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八万级主轴磨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7704发布日期:2019-01-08 20:56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八万级主轴磨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八万级主轴磨头。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主轴将机床主轴与电机合二为一,形成内装式主轴驱动系统,是机床的核心关键部件之一。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滚珠高速主轴由于整体结构复杂且松散,加工难且对称性差,因而存在回转精度低和转速低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八万级主轴磨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整体结构复杂且松散,加工难且对称性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了回转精度和加快了转速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八万级主轴磨头,包括:转轴、转子、砂轮、砂轮基体、ER螺母、ER夹头、线圈、轴承及中空基体;所述中空基体上有开口;所述转子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的第二端从所述开口穿入所述中空基体;所述ER夹头设置在所述转轴的第一端;所述砂轮基体设置在所述ER夹头中;所述ER螺母套设在所述转轴的第一端,且在所述ER夹头的外部;所述砂轮设置在所述砂轮基体上;所述线圈设置在所述中空基体的内壁与所述转子之间;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中空基体的内壁与所述转轴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ER夹头为中空体;所述中空体的外壁为沿着中部向夹头端部逐渐减小的斜面,且在所述中空体的外壁上沿轴向开设有通槽;

在所述转轴的第一端有外螺纹,所述ER螺母与所述转轴的第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将所述斜面预紧。

进一步地,所述通槽均匀开设在所述中空体的外壁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转轴的第一端,且位于所述开口处。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预压螺母、第二预压螺母和预压弹片;所述轴承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中空基体的内壁有凸台结构;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均套设在所述转轴上,且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分别位于所述转子的两侧;所述第一预压螺母和所述第二预压螺母分别套设在所述转轴的两端;所述第一轴承的第一面与所述第一预压螺母接触,所述第一轴承的第二面与所述凸台结构的第一面接触;所述预压弹片的第一端与所述凸台结构的第二面接触,所述预压弹片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轴承的第一面接触;所述第二轴承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二预压螺母接触。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的外部,且在所述中空基体中;所述第二轴承座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的外部,且在所述中空基体中。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基体包括:中空筒、第一密封盖及第二密封盖;所述第一密封盖和所述第二密封盖分别设置在所述中空筒的两端;在所述第一密封盖上有所述开口;在所述中空筒的内壁有所述凸台结构;所述第一轴承座和所述第二轴承座均在所述中空筒中;所述第二密封盖上有与所述线圈连接的电源接头。

进一步地,在所述中空基体上有润滑液注入通道;所述润滑液注入通道通入所述轴承。

进一步地,还包括:润滑液存储装置;所述润滑液存储装置的润滑液输出端通入所述润滑液注入通道。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线圈通电带动转轴旋转,从而带动砂轮旋转,由于取消了中间传动环节(如齿轮、皮带、联轴节等),因而不仅简化了结构,降低了噪声,减小了主轴振动,提高了回转精度,而且还消除了齿轮传动误差,运行时更加平稳,加快了转速。

此外,在中空基体上有润滑液注入通道,通过通入润滑液不仅进一步保证了运行平稳,而且减缓了温升,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八万级主轴磨头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八万级主轴磨头中ER夹头6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转轴,2-转子,3-砂轮,4-砂轮基体,5-ER螺母,6-ER夹头,7-线圈,8-密封圈,9-第一预压螺母,10-预压弹片,11-第一轴承,12-第二轴承,13-润滑液注入通道,14-第一轴承座,15-第二轴承座,16-中空筒,17-第一密封盖,18-第二密封盖,19-第二预压螺母,20-斜面,21-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八万级主轴磨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整体结构复杂且松散,加工难且对称性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了回转精度和加快了转速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线圈通电带动转轴旋转,从而带动砂轮旋转,由于取消了中间传动环节(如齿轮、皮带、联轴节等),因而不仅简化了结构,降低了噪声,减小了主轴振动,提高了回转精度,而且还消除了齿轮传动误差,运行时更加平稳,加快了转速。此外,在中空基体上有润滑液注入通道,通过通入润滑液不仅进一步保证了运行平稳,而且减缓了温升,延长了使用寿命。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八万级主轴磨头,包括:转轴1、转子2、砂轮3、砂轮基体4、ER螺母5、ER夹头6、线圈7、轴承及中空基体;中空基体上有开口;转子2套设在转轴1上;转轴1的第二端从开口穿入中空基体;ER夹头6设置在转轴1的第一端;砂轮基体4设置在ER夹头6中;ER螺母5套设在转轴1的第一端,且在ER夹头6的外部;砂轮3设置在砂轮基体4上;线圈7设置在中空基体的内壁与转子2之间;轴承设置在中空基体的内壁与转轴1之间。

