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压铸用浇口结构以及具有该浇口结构的精密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2948发布日期:2018-11-07 21:43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精密压铸用浇口结构以及具有该浇口结构的精密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指在工业生产中,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形成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冲裁、模锻、冷锻、挤压和注塑等成型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以使浇铸液冷却成型后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一般包括有动模和定模(或凹模和凸模)两部分,当两者合拢时,浇铸液注入模具型腔中冷却成型。

流道包括有主流道、浇口以及连通于两者之间的分流道,浇口与模具的型腔相连通,主流道与浇铸设备相连通,分流道是两者之间的过渡区域。

浇口,也称为进料口,其作用在于利用紧缩流动面以使浇铸液得到加速的效果,且再成型完毕后浇口最先固化封口,有防止浇铸液回流以及避免因模穴压力下降过快导致成型产品产生收缩凹陷的作用。

如图3所示,在现有技术中,浇口结构4包括有用于与模具型腔3相连通的引流腔41以及用于与分流道9相连通的收紧腔42,浇铸液经由收紧腔42收紧后加速流入引流腔41中,并通过引流腔41喷射进入模具型腔3中,待浇铸液填充满整个模具型腔3后冷却成型,再通过机加工的方式将多余的部分剪除,从而获得完整的产品。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浇铸液从浇口喷射进入模具型腔中时,因浇铸液流速快,浇铸液会冲击于构成模具型腔的动模一侧的平面上,导致铝液等金属液冲蚀动模,降低模具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存在可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密压铸用浇口结构以及具有该浇口结构的精密模具,通过将引流腔与收紧腔的拐点的位置推至模具型腔竖直区域内,以增大射流角,进而达到改变铝液冲击方向,解决动模冲料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密压铸用浇口结构,包括有用于与模具型腔相连通的引流腔以及用于与分流道相连通的收紧腔,所述引流腔与收紧腔之间形成有拐点,且所述拐点与模具型腔位于同一竖直区域内,即所述收紧腔的斜面结构一端与分流道相连通,所述收紧腔的斜面结构的另一端伸入模具型腔所在的竖直区域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紧腔的斜面结构与引流腔之间形成的拐点伸入模具型腔所在的竖直区域内,从而增大了射流角;射流角是指构成收紧腔的上下两个底面之间的夹角,当射流角增大时,经由收紧腔加速后从引流腔射出的浇铸液的射出角度发生改变,由原来的朝向动模射出的方向转变为远离动模的方向射出,从而达到解决动模冲料的问题,进而达到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腔包括有用于引导浇铸液流入模具型腔中的引流部,且所述引流部竖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由收紧腔流入引流腔的浇铸液冲击于引流腔的引流部上,且引流部竖直设置,则浇铸液在引流部的作用下,原本朝向动模方向的冲击改变为竖直方向和朝向动模方向的冲击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紧腔的上端内壁形成有凸台结构,即所述收紧腔的上端内壁朝向收紧腔内凸起并形成凸台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由分流道流入收紧腔的浇铸液冲击于凸台结构处,起到一定缓冲的作用,则经由浇口结构冲出的浇铸液不会因流速过快而发生方向不定的高速冲击,进而达到保护动模的目的;同时,凸台结构可以起到控制浇口厚度的作用,便于后续进行废料切除作业;且在进行废料切除作业时,使用者可通过对凸台结构进行敲击和切割作业,以防止敲料饼时产品发生缺肉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台结构为梯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凸台结构设置为梯形结构,则在对浇口处形成的废料进行切割作业时,可对凸台结构的拐角进行切割作业,因此处是应力集中的位置,易于切断或者敲击断裂,即完成对主流道、分流道以及收紧腔处形成的废料的去除作业,而剩下的引流腔处形成的废料则通过后续的机加工作业完