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金板打磨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22075发布日期:2019-01-05 10:02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五金板打磨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打磨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五金板打磨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五金件,是指用金、银、铜、铁、锡等金属通过加工,铸造得到的工具,用来固定东西、加工东西、装饰等,五金件被广泛用于各个行业。五金件中的金属类板件是五金件中比较常见的,随着现代工厂的加工工艺的不断提高,和工厂以及其他消费者的使用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五金板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五金板件的形状多样。

打磨,是指磨或擦器物表面,使光滑精致。语出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今日在私宅前厅上,收拾军装,打磨兵器"。打磨可提高工件的表面质量,通过磨粒高速运转,改变工件表面的粗糙度。

然而打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金属粉尘,过多的金属粉尘会影响打磨的效果,以及打磨件表面的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五金板打磨处理工艺,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打磨时产生的金属粉尘不能及时清理,导致的影响打磨效果和打磨精度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五金板打磨处理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打磨件放置在金属表面质量处理设备上打磨;通过利用该金属表面质量处理设备,加强磨料板与放料板之间的相对挫动速度和频率,提高打磨件的打磨效果。

s2:在s1中金属表面质量处理设备的磨料板的磨面上中部设置凹槽,凹槽内设有橡胶扫头,橡胶扫头与打磨件接触,将打磨件上的金属粉尘扫走;通过设置橡胶扫头可在打磨的过程中及时对打磨出的金属粉尘进行清扫,避免金属粉尘夹在磨料板和打磨件之间,金属粉尘随着磨料板的打磨进行往复运动刮花打磨件的表面,导致打磨质量降低。

s3:在s1中金属表面质量处理设备的放料板上的放料槽两侧设置粉尘容腔,粉尘容腔内的侧壁为圆弧面,粉尘容腔的底部涂有黏胶层s2扫走后的金属粉尘从打磨件两侧落下,放料板上的放料槽两侧设置粉尘容腔,粉尘容腔内的侧壁为圆弧面,粉尘容腔的底部涂有黏胶层,金属粉尘落入粉尘容腔内,被黏胶层;橡胶扫头将金属粉尘扫落在粉尘容腔内,由于粉尘容腔的侧壁为圆弧面,使金属粉尘不会粘在粉尘容腔侧壁上,顺利滑落至粉尘容腔底部的黏胶层进行收集;同时打磨过程中,磨料板与放料板产生的气流被粉尘容腔吸收,避免带有金属粉尘的气流扬起,而气流带入的金属粉尘被黏胶层吸附,有效阻止了金属粉尘外泄造成污染或是重新进入磨料板和打磨件之间使打磨件被刮花,从而提高了打磨件的打磨精度和打磨的质量。

s4:在s3中的粉尘容腔中间位置设有刚毛扫头;刚毛扫头下端固定在粉尘容腔底部,刚毛扫头上端与磨料板的磨面接触;刚毛扫头将附着在磨料板上金属粉尘刮落至粉尘容腔内,使磨面更好的与打磨件接触,提高打磨件打磨的质量;同时,当磨料板与放料板相对移动时,刚毛扫头与橡胶扫头接触产生相互挫动,使刚毛扫头和橡胶扫头上积留的金属粉尘脱落,使刚毛扫头与橡胶扫头可以持续高效的清扫金属粉尘,从而提高打磨效果。

其中,s1中所述的金属表面质量处理设备,包括底座和顶板,所述底座和顶板之间通过一号支架连接,所述底座上端通过二号支架连接有工作台和齿轮箱;所述工作台水平设置在齿轮箱左侧,工作台上端滑动连接有放料板;所述放料板上设有放料槽,放料板上方设有磨料板;所述齿轮箱上开设有凹槽,齿轮箱左侧内部为空心结构,齿轮箱外左端连接有电机;所述凹槽左右两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一号弹簧;所述一号弹簧左端穿过齿轮箱通过转轴与电机转动端连接,一号弹簧上设置为齿形结构;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液压泵站;所述液压泵站右端通过转轴水平连接有一号锥齿轮;所述一号锥齿轮啮合传动有二号锥齿轮;所述齿轮箱空心结构内设有三号锥齿轮;所述三号锥齿轮连接在一号弹簧左端与电机转动端之间,三号锥齿轮跟随电机转动,三号锥齿轮下部啮合传动连接有四号锥齿轮;所述二号锥齿轮与四号锥齿轮通过转轴连接;

