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相磨样机辅助排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0520发布日期:2018-09-01 02:55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相磨样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物理性能检测行业中的金相试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金相磨样机辅助排污装置。



背景技术:

BUEHLER(标乐)49-4102-400型磨样机的磨抛盘在工作过程中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磨样产生的铁渣、镶样粉渣以及砂纸损耗产生的残渣在水流喷管的水流冲击作用下沿切向流入排水沟,再通过排水沟边缘的排水孔排出。目前该磨抛机采用排水孔排出残渣,而这种构造存在以下问题:1、水流喷管设置在磨盘上方,落入排水沟的残渣没有进一步的冲击力帮助排出;2、铁渣、镶样粉渣和砂纸损耗产生的残渣易形成不溶于水的泥浆型混合物,易堆积在排水沟底部和内壁,堵塞排水孔;3、混合物可能会流入磨盘的中心轴,腐蚀心轴,影响磨样机寿命;4、混合物堆积时间过长会变硬,清理时耗力,同时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相磨样机辅助排污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金相磨样机辅助排污装置,包括磨样盘、设置在所述磨样盘下方的底盘、连接所述磨样盘和底盘的中心轴、设置在所述底盘外周的排水沟以及开设在所述排水沟边缘的排水孔,该装置还包括固定安装在底盘上的软管,所述软管呈环形设置在中心轴外,所述软管的外侧开设有多个出水孔,所述软管上设有与水源连接的进水口。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出水孔的数量为3-10个。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出水孔的数量为7个。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软管通过多个可卡入位于底盘上的螺栓的压片固定安装在底盘上。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软管的两端开口作为进水口与一三通阀的两个开口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三开口与水源连接。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有出水孔沿三通阀对称布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装置通过增设软管,使其与水源连接,磨样机正常工作时,磨抛盘旋转,水流喷管从上方将残渣冲向排水沟内,软管中的水流通过出水孔由排水沟的中心冲向四周,残渣在各向作用力下迅速被冲入排水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软管,使其内的水流经出水孔流出,具备更多的冲击力作用于磨样产生的残渣,使残渣快速被冲至排水沟中,便于排出,不易造成堆积。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磨样盘、2-底盘、3-中心轴、4-排水沟、5-排水孔、6-软管、7-出水孔、8-三通阀、9-压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一种金相磨样机辅助排污装置,包括磨样盘1、设置在磨样盘1下方的底盘2、连接磨样盘1和底盘2的中心轴3、设置在底盘2外周的排水沟4、开设在排水沟4边缘的排水孔5以及固定安装在底盘2上的软管6,软管6呈环形设置在中心轴3外,软管6的外侧开设有多个出水孔7,软管6上设有与水源连接的进水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出水孔的数量为3-10个,优选的,出水孔的数量为7个,出水孔之间间隔45°。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软管6通过多个可卡入位于底盘上的螺栓的压片9固定安装在底盘上,压片可以为铜片。本实施例中使用四个压片卡在底盘的四个螺栓上,并调节压片与软管间的空隙,以可以固定软管又不会致压片松动的距离为宜。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软管的两端开口作为进水口与一三通阀8的两个开口连接,三通阀8的第三开口与水源连接,优选的,所有出水孔沿三通阀对称布置。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应用时,如图1、图2所示,该装置主要由软管、三通阀、铜片组成,选用直径为8mm的软管,三通阀、压片的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软管上沿着圆周有七个间隔开的出水孔,起排水冲击的作用。三通阀用于对衔接软管和疏导水流;铜片用于固定软管,防止软管翘起影响磨抛盘转动。软管围绕着磨抛盘下方的中心轴底盘安装,安装完毕后将磨抛盘安装好,磨抛机便可正常使用。软管安装在磨盘下方,对其材质有要求,材质不能过硬,否则和磨盘之间存在摩擦碰撞的危险,影响机器工作状态和使用寿命,软管需采用不易生锈的材质,并且要具有一定的柔软性,使用过程不能影响磨盘本身的转动,不能在使用中形成其他新的不利影响,软管上出水口需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以水流能冲散形成的混合物的尺寸设计出水孔。

工作时,接通磨样机的电源和水阀,当磨抛盘开始旋转时,水流通过软管上的开孔从中心向四周流出,再沿排水沟通过排水孔排出,这个过程,更多的冲击力作用于磨样产生的残渣,使残渣快速被冲至排水沟中,便于排出,不易造成堆积,工作完成后简单冲刷排水沟即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1、通过软管内水流的冲击作用,在实际工作时对排水沟的清理频率可由1班/次降至4班/次,有助于提高作业效率;2、通过水流冲击作用,各类残渣形成混合物的可能性降低,有助于清理工作的开展;3、水流沿中心轴向排水沟方向流出,降低中心轴浸水的可能性,增强中心轴使用寿命,降低生锈可能和故障机会;4、残渣易于冲走排出,减少挂壁可能,减少了因清理带来的设备磨损,有助于增强整机寿命;5、该装置具有灵活的可调节性,软管直径、开孔数量、三通尺寸、压片数量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和安装;6、该装置无需新增置进水口,进水仍使用原机器的设置,整套装置工作及关停与机器同步,无需单独开关,提高工作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