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腔的拐角设置为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由收紧腔流入引流腔内的浇铸液的流速快,而将引流腔的拐角设置为圆角,有利于保护引流腔的内壁,降低浇铸液直接冲击于引流腔内壁上而产生的作用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一种精密模具,包括有动模和定模,所述动模与定模合模形成有模具型腔以及用于引导浇铸液流入模具型腔内的浇口结构,所述浇口结构包括有用于与模具型腔相连通的引流腔以及用于与分流道相连通的收紧腔,所述引流腔与收紧腔之间形成有拐点,且所述拐点与模具型腔位于同一竖直区域内,即所述收紧腔的斜面结构一端与分流道相连通,所述收紧腔的斜面结构的另一端伸入模具型腔所在的竖直区域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紧腔的斜面结构与引流腔之间形成的拐点伸入模具型腔所在的竖直区域内,即构成收紧腔的动模部分的斜面结构的拐点推至模具型腔的竖直区域内,从而达到增大射流角的目的。射流角是指模具型腔所在的竖直平面与平面结构之间的夹角,当射流角增大时,经由收紧腔加速后从引流腔射出的浇铸液的射出角度发生改变,由原来的朝向动模射出的方向转变为远离动模的方向射出,即喷射进入模具型腔内部的浇铸液不会直接喷射于动模上,从而达到解决动模冲料的问题,进而达到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模用于与动模配合构成模具型腔的内壁上形成有弧形结构,经由所述引流部射出的浇铸液冲击至弧形结构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由浇口结构射出的浇铸液由原来朝向定模的射出方向改变为朝向定模的射出方向,且朝向定模射出的浇铸液喷射向定模的弧形结构处,弧形结构起到缓冲浇铸液的作用,即不会产生冲蚀定模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腔包括有用于引导浇铸液流入模具型腔中的引流部,所述引流部竖直设置,且所述引流部与模具型腔处于同一竖直区域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由收紧腔流入引流腔的浇铸液冲击于引流腔的引流部上,而引流部竖直设置,则浇铸液在引流部的作用下,原本朝向动模方向的冲击改变为竖直向上并朝向定模的弧形结构的冲击,引流部起到进一步导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模向下凸起形成凸台结构,即所述收紧腔的上端内壁朝向收紧腔内凸起并形成凸台结构,且所述凸台结构为梯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模构成收紧腔的部分向下凸起并形成凸台结构,则经由分流道流入收紧腔的浇铸液冲击于凸台结构处,起到一定缓冲的作用,则经由浇口结构冲出的浇铸液不会因流速过快而发生方向不定的高速冲击,进而达到保护动模的目的;同时,凸台结构可以起到控制浇口厚度的作用,便于后续进行废料切除作业;且凸台结构设置为梯形,则在进行废料切除作业时,使用者通过对凸台结构的拐点进行敲击和切割作业,即可完成废料的初步切除作业。因凹陷的拐角处为应力集中的位置,便于切断或者敲击断裂,则收紧腔处形成的废料与引流腔处形成的废料相断开后,剩余的引流腔处形成的废料通过后续的机加工作业去除,以防止去除与产品相连接的废料时,产品发生缺肉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腔的拐角设置为圆角,经由所述收紧腔流入引流腔的浇铸液冲击于所述圆角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经由收紧腔流入引流腔内的浇铸液的流速快,而将引流腔的拐角设置为圆角,有利于保护引流腔的内壁,降低浇铸液直接冲击于引流腔内壁上而产生的作用力,进而达到保护动模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通过将引流腔与收紧腔之间的拐点推至模具型腔所在的竖直区域内,以增大射流角度,从而使得经由收紧腔加速并通过引流腔射出的浇铸液朝向定模方向的弧形结构射出,从而达到保护动模的目的,进而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其二:定模构成收紧腔的部分设置有凸台结构,且凸台结构为梯形结构,则使用者可通过敲击凸台结构的凹陷,即应力集中点,从而断开引流腔形处成的废料与收紧腔处形成的废料,而剩余的与产品相连接的废料则通过后续的机加工作业去除,既解决了在敲击由引流腔废料和收紧腔废料构成的料饼时,产品发生缺肉的现象,同时有利于控制控制浇口的厚度,便于进行废料去除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模具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成型后的产品与废料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附图。

