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砂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0523发布日期:2018-09-01 02:55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动砂光机。



背景技术:

砂光机是利用砂砾的切削作用将物体表面的加工痕迹、毛刺、污迹等加工光滑。砂光后的工件表面光滑具有良好的反射效果,工件砂光后会减少厚度并容易划伤。砂光是许多机械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市场上很多产品为了美观都会进行砂光和抛光。现在市场上许多砂光机实现全自动化,但是此类产品价格昂贵。若是采用传统的加工方法进行砂光,产生的灰尘多,对工作人员身体伤害大,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砂光机售价高且产生较多灰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动砂光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动砂光机,包括工作台、保护罩、吸尘装置、电机、底座、支架、照明灯、手动杆和放置台,所述保护罩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保护罩侧面设置开口;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吸尘器和吸尘器管道;所述吸尘器管道与所述保护罩的开口相连接;所述电机固定所述工作台的中心;所述电机的中心轴上焊接所述底座;所述工作台螺纹固定所述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固定有所述照明灯;所述支架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手动杆的一端为圆环与所述支架铰接;所述手动杆的杆体连接设有挤压台;所述底座的旁边设置有放置台。

进一步的,所述吸尘器管道的直径与所述保护罩的开口的直径大小相同,减少砂光机打磨时灰尘飞起。

进一步的,所述照明灯为可调节高度的照明灯,方便工作人员打磨时观察。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台与所述底座的高度相同,所述手动杆的挤压台既能贴合所述底座,使用完成后可将所述手动杆杆体的挤压台放在放置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手动杆的另一端为手柄,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为一实心圆柱体,方便磨砂时利用底座和手动杆上的挤压台挤压磨砂纸与需要打磨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保护罩与吸尘装置,保护罩既能保护工作人员,又能减少打磨时灰尘向四周飞溅,集中于保护罩内通过吸尘器管道将灰尘传送至吸尘器处理;本实用新型将手动杆的一端套在所述支架上,利用杠杆原理,控制手柄,打磨时省力;利用电机的转动,可连续打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且减少灰尘飞散于空气中,减少对环境和工作人员的损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动砂光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动砂光机保护罩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图中:1、工作台;2、吸尘器管道;3、照明灯;4、支架;5、手动杆;51、挤压台;52、手柄;6、保护罩;7、电机;8、底座;9、放置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一种手动砂光机,包括工作台1、保护罩6、吸尘装置、电机7、底座8、支架4、照明灯3、手动杆5和放置台9,所述保护罩6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保护罩6侧面设置开口;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吸尘器和吸尘器管道2;所述吸尘器管道2与所述保护罩6的开口相连接;所述电机7固定所述工作台1的中心;所述电机7的中心轴上焊接所述底座8;所述工作台1螺纹固定所述支架8;所述支架8的顶端固定有所述照明灯3;所述支架4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手动杆5的一端为圆环与所述支架4铰接;所述手动杆5的杆体连接设有挤压台51;所述底座8的旁边设置有放置台9。

作为优选,所述吸尘器管道2的直径与所述保护罩6的开口的直径大小相同,减少砂光机打磨时灰尘飞起。

作为优选,所述照明灯3为可调节高度的照明灯,方便工作人员打磨时观察。

作为优选,所述放置台9与所述底座8的高度相同,所述手动杆杆体的挤压台51既能贴合所述底座8,使用完成后可将所述手动杆5的挤压台51放在放置台9上。

作为优选,所述手动杆5的另一端为手柄52,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8为一实心圆柱体,方便磨砂时利用底座和手动杆上的挤压台挤压磨砂纸与需要打磨的产品。

工作方式:将需要磨砂的不锈钢产品倒扣在底座8上进行固定,底座8随着正在工作的电机7转动,不锈钢产品随着所述底座8旋转,一手拿着磨砂纸,将磨砂纸的磨砂面贴近不锈钢产品;另一只手拿着手动杆的手柄,控制手动杆的挤压台51贴住磨砂纸的另一面;以此加大磨砂纸的磨砂面与需要打磨的不锈钢的摩擦,且利用不锈钢产品连续转动,即实现连续打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保护罩与吸尘装置,保护罩既能保护工作人员,又能减少打磨时灰尘向四周飞溅,集中于保护罩内通过吸尘器管道将灰尘传送至吸尘器处理;本实用新型将手动杆的一端套在所述支架上,利用杠杆原理,控制手柄,打磨时省力;利用电机的转动,可连续打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且减少灰尘飞散于空气中,减少对环境和工作人员的损害。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于本实用新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做出的若干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