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砂轮生产的自动上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8345发布日期:2018-08-10 20:43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砂轮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砂轮生产的自动上簧装置。



背景技术:

砂轮是磨削加工中主要的磨具。砂轮是在磨料中加入结合剂,经压坯、干燥和焙烧而制成的多孔体。用磨料和结合剂树脂等制成的中央有通孔的圆形砂轮,圆形砂轮是磨具中用量最大、使用面最广的一种,使用时高速旋转,可对金属或非金属工件的外圆、内圆、平面和各种型面等进行粗磨、半精磨和精磨以及开槽和切断等。

在砂轮的生产过程需要将金刚砂、酚醛树脂结合剂与玻璃纤维网布压制成的树脂砂轮半成品放置在压紧工装上,再进行干燥焙烧工艺,所述的压紧工装如图2所示,包括支撑座11、轴心12、上压板13、弹簧14,弹簧压板15,轴心12顶部侧面设有固定栓插孔,轴心12从支撑座11的底部贯穿,使用时将树脂砂轮半成品从轴心12上端依次堆叠,根据轴心12的长短堆叠一定数量之后,将上压板13从轴心12上端放置在砂轮半成品的上部,在上压板13上放置弹簧14,弹簧14上放置弹簧压板15,通过人工下压弹簧压板15,向下施加压力,暴露出固定栓插孔后,向其中插入固定栓16即可。目前在生产过程中,都是通过人工下压弹簧压板15,一般需要两个员工一人下压弹簧压板15,一人向固定栓插孔内插装固定栓16,效率低下耗费人力,容易损坏砂轮半成品。

因此,生产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提升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的用于砂轮生产的自动上簧装置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提升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的用于砂轮生产的自动上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砂轮生产的自动上簧装置,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架与支撑杆可动连接,支撑杆上设置有弹簧下压装置。

所述的弹簧下压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杆上的气缸,设置在气缸活塞杆端部的压杆固定板,设置在压杆固定板底部的压杆,气缸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气缸的活塞杆与压杆固定板固定连接,压杆固定板与压杆活动连接。

所述的压杆固定板为圆形板状结构,压杆固定板的圆心处与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压杆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压杆固定板上设置有与压杆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通孔,压杆的内螺纹端贯穿压杆固定板,压杆固定板两侧的压杆上均设置有固定螺母,压杆的另一端设置压块。

所述的压块的底面积大于压杆的底面积,压块的顶部与压杆的底部连接成一体结构。

所述的压杆的数量不少于三个,压杆在压杆固定板的底部四周均匀设置。

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定位板为圆形板状结构,定位板的圆心处设置有定位槽。

所述的支撑架垂直于底座的顶面,支撑架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杆平行于底座的顶面,支撑架的顶端与支撑杆的一端通过旋转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以下积极效果:首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替代了人工下压弹簧,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其次,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定位槽,确保下压位置准确,不会发生偏移,有效的保证的压簧效果;最后,压杆为可调节的结构,旋转压杆可以改变压块距离底座之间的高度,可以根据不同高度的压紧工装调节压杆,适用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压紧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下实施例用来更加清楚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3所示的一种用于砂轮生产的自动上簧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1上设置有支撑架2,支撑架2上设置有支撑杆3,支撑架2与支撑杆3可动连接,支撑杆3上设置有弹簧下压装置。

所述的弹簧下压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杆3上的气缸4,设置在气缸4活塞杆端部的压杆固定板5,设置在压杆固定板5底部的压杆6,气缸4与支撑杆3固定连接,气缸4的活塞杆与压杆固定板5固定连接,压杆固定板5与压杆6活动连接。所述的压杆固定板5为圆形板状结构,压杆固定板5的圆心处与气缸4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压杆6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压杆固定板5上设置有与压杆6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通孔,压杆6的内螺纹端贯穿压杆固定板5,压杆固定板5两侧的压杆6上均设置有固定螺母10,压杆6的另一端设置压块7。所述的压块7的底面积大于压杆6的底面积,压块7的顶部与压杆6的底部连接成一体结构。所述的压杆6的数量不少于三个,压杆6在压杆固定板5的底部四周均匀设置。所述的底座1上设置有定位板8,定位板8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定位板8为圆形板状结构,定位板8的圆心处设置有定位槽9。所述的支撑架2垂直于底座1的顶面,支撑架2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杆3平行于底座1的顶面,支撑架2的顶端与支撑杆3的一端通过旋转轴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气缸4通过脚踏开关触发,踩下脚踏开关气缸4的活塞杆伸出,松开脚踏开关气缸4的活塞杆缩回;压杆6的靠近压杆固定板5的一端为外螺纹,压杆固定板5上设置有与压杆外螺纹相配合内螺纹孔,可以通过旋转压杆6调节压块7到底座1之间的距离,来适应不同高度的压紧工装,压块7的高度确定好后,通过紧固压杆6上的固定螺母10,可以固定压杆6,避免压杆6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移动,压块7可以增大与弹簧压板的接触面积,是压簧过程更加稳定。支撑架2与支撑杆3之间通过旋转轴连接,在放取压紧工装的时候可以将支撑杆3及下压装置旋转至一侧,避免放取压紧工装时与下压装置发生碰撞;底座1上固定的定位板8中心设置有定位槽9,定位槽9与压紧工装的轴心12的底部相配合,可以在放置压紧工装时起到定位的作用。使用时,通过旋转支撑杆3将弹簧下压装置旋转到一侧,将需要安装弹簧的压紧工装放置在底座1上的定位板8上,压紧工装底部凸起与定位板8中心的定位槽9相配合,将压紧工装的弹簧14及弹簧压板15安装在压紧工装上,旋转支撑杆3使弹簧下压装置的压块位于弹簧压板15的上方,操作员用脚踩下脚踏开关,触发气缸4,气缸4的活塞杆带动压杆固定板5、压杆6与压块7向下移动向压紧工装的弹簧压板15施加压力,弹簧14受力发生形变收缩,暴露出压紧工装轴心12顶部的固定栓插孔后,插入固定栓16,松开脚踏开关,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