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关键配件的表面热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86506发布日期:2018-11-09 19:01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件表面热处理方法,特别涉及汽车用关键配件的表面热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用关键配件如:轮毂轴承单元、汽车万向节总成等是近年开发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汽车零配件,它是近几年汽车制造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方向,特别是目前国内与国际轮毂单元、汽车万向节总成的生产标准和生产方法存在一定的差距;与此同时,国内的汽车配套件的试制生产产品与主机配套是当务之急,而表面热处理又是汽车配套关键部件制造的关键所在,是重中之重要解决的关键工艺;他直接关系到主机的综合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而国内的现有的表面热处理工艺手段陈旧,达不到汽车配套关键部件本身加工难度大、要求高的特点,成为国内汽车工业发展的阻障。

工件的热处理标准要求为:一次淬火的淬硬层硬度为hrc58~64;淬硬层深度为2.10~2.40mm;二次淬火的淬硬层硬度为大于hrc48;淬硬层深度为1.0~2.0mm.

由于汽车关键配件的结构较复杂,且零件的较小,综合使用性能要求较高;因此,对其沟道处热处理工艺不易加热的区域,而要求获得较深的均匀淬硬层即整个表面要求一次加热同时淬火而获得均匀连续的硬化层组织;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按传统的表面淬火工艺和热处理方法是难以达到标准使用要求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用关键部件的表面热处理工艺方法。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特点在于通过中频感应加热器加热,采用大功率、短时间、内淬火的连续热处理方法,采用缩小工件与感应线圈径向间隙与轴向间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工件表面感应加热采取缩小工件与感应线圈径向间隙与轴向间隙容易操作,这种形式的表面淬火工艺,只对几何尺寸作相应的变动能适应所有类似零件的表面感应淬火工艺的操作;

2、此工艺对不同轴径的台阶过渡区以及复杂部位均可获得理想的淬火硬度、淬硬层及良好的心不硬度;

3、对淬火机床以及零件工装夹具精度要求标准低,易于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中频感应加热器加热,用大功率、短时间、内淬火的连续热处理方法,采用缩小工件与感应线圈径向间隙与轴向间隙。

径向间隙为8mm,轴向间隙为2-3.5mm。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汽车用关键配件的表面热处理方法涉及一种金属件表面热处理方法,特别涉及汽车用关键配件的表面热处理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用关键部件表面热处理工艺方法。其特点在于通过中频感应加热器加热,采用大功率、短时间、内淬火的连续热处理方法,采用缩小工件与感应线圈径向间隙与轴向间隙。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汇展热交换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20
技术公布日:2018.11.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