所述凹槽上方设有圆柱齿轮;所述圆柱齿轮截面形状为工字形结构,圆柱齿轮中部通过连接架连接在顶板上,圆柱齿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连接架下端,圆柱齿轮通过齿形结构与一号弹簧啮合传动,圆柱齿轮前端面上和后端面上分别对应铰接有一号液压缸和二号液压缸;所述一号液压缸与放料板铰接,二号液压缸与磨料板铰接,一号液压缸和二号液压缸对应铰接在圆柱齿轮上位置的平面角度呈180°,一号液压缸与二号液压缸结构相同;所述一号液压缸包括缸体,活塞杆、活塞、左油腔和右油腔;所述活塞两端面上分别固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缸体上对应左油腔和右油腔的位置上分别设有一号通孔;所述一号通孔内均设有一号导管;所述一号导管均通过一号电磁阀与液压泵站固定连接;

工作时,电机转动,使一号弹簧带动圆柱齿轮转动,圆柱齿轮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两个一号液压缸和二号液压缸移动,从而使放料板和磨料板相对移动,对五金板进行打磨;在打磨的过程中,一号液压缸和二号液压缸随着圆柱齿轮转动伸缩,左油腔和右油腔的压力值改变,通过活塞上对应位置的压力传感器感应后传递信号给控制器,在这过程中电机转动配合一号锥齿轮、二号锥齿轮、三号锥齿轮和四号锥齿轮对应的啮合传动为液压泵站提供动力,再由控制器控制液压泵站通过一号电磁阀对压力变大的油腔进行供油,使活塞杆移动的频率加快,提高打磨的效率以及打磨后的光滑度;其次通过压力传感器可以及时捕捉压力的变化,及时供油,可以在圆柱齿轮转动推动液压缸带动磨料板打磨的基础上,加强磨料板与放料板之间的相对速度,提高打磨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放料板下端设有螺旋槽;所述工作台中部设有二号通孔;所述二号通孔与螺旋槽中部连接,二号通孔内设有二号导管;所述二号导管通过二号电磁阀与液压泵站固定连接;工作时,通过控制器控制液压泵站通过二号电磁阀向螺旋槽中注油,螺旋槽内注油后形成一定的油压,可用于抵消放料板的一部分自重,减小摩擦;同时,注入的油,可吸收摩擦时产生的热量,进行有效的降温,提高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而间歇性的供油保证了油压,使工作更为稳定,提高打磨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螺旋槽螺距由中心向外逐渐变大;工作时,一方面避免螺距相同,螺旋槽之间距离较近,发生漏油过多,导致减小摩擦的效果被降低;同时,螺距由中心向外逐渐变大,使螺旋槽中心作为主要支撑部位,靠外的螺旋槽起辅助作用,避免靠外的螺旋槽油压不稳时,容易导致放料板产生一定的倾斜,使工作不稳定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三号齿轮上部啮合传动连接有五号锥齿轮;所述五号锥齿轮通过竖直设置并穿过齿轮箱上部的转轴连接有六号锥齿轮;所述六号锥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有七号锥齿轮;所述七号锥齿轮左侧依次设有离合器和一号齿轮;所述离合器支架固定在顶板上,离合器两端通过一号同步轴与二号同步轴分别与七号锥齿轮和一号齿轮转动连接;所述一号齿轮左端面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齿形结构,一号齿轮左侧啮合传动连接有二号齿轮;所述二号齿轮转动连接在顶板上,二号齿轮左侧啮合传动连接有三号齿轮,二号齿轮设置有两个,两个二号齿轮关于三号齿轮轴线对称设置,右侧的二号齿轮与一号齿轮啮合时为单个齿轮啮合传动,