参见图3,对ER夹头6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ER夹头6为中空体;工件设置在中空体中;中空体的外壁为沿着中部向夹头端部逐渐减小的斜面20,且在中空体的外壁上沿轴向开设有通槽21;

在转轴1的第一端有外螺纹,ER螺母5与转轴1的第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将斜面20预紧。具体地,ER螺母5在与转轴1的第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同时,对斜面20施加压紧力,斜面20上的通槽21缩紧,完成对中空体中的工件的夹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中空体外壁的斜面20也可以是凸弧面,只需保证ER螺母5能够对凸弧面施加压紧力,进而使凸弧面上的通槽21缩紧即可。

对ER夹头6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通槽21均匀开设在中空体的外壁上。

为了加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密封性,还包括:密封圈8;密封圈8套设在转轴1的第一端,且位于开口处,从而对转轴1的第一端与开口之间进行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圈8为橡胶密封圈、石棉密封圈或芳纶密封圈。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还包括:第一预压螺母9、第二预压螺母19和预压弹片10;轴承包括:第一轴承11和第二轴承12;中空基体的内壁有凸台结构;第一轴承11和第二轴承12均套设在转轴1上,且第一轴承11和第二轴承12分别位于转子2的两侧;第一预压螺母9和第二预压螺母19分别套设在转轴1的两端;第一轴承11的第一面与第一预压螺母9接触,第一轴承11的第二面与凸台结构的第一面接触;预压弹片10的第一端与凸台结构的第二面接触,预压弹片10的第二端与第二轴承12的第一面接触;第二轴承12的第二面与第二预压螺母19接触。通过第一预压螺母9与凸台结构将第一轴承11锁紧,实现了对第一轴承11的轴向限位,通过预压弹片10与第二预压螺母19将第二轴承12锁紧,实现了对第二轴承12的轴向限位。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还包括:第一轴承座14和第二轴承座15;第一轴承座14设置在第一轴承11的外部,且在中空基体中;第二轴承座15设置在第二轴承12的外部,且在中空基体中。

对中空基体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中空基体包括:中空筒16、第一密封盖17及第二密封盖18;第一密封盖17和第二密封盖18分别设置在中空筒16的两端;在第一密封盖17上有开口;在中空筒16的内壁有凸台结构;第一轴承座14和第二轴承座15均在中空筒16中;第二密封盖18上有与线圈7连接的电源接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盖17和第二密封盖18通过焊接和/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分别设置在中空筒16的两端。具体地,第一密封盖17和第二密封盖18可以均通过焊接和/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分别设置在中空筒16的两端,也可以一个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在中空筒16的一端,另一个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设置在中空筒16的另一端。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润滑,在中空基体上有润滑液注入通道13;润滑液注入通道13通入轴承。

在本实施例中,润滑液注入通道13布设在中空筒16上;润滑液注入通道13通入第一轴承11和第二轴承12。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进行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润滑液存储装置;润滑液存储装置的润滑液输出端通入润滑液注入通道13。

在本实施例中,润滑液存储装置中的润滑液为机械油、齿轮油或润滑脂。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先对线圈7通电,使转子2带动转轴1旋转,进而带动设置在转轴1上的砂轮3旋转,对待加工工件进行打磨作业。

【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线圈7通电带动转轴1旋转,从而带动砂轮3旋转,由于取消了中间传动环节(如齿轮、皮带、联轴节等),因而不仅简化了结构,降低了噪声,减小了主轴振动,提高了回转精度,而且还消除了齿轮传动误差,运行时更加平稳,加快了转速。此外,在中空基体上有润滑液注入通道13,通过通入润滑液不仅进一步保证了运行平稳,而且减缓了温升,延长了使用寿命。

2、通过对密封圈8的使用,加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密封性。

3、通过对预压螺母9和预压弹片10的使用,对第一轴承11和第二轴承12进行锁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工作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仅实现了快速响应,将加工时间缩短为只有原来的1/4;而且还提高了回转精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惯性小、振动小、噪音低、精度高、稳定性好、响应快、转速高等优点。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