附图标记:1、动模;11、斜面结构;2、定模;21、弧形结构;22、平面结构;3、模具型腔;4、浇口结构;41、引流腔;411、引流部;42、收紧腔;43、射流角;5、凸台结构;51、凹陷;6、拐点;7、圆角;8、竖直区域;9、分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精密模具,包括有动模1和定模2,动模1与定模2合模形成有模具型腔3以及用于引导浇铸液流入模具型腔3内的浇口结构4,且浇口结构4包括有用于与模具型腔3相连通的引流腔41以及用于与分流道9相连通的收紧腔42,浇铸液(本实施例中浇铸液为铝液)可经由收紧腔42加速后通过引流腔41射入模具型腔3内,填充满模具型腔3后冷却成型并进行废料去除作业从而得到相应的产品。

如图1所示,经由浇口结构4射出的铝液会冲击于动模1上,且动模1构成模具型腔3的被冲击面为平面结构22,则铝液直接冲击于该平面结构22处,会引起动模1腐蚀的问题,影响后续的产品成型作业;而定模2构成模具型腔3的部分包括有弧形结构21,则通过改变铝液的冲击方向,即由朝向动模1方向的冲击转变为朝向定模2的弧形结构21方向的冲击,弧形结构21可以起到缓冲减速铝液冲击速度的作用,因此不会产生定模2的冲击腐蚀现象,进而达到保护模具,延长模具使用寿命的目的。

如图1所示,上述模具型腔3竖直设置,即动模1和定模2水平合模并构成模具型腔3,而引流腔41与模具型腔3的下端口相连通,则铝液可经由收紧腔42、引流腔41和模具型腔3的下端口射出。动模1包括有用于构成收紧腔42的斜面结构11,定模2包括有用于构成收紧腔42的平面结构22,斜面结构11位于平面结构22的下方。斜面结构11与引流腔41之间形成有拐点6,且斜面结构11与平面结构22之间形成有夹角,该夹角为射流角43。通过将拐点6设置于模具型腔3所在的竖直区域8内,从而达到增大射流角43的目的,而射流角43增大,进而达到改变铝液射出方向的目的,即增大射流角43的角度直至射出的铝液朝向定模2的弧形结构21冲击为止,从而实现保护模具并延长模具寿命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改变铝液的射出方向,如图1所示,上述引流腔41包括有用于引导铝液运动的引流部411,引流部411竖直设置,且引流部411与模具型腔3处于同一竖直区域8内,则经由收紧腔42流入引流腔41内的铝液冲击于引流部411上,则铝液在引流部411的作用下朝向定模2的弧形结构21处射出。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上述引流腔41的拐角设置为圆角7,则经由收紧腔42流入引流腔41的浇铸液冲击于圆角7处时,不会对引流腔41的内壁造成损伤,进而达到保护模具的目的。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上述定模2构成收紧腔42的部分向下凸起并形成凸台结构5,即收紧腔42的平面结构22向下凸起并形成上述凸台结构5,且凸台结构5为梯形结构,凸台结构5既起到控制浇口厚度的作用,同时起到防止去除废料时,产品发生缺肉的现象,即使用者可通过敲击凸台结构5的凹陷51,以使收紧腔42处形成的废料与引流腔41处形成的废料在凹陷51处发生断裂,而剩余的引流腔41处形成的废料则通过后续的机加工作业去除。

下面结合具体动作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铝液的流动路线:铝液通过分流道9流入收紧腔42内,再通过收紧腔42加速后录入引流腔41内,最后射入模具型腔3内并朝向定模2的弧形结构21处射出,从而达到保护动模1的目的,进而达到延长模具寿命的目的;

废料的去除作业步骤:首先通过敲击凸台结构5的凹陷51的应力集中处,以使得收紧腔42处形成的废料与引流腔41处形成的废料相断开,再通过后续的机加工作业完成对剩余与产品相连接的引流腔41处形成的废料的切割作业,从而获得完整的产品。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