两个二号齿轮内均设有一号空腔;所述一号空腔内分别设有一个二号弹簧,一号空腔内壁设有用于转动过程中压缩二号弹簧的凸块;所述二号弹簧下端固定在磨料板上,两个二号弹簧的旋向相反;工作时,通过三号锥齿轮、五号锥齿轮、六号锥齿轮和七号锥齿轮对应的啮合传动,并由离合器连接一号同步轴与二号同步轴进行同步转动,由此带动一号齿轮、二号齿轮、三号齿轮之间的啮合传动,使二号齿轮在转动时,通过一号空腔内设置的凸块在转动过程中与二号弹簧啮合,对二号弹簧进行压缩,通过二号弹簧的收缩将磨料板向上提起,减轻人工提起的劳动强度,降低劳动生产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由于三号齿轮同时与两个二号齿轮啮合传动,导致两个二号齿轮的旋向不同,通过设置两个旋向不同的二号弹簧使得工作同步进行,保证工作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顶板上设有八号锥齿轮;所述八号锥齿轮与六号锥齿轮的轴线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八号锥齿轮与七号锥齿轮啮合传动;工作时,八号锥齿轮用于提高六号锥齿轮与七号锥齿轮啮合时的稳定性,提高工作稳定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提高六号锥齿轮与七号锥齿轮啮合传动的强度,降低磨损,提高齿轮的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优选的,所述凹槽底部设有设有螺旋板;所述螺旋板两端转动连接在凹槽内,螺旋板与一号弹簧平行设置,螺旋板上设有齿形结构,螺旋板通过齿形结构与一号弹簧啮合传动;所述凹槽内左侧上设有与齿轮箱空心结构处连接的三号通孔;所述三号通孔平行设置有两组,其中一组三号通孔设置在凹槽左侧上部,另一组三号通孔设置在凹槽左侧下部;所述凹槽内充满润滑油;工作时,一号弹簧与螺旋板通过齿形结构的啮合进行传动,螺旋板转动推动凹槽内的润滑油通过凹槽左侧下部三号通孔进入齿轮箱的空心结构中,当齿轮箱的空心结构中油量过多时,油从凹槽左侧上部的三号通孔流回到凹槽中,形成往复流动,一方面润滑油的往复流动对齿轮传动进行降温,提高齿轮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对啮合过程进行润滑,提高工作稳定性,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橡胶扫头可在打磨的过程中及时对打磨出的金属粉尘进行清扫,避免金属粉尘夹在磨料板和打磨件之间,金属粉尘随着磨料板的打磨进行往复运动刮花打磨件的表面,导致打磨效果降低;同时将橡胶扫头设置在磨料板中部,随着磨料板的左右运动,将粉尘扫落在放料板上,方便后续清理。

2.本发明通过橡胶扫头将金属粉尘扫落在粉尘容腔内,由于粉尘容腔的侧壁为圆弧面,顺利滑落至粉尘容腔底部的黏胶层进行收集,避免气流将金属粉尘扬起,造成污染或是重新进入磨料板和打磨件之间,影响打磨效果;同时,一方面,粉尘容腔避免金属粉尘进入放料槽中,影响打磨件的安装精度,从而影响打磨精度;另一方面,通过两侧的粉尘容腔对打磨件进一步的夹紧固定,提高打磨的的稳定性,提高打磨的质量。

3.本发明通过刚毛扫头将附着在磨料板上金属粉尘刮落至粉尘容腔内,使磨面更好的与打磨件接触,提高打磨件打磨的质量;同时,当磨料板与放料板相对移动时,刚毛扫头与橡胶扫头接触产生相互挫动,使刚毛扫头和橡胶扫头上积留的金属粉尘脱落,使刚毛扫头与橡胶扫头可以持续高效的清扫金属粉尘,从而提高打磨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气缸与液压泵站的连接关系图;

图5是放料板、磨料板和圆柱齿轮在工作台上的连接关系俯视图;

