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线加工热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2417发布日期:2018-11-09 20:31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线加工热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铜线的生产为:1 .融化,2 .初成形,3 .热处理,4 .拉拔。初成形的铜线热处理的目的为:1、消除铜线初成形的内应力,2、增加初成形铜线的柔韧性,是初成形铜线更易拉拔。因此,铜线热处理是铜线生产过程中极为关键的一步。

热处理包括原材料热处理、中间热处理和成品热处理3种类型。成品热处理一般采用间歇式的将成卷的铜线筒放入设备中进行热处理。现有技术如专利号CN206666600,专利名称:一种节能铜线加工热处理设备,较好的实现了热处理过程中能量的损耗,但因金属喷火嘴是在退火炉底部设置的,不宜在底部放置线筒,因此,该技术方案不太适合成品热处理的成卷的铜线筒进行热处理。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铜线加工热处理设备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满足节能、又能进行成品热处理的铜线加工热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铜线加工热处理设备,包括退火炉和与所述退火炉连通的输气设备,所述退火炉的内部设置有金属退火箱,所述金属退火箱中部架设一转轴组件,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输入轴、中间轴、固定块和基础块,所述输入轴贯通金属退火箱和退火炉侧壁,所述退火炉另一侧壁固设所述基础块,所述固定块沿基础块竖直旋转枢接设置,所述固定块设有卡槽,所述中间轴一端沿输入轴水平旋转枢接设置,所述中间轴另一端与固定块的卡槽配合;所述金属退火箱两侧壁均设有电磁加热线圈,所述电磁加热线圈远离金属退火箱的侧面设有隔网;所述金属退火箱外敷设保温层。

优选的,所述输入轴与退火炉的侧壁用轴承贯通,所述输入轴用电机驱动。

优选的,所述基础块临近固定块的竖直侧面上内嵌多个滚珠,所述滚珠与固定块侧面抵接,所述固定块上设于延伸至基础块内的转轴。

优选的,所述转轴组件还包括设于固定块用于限制中间轴位置的活动插销,所述活动插销一端贯通固定块卡槽上下两壁,另一端设有挡块,所述挡块的外形尺寸大于卡槽上设置活动插销贯通孔的孔径。

优选的,所述隔网为镁制件。

优选的,所述退火炉的左下侧设有电磁阀。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铜线加工热处理设备在现有的节能降耗的退火设备上加装便于安装或拆卸铜线筒的转轴组件,并通过电机带动其旋转,实现其均匀加热。同时,该铜线加工热处理设备不仅在下方加热外,在金属退火箱内部的两侧壁设有电磁加热线圈,从线筒两侧对铜线进行加热,提高热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铜线加工热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铜线加工热处理设备去掉退火炉箱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I处放大局部剖视图;

图4为沿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铜线加工热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铜线加工热处理设备去掉退火炉箱门和金属退火箱侧面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铜线加工热处理设备包括退火炉101和输气设备102,所述退火炉101的内部设置有金属退火箱103,通过箱门1011盖设形成密闭。所述金属退火箱103为三壁围合,临近箱门1011处为开口结构。

所述金属退火箱103的上端设置有通风区域104,所述通风区域104 的上端设置有抽风机105,所述金属退火箱3的底部设置有止震垫片6,所述止震垫片6与金属退火箱103焊接固定,所述止震垫片106的下端设置有金属燃气输送管108,所述金属燃气输送管108 上设置有金属喷火嘴109,所述止震垫片106的下方设置有出气室110,所述输气设备102位于退火炉101的右侧(图2所示右侧),所述输气设备102与退火炉101焊接连接,所述输气设备102的下端设置有循环气管111 和出气管112,所述输气设备102的中部设置有预热器113,所述预热器113的上端设置有烟囱过滤器114,所述烟囱过滤器114的上端设置有烟尘出口115,所述烟囱过滤器114的左端设置有出气管116。

以上结构和工作原理与专利号CN20666660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所述金属退火箱103中部架设一转轴组件117。所述转轴组件117包括输入轴1171、中间轴1172、固定块1173和基础块1174。所述输入轴1171贯通金属退火箱103和退火炉101左侧侧壁,所述输入轴1171与退火炉101的侧壁用轴承118贯通。所述输入轴1171用电机122驱动。

所述退火炉101另一侧壁(右侧壁)固设所述基础块1174。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块1173上设于延伸至基础块1174内的转轴11731,所述固定块1173沿基础块1174竖直旋转枢接设置,即固定块1173沿基础块1174竖直旋转。所述基础块1174临近固定块1173的竖直侧面上内嵌多个滚珠1175,所述滚珠1175与固定块1173侧面抵接。多个滚珠1175可沿其在基础块1174的嵌入槽旋转,通过固定块1173的旋转带动其旋转,用于减少径向摩擦力。

如图1、图4所示,所述固定块1173设有卡槽1176,所述卡槽1176为一端开口结构。所述中间轴1172一端沿输入轴1171水平旋转枢接设置,即中间轴1172可沿输入轴1171朝退火炉内部或外侧旋转。所述中间轴1172另一端自卡槽1176开口处进入并与卡槽1176配合。所述转轴组件117还包括设于固定块1173用于限制中间轴1172在卡槽1176内的位置的活动插销1177。所述活动插销1177一端贯通固定块1173的卡槽1176上下两壁,另一端设有挡块11771,所述挡块11771的外形尺寸大于卡槽1176上设置活动插销1177贯通孔的孔径,放置活动插销1177掉落。

所述金属退火箱103两侧壁均设有电磁加热线圈119,电磁加热线圈119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成热能。所述电磁加热线圈119远离金属退火箱103的侧面设有隔网120。所述隔网为镁材料制成,其自身发热迅速,同时可将电磁加热线圈119的热量辐射到铜线卷的两侧。

所述金属退火箱103外敷设保温层121,所述保温层121优选于陶瓷保温材料,其导热系统小,对金属退火箱103起到保温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铜线加工热处理设备的工作原理为:

将中间轴1172沿输入轴1171转出退火炉101外侧,将铜线卷200套设于中间轴1172后,将其推进固定块1173的卡槽1176内。插接活动插销1177进行限位。

启动电机122驱动输入轴1171旋转,其带动中间轴1172和固定块1173一同旋转。固定轴1173与基础块1174的滚珠1175抵接,旋转时减少摩擦力,不影响扭矩的传递。

为了使旋转的速度缓慢便于铜线卷均匀加热,可在电机122输出端加减速机(未图示),减速机的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本申请文件中不再赘述。

同时,以上旋转可正、反两种方向旋转。

热处理完成后,打开箱门1011,空冷后,拔出活动插销1177,移出中间轴1172,从中间轴1172上取下铜线卷,完成热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