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铸锭用中间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1190发布日期:2019-03-02 02:4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铸锭用中间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铸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铸锭用中间包。



背景技术:

中间包是位于钢包和真空室之间用于钢液浇铸的装置,主要作用是实现真空密封,储存钢液,稳流等作用。

现有技术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钢液的流动对中间包内钢水液面产生扰动,在钢液的表面形成的钢渣会被钢液冲击进入液面以下较深的位置,特别是进入水口带入钢锭模形成夹渣;

2、钢液在中间包内停留时间短,温度分布不合理;

3、挡渣堰往往是单边设置,使得中间包承重不均匀,影响浇铸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铸锭用中间包,所述中间包包括水口、设于水口上部的塞棒装置和浇钢入口,所述中间包为圆筒形,包括两层环形挡渣堰,分别为内层挡渣堰和外层挡渣堰,所述外层挡渣堰和中间包壁构成中间包外腔;所述内层挡渣堰和外层挡渣堰构成中间包中间腔;所述内层挡渣堰内部构成中间包内腔;所述水口位于中间包内腔;所述浇钢入口位于中间包外腔;所述内层挡渣堰和外层挡渣堰的高度高于钢液面。

进一步的,所述水口上部设置有方形挡渣堰,所述方形挡渣堰顶部设有开孔,用于穿过塞棒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挡渣堰、外层挡渣堰和方形挡渣堰底部均设有泄钢口,所述泄钢口底面与中间包底面齐平。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挡渣堰、外层挡渣堰的泄钢口对应安装有闸门,所述闸门穿透挡渣堰墙壁可上下提拉,用于开合泄钢口。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挡渣堰、外层挡渣堰的泄钢口垂直错开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挡渣堰相对设置有两个泄钢口;所述外层挡渣堰相对设置有两个泄钢口。

进一步的,所述浇钢入口包括竖直的浇钢通道和设置于浇钢入口底部的泄钢通道,所述浇钢通道与泄钢通道呈弧形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挡渣堰和外层挡渣堰中间部位分别设有过钢通道,包括内层过钢通道和外层过钢通道,所述内层过钢通道高度高于外层过钢通道,钢液由中间包中间腔流向中间包内腔时形成向上的流场。

进一步的,所述过钢通道在外侧的开口低于内侧的开口,钢液流经过钢通道时形成向上的流场。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过钢通道和外层过钢通道在水平方向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过钢通道和外层过钢通道分别设置有四个,在垂直方向上相互间夹角为90度。

本实用新型利用两层挡渣堰设计,使钢水在中间包中长时间逗留,给夹渣充分的时间浮起;同时,保持钢水温度均匀,且环形挡渣堰设计使得中间包整体承重均匀,浇铸稳定。本实用新型浇钢初期,钢水从中间包底部进入,获得上升的流场,促进夹渣的浮起。浇钢通道与泄钢通道的弧形连接可降低钢水对中间包的冲击力度,延长中间包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外层挡渣堰泄钢口和内外层过钢通道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外层过钢通道竖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浇钢入口竖切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2、3、4;

图2展示了内、外层挡渣堰的泄钢口7、内层过钢通道51和外层过钢通道61的相对位置关系。

浇铸钢水之前,下放塞棒装置3堵塞水口2,下放闸门71,堵塞泄钢口7;进行浇钢,钢水经由浇钢入口4、浇钢通道41与泄钢通道42进入中间包外腔11,钢水在中间包外腔11 逐渐上升,向上的流场使得夹渣上浮;当钢液面上升到外层过钢通道61下1/2高度时,提升闸门71,打开外层挡渣堰6的泄钢口7,钢水经由外层挡渣堰6底部的泄钢口7进入中间包中间腔12,同时中间包外腔11的钢液面上升缓慢,控制浇钢速率,使中间包外腔11中钢液面与中间包中间腔12中的钢液面同时到达外层过钢通道61,保证中间包外腔11和中间包中间腔12的钢液面始终保持上升的流场;当中间包中间腔12钢液面到达内层过钢通道51下 2/3高度时,提升内层挡渣堰5的闸门71,打开泄钢口7,钢液一方面经由方形挡渣堰8底部泄钢口7进入水口2,一方面中间包中间腔12中钢液面与中间包内腔13中的钢液面继续上升并同时到达内层过钢通道51,保证中间包中间腔12和中间包外腔11的钢液面始终保持上升的流场;当中间包内腔13钢液面到达内层过钢通道51时,提升塞棒装置3打开水口2;控制浇钢速率,钢水经由开孔9和方形挡渣堰8的泄钢口7进入水口2。

当中间包内腔13钢液面临近开孔9时,下降塞棒装置3,堵塞开孔9,钢水仅仅经由方形挡渣堰8底部的泄钢口7进入水口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