图6是放料板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顶板2、工作台3、齿轮箱4、放料板5、放料槽6、磨料板7、凹槽8、电机9、一号弹簧10、液压泵站11、一号锥齿轮12、三号锥齿轮13、圆柱齿轮14、一号液压缸15、缸体151、活塞杆152、活塞153、左油腔154、右油腔155、二号液压缸16、压力传感器17、一号通孔18、一号导管19、一号电磁阀20、螺旋槽21、二号通孔22、二号电磁阀23、七号锥齿轮24、离合器25、一号齿轮26、一号同步轴27、二号同步轴28、二号齿轮29、三号齿轮30、一号空腔31、二号弹簧32、凸块33、八号锥齿轮34、螺旋板35、三号通孔36。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6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五金板打磨处理工艺进行如下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五金板打磨处理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打磨件放置在金属表面质量处理设备上打磨;通过利用该金属表面质量处理设备,加强磨料板7与放料板5之间的相对挫动速度和频率,提高打磨件的打磨效果。

s2:在s1中金属表面质量处理设备的磨料板7的磨面上中部设置凹槽,凹槽内设有橡胶扫头,橡胶扫头与打磨件接触,将打磨件上的金属粉尘扫走;通过设置橡胶扫头可在打磨的过程中及时对打磨出的金属粉尘进行清扫,避免金属粉尘夹在磨料板7和打磨件之间,金属粉尘随着磨料板7的打磨进行往复运动刮花打磨件的表面,导致打磨质量降低。

s3:在s1中金属表面质量处理设备的放料板5上的放料槽6两侧设置粉尘容腔,粉尘容腔内的侧壁为圆弧面,粉尘容腔的底部涂有黏胶层,金属粉尘落入粉尘容腔内,被黏胶层;橡胶扫头将金属粉尘扫落在粉尘容腔内,由于粉尘容腔的侧壁为圆弧面,使金属粉尘不会粘在粉尘容腔侧壁上,顺利滑落至粉尘容腔底部的黏胶层进行收集;同时打磨过程中,磨料板7与放料板8产生的气流被粉尘容腔吸收,避免带有金属粉尘的气流扬起,而气流带入的金属粉尘被黏胶层吸附,有效阻止了金属粉尘外泄造成污染或是重新进入磨料板7和打磨件之间使打磨件被刮花,从而提高了打磨件的打磨精度和打磨的质量。

s4:在s3中的粉尘容腔中间位置设有刚毛扫头;刚毛扫头下端固定在粉尘容腔底部,刚毛扫头上端与磨料板7的磨面接触;刚毛扫头将附着在磨料板7上金属粉尘刮落至粉尘容腔内,使磨料板7的磨面更好的与打磨件接触,提高打磨件打磨的质量;同时,当磨料板7与放料板5相对移动时,刚毛扫头与橡胶扫头接触产生相互挫动,使刚毛扫头和橡胶扫头上积留的金属粉尘脱落,使刚毛扫头与橡胶扫头可以持续高效的清扫金属粉尘,从而提高打磨效果。

其中,s1中所述的金属表面质量处理设备,包括底座1和顶板2,所述底座1和顶板之间通过一号支架连接,所述底座1上端通过二号支架连接有工作台3和齿轮箱4;所述工作台3水平设置在齿轮箱4左侧,工作台3上端滑动连接有放料板5;所述放料板5上设有放料槽6,放料板5上方设有磨料板7;所述齿轮箱4上开设有凹槽8,齿轮箱4左侧内部为空心结构,齿轮箱4外左端连接有电机9;所述凹槽8左右两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一号弹簧10;所述一号弹簧10左端穿过齿轮箱4通过转轴与电机9转动端连接,一号弹簧10上设置为齿形结构;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液压泵站11;所述液压泵站11右端通过转轴水平连接有一号锥齿轮12;所述一号锥齿轮12啮合传动有二号锥齿轮;所述齿轮箱4空心结构内设有三号锥齿轮13;所述三号锥齿轮13连接在一号弹簧10左端与电机9转动端之间,三号锥齿轮13跟随电机9转动,三号锥齿轮13下部啮合传动连接有四号锥齿轮;所述二号锥齿轮与四号锥齿轮通过转轴连接;

