厚度与生产标准中对镀层厚度的要求相差更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为磁盘、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或随机存储记忆体等。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