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四轴取件机的限位兼布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6592发布日期:2018-10-12 21:33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一种用于四轴取件机的限位兼布线结构,属于取件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压铸机制作的产品,由人工取出产品的话,工作效率低下,且存在一定的危险,使用不够方便,如果用机器人替代,又涉及的结构比较复杂,对工人的素质要求较高,而且机器人成本也高,另外,机器人线缆复杂,很多暴露在外面,极易出现意外拉断等情况,整体布线混乱,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四轴取件机的限位兼布线结构,机械化生产更安全,而且整体整洁,美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四轴取件机的限位兼布线结构,包括基座、旋转部驱动电机、旋转挡杆和旋转部,所述基座为框架结构,所述旋转部驱动电机竖直设置在基座的下侧板上,且所述旋转部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在上并贯穿基座的上侧板,所述旋转部竖直活动设置在基座的上侧板上,且所述旋转部和旋转部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在一起,通过旋转部驱动电机驱动旋转部转动,所述旋转部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上横向设置有旋转挡杆,所述旋转挡杆位于基座上侧板的上侧,位于所述旋转部驱动电机动力输出端两侧的基座上侧板上分别设置有原位限位器和限位块,所述原位限位器和旋转部驱动电机均与控制端电连接,通过原位限位器使得旋转部驱动电机控制旋转部复位,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制旋转部驱动电机动力输出端的转动角度;

所述基座内一侧竖直设置有集成板,所述集成板上设置有电气插接口和气源连接口,所述旋转部为空心结构,所述旋转部内的空心结构用于将连接电气插接口和气源连接口的管线穿接至旋转部上部。

所述基座的外侧设置有尾端电气中继箱。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基座上设置原位限位器和限位块,限制旋转部驱动电机动力输出端的转动极限,避免中空的旋转部驱动电机和旋转部内布置的线缆拉断,将线缆设置成暗线,不仅减少了不必要的拉断,而且整体更加美观,整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后视图。

图3为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b-b截面的剖视图。

图中:1为基座、2为旋转部驱动电机、3为旋转挡杆、4为旋转部、5为同步带、6为原位限位器、7为限位块、8为集成板、9为尾端电气中继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一种用于四轴取件机的限位兼布线结构,包括基座1、旋转部驱动电机2、旋转挡杆3和旋转部4,所述基座1为框架结构,所述旋转部驱动电机2竖直设置在基座1的下侧板上,且所述旋转部驱动电机2的动力输出端在上并贯穿基座1的上侧板,所述旋转部4竖直活动设置在基座1的上侧板上,且所述旋转部4和旋转部驱动电机2的动力输出端之间通过同步带5连接在一起,通过旋转部驱动电机2驱动旋转部4转动,所述旋转部驱动电机2的动力输出端上横向设置有旋转挡杆3,所述旋转挡杆3位于基座1上侧板的上侧,位于所述旋转部驱动电机2动力输出端两侧的基座1上侧板上分别设置有原位限位器6和限位块7,所述原位限位器6和旋转部驱动电机2均与控制端电连接,通过原位限位器6使得旋转部驱动电机2控制旋转部4复位,所述限位块7用于限制旋转部驱动电机2动力输出端的转动角度;

所述基座1内一侧竖直设置有集成板8,所述集成板8上设置有电气插接口和气源连接口,所述旋转部4为空心结构,所述旋转部4内的空心结构用于将连接电气插接口和气源连接口的管线穿接至旋转部4上部。

所述基座1的外侧设置有尾端电气中继箱9。

本发明在基座1上设置原位限位器6和限位块7,限制旋转部驱动电机2动力输出端的转动极限,避免中空的旋转部驱动电机2和旋转部4内布置的线缆拉断,将线缆设置成暗线,不仅减少了不必要的拉断,而且整体更加美观,整洁。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四轴取件机的限位兼布线结构,机械化生产更安全,而且整体整洁,美观;基座为框架结构,旋转部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在上并贯穿基座的上侧板,旋转部和旋转部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在一起,旋转部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上横向设置有旋转挡杆,位于旋转部驱动电机动力输出端两侧的基座上侧板上分别设置有原位限位器和限位块,原位限位器和旋转部驱动电机均与控制端电连接,通过原位限位器使得旋转部驱动电机控制旋转部复位,限位块用于限制旋转部驱动电机动力输出端的转动角度;旋转部为空心结构,旋转部内的空心结构用于将连接电气插接口和气源连接口的管线穿接至旋转部上部。

技术研发人员:蔡其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震界自动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16
技术公布日:2018.10.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