所述凹槽8上方设有圆柱齿轮14;所述圆柱齿轮14截面形状为工字形结构,圆柱齿轮14中部通过连接架连接在顶板2上,圆柱齿轮1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连接架下端,圆柱齿轮14通过齿形结构与一号弹簧10啮合传动,圆柱齿轮14前端面上和后端面上分别对应铰接有一号液压缸15和二号液压缸16;所述一号液压缸15与放料板5铰接,二号液压缸16与磨料板7铰接,一号液压缸15和二号液压缸16对应铰接在圆柱齿轮14上位置的平面角度呈180°,一号液压缸15与二号液压缸16结构相同;所述一号液压缸15包括缸体151,活塞杆152、活塞153、左油腔154和右油腔155;所述活塞153两端面上分别固接有压力传感器17;所述缸体151上对应左油腔154和右油腔155的位置上分别设有一号通孔18;所述一号通孔18内均设有一号导管19;所述一号导管19均通过一号电磁阀20与液压泵站11固定连接;

工作时,电机9转动,使一号弹簧10带动圆柱齿轮14转动,圆柱齿轮14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两个一号液压缸15和二号液压缸16移动,从而使放料板5和磨料板7相对移动,对五金板进行打磨;在打磨的过程中,一号液压缸15和二号液压缸16随着圆柱齿轮14转动伸缩,左油腔154和右油腔155的压力值改变,通过活塞153上对应位置的压力传感器17感应后传递信号给控制器,在这过程中电机9转动配合一号锥齿轮12、二号锥齿轮、三号锥齿轮13和四号锥齿轮对应的啮合传动为液压泵站11提供动力,再由控制器控制液压泵站11通过一号电磁阀20对压力变大的油腔进行供油,使活塞杆152移动的频率加快,提高打磨的效率以及打磨后的光滑度;其次通过压力传感器17可以及时捕捉压力的变化,及时供油,可以在圆柱齿轮14转动推动液压缸带动磨料板7打磨的基础上,加强磨料板7与放料板5之间的相对速度,提高打磨的效果。

如图6所示,所述放料板5下端设有螺旋槽21;所述工作台3中部设有二号通孔22;所述二号通孔22与螺旋槽21中部连接,二号通孔22内设有二号导管;所述二号导管通过二号电磁阀23与液压泵站11固定连接;工作时,通过控制器控制液压泵站11通过二号电磁阀23向螺旋槽21中注油,螺旋槽21内注油后形成一定的油压,可用于抵消放料板5的一部分自重,减小摩擦;同时,注入的油,可吸收摩擦时产生的热量,进行有效的降温,提高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而间歇性的供油保证了油压,使工作更为稳定,提高打磨的效果。

如图6所示,所述螺旋槽21螺距由中心向外逐渐变大;工作时,一方面避免螺距相同,螺旋槽21之间距离较近,发生漏油过多,导致减小摩擦的效果被降低;同时,螺距由中心向外逐渐变大,使螺旋槽21中心作为主要支撑部位,靠外的螺旋槽21起辅助作用,避免靠外的螺旋槽21油压不稳时,容易导致放料板5产生一定的倾斜,使工作不稳定的问题。

如图2所示,所述三号齿轮30上部啮合传动连接有五号锥齿轮;所述五号锥齿轮通过竖直设置并穿过齿轮箱4上部的转轴连接有六号锥齿轮;所述六号锥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有七号锥齿轮24;所述七号锥齿轮24左侧依次设有离合器25和一号齿轮26;所述离合器25通过支架固定在顶板2上,离合器25两端通过一号同步轴27与二号同步轴28分别与七号锥齿轮24和一号齿轮26转动连接;所述一号齿轮26左端面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齿形结构,一号齿轮26左侧啮合传动连接有二号齿轮29;所述二号齿轮29转动连接在顶板2上,二号齿轮29左侧啮合传动连接有三号齿轮30,二号齿轮29设置有两个,两个二号齿轮29关于三号齿轮30轴线对称设置,右侧的二号齿轮29与一号齿轮26啮合时为单个齿轮啮合传动,两个二号齿轮29内均设有一号空腔31;所述一号空腔31内分别设有一个二号弹簧32,一号空腔31内壁设有用于转动过程中压缩二号弹簧32的凸块33;所述二号弹簧32下端固定在磨料板7上,两个二号弹簧32的旋向相反;工作时,通过三号锥齿轮13、五号锥齿轮、六号锥齿轮和七号锥齿轮24对应的啮合传动,并由离合器25连接一号同步轴27与二号同步轴28进行同步转动,由此带动一号齿轮26、二号齿轮29、三号齿轮30之间的啮合传动,使二号齿轮29在转动时,通过一号空腔31内设置的凸块33在转动过程中与二号弹簧32啮合,对二号弹簧32进行压缩,通过二号弹簧32的收缩将磨料板7向上提起,减轻人工提起的劳动强度,降低劳动生产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由于三号齿轮30同时与两个二号齿轮29啮合传动,导致两个二号齿轮29的旋向不同,通过设置两个旋向不同的二号弹簧32使得工作同步进行,保证工作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所述顶板2上设有八号锥齿轮34;所述八号锥齿轮34与六号锥齿轮的轴线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八号锥齿轮34与七号锥齿轮24啮合传动;工作时,八号锥齿轮34用于提高六号锥齿轮与七号锥齿轮24啮合时的稳定性,提高工作稳定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提高六号锥齿轮与七号锥齿轮24啮合传动的强度,降低磨损,提高齿轮的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如图2所示,所述凹槽8底部设有设有螺旋板35;所述螺旋板35两端转动连接在凹槽8内,螺旋板35与一号弹簧10平行设置,螺旋板35上设有齿形结构,螺旋板35通过齿形结构与一号弹簧10啮合传动;所述凹槽8内左侧上设有与齿轮箱4空心结构处连接的三号通孔36;所述三号通孔36平行设置有两组,其中一组三号通孔36设置在凹槽8左侧上部,另一组三号通孔36设置在凹槽8左侧下部;所述凹槽8内充满润滑油;工作时,一号弹簧10与螺旋板35通过齿形结构的啮合进行传动,螺旋板35转动推动凹槽8内的润滑油通过凹槽8左侧下部三号通孔36进入齿轮箱4的空心结构中,当齿轮箱4的空心结构中油量过多时,油从凹槽8左侧上部的三号通孔36流回到凹槽8中,形成往复流动,一方面润滑油的往复流动对齿轮传动进行降温,提高齿轮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对啮合过程进行润滑,提高工作稳定性,提高工作效率。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工作时,电机9转动,使一号弹簧10带动圆柱齿轮14转动,圆柱齿轮14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两个一号液压缸15和二号液压缸16移动,从而使放料板5和磨料板7相对移动,对五金板进行打磨;在打磨的过程中,一号液压缸15和二号液压缸16随着圆柱齿轮14转动伸缩,左油腔154和右油腔155的压力值改变,通过活塞153上对应位置的压力传感器17感应后传递信号给控制器,在这过程中电机9转动配合一号锥齿轮12、二号锥齿轮、三号锥齿轮13和四号锥齿轮对应的啮合传动为液压泵站11提供动力,再由控制器控制液压泵站11通过一号电磁阀20对压力变大的油腔进行供油,使活塞杆152移动的频率加快,提高打磨的效率以及打磨后的光滑度;其次通过压力传感器17可以及时捕捉压力的变化,及时供油,可以在圆柱齿轮14转动推动液压缸带动磨料板7打磨的基础上,加强磨料板7与放料板5之间的相对速度,提高打磨的效果;打磨过程中,橡胶扫头和刚毛扫头可及时将金属粉尘扫至粉尘容腔内进行收集,避免金属粉尘不及时扫除影响打磨效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