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汇流排的铸焊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20447发布日期:2019-04-05 21:30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电池汇流排的铸焊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焊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蓄电池汇流排的铸焊模具。



背景技术:

公知的,蓄电池是电池中的一种,它的作用是能把有限的电能储存起来,在合适的地方使用,特别是铅酸蓄电池已在发电、照明、交通等领域广泛应用。在蓄电池内部有多个单独工作的电池单体,多个电池单体之间需要通过焊接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电池群。一般蓄电池汇流排的成型工艺流程为 :先将电池单体装入夹具进行固定,使用铸焊模在电池单体的极 耳上形成汇流排,再通过人工将相邻电池单体之间的正汇流排和负汇流排进行焊接。现有技术中通过自动汇流排铸焊机实现自动铸焊,流排铸焊机包括铸焊模具,铸焊模具的表面设有浇铸凹道,将铸焊模具浸入铅液池,铸焊模具抬升出铅液池,铅液冷却凝固成汇流排。现有铸焊模具大多为单模,一次焊接只能做一个,钢板表面设置浇铸凹道,钢板浸入铅液池后温度升高,需要较长时间的等待,铅液才能冷却凝固,导致生产效率低,且由于现有模具预热面结构复杂,出现的积存铅渣,造成使用过程中,升温速度缓慢,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汇流排的铸焊模具。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蓄电池汇流排的铸焊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模板和下模板,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设有空腔,上模板和下模板的两侧外面上间隔均匀的设有多个冷却水道,所述多个冷却水道分别与空腔连通设置,在上模板的上表面间隔设有多组汇流槽组,每组汇流槽组均包括两排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汇流排单元和第二汇流排单元,所述第一汇流排单元包括三组成型单元,每组成型单元均包括负极凹道、正极凹道,在负极凹道、正极凹道之间均连接有倒“U”字形的过桥凹道,所述第二汇流排单元的负极凹道、正极凹道与第一汇流排单元的负极凹道、正极凹道上下交替设置,在第二汇流排单元的负极凹道、正极凹道之间均连接有倒“U”字形的过桥凹道,在第二汇流排单元两端的负极凹道、正极凹道内均设有一个极柱坑。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蓄电池汇流排的铸焊模具,通过在上模板的上表面间隔设有多组汇流槽组,并设置多个冷却水道,在上模板的表面去除原有的镂空孔,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设置通冷却水的空腔,不但不会积存铅渣,且进水量较大,有效提升了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汇流排单元;2、过桥凹道;3、负极凹道;4、极柱坑;5、第二汇流排单元;6、正极凹道;7、模具本体;8、冷却水道。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结合附图1所述的蓄电池汇流排的铸焊模具,包括模具本体7,所述模具本体7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模板和下模板,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设有空腔,上模板和下模板的两侧外面上间隔均匀的设有多个冷却水道8,所述多个冷却水道8分别与空腔连通设置,在上模板的上表面间隔设有多组汇流槽组,每组汇流槽组均包括两排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汇流排单元1和第二汇流排单元5,所述第一汇流排单元1包括三组成型单元,每组成型单元均包括负极凹道3、正极凹道6,在负极凹道3、正极凹道6之间均连接有倒“U”字形的过桥凹道2,所述第二汇流排单元5的负极凹道3、正极凹道6与第一汇流排单元1的负极凹道3、正极凹道6上下交替设置,在第二汇流排单元5的负极凹道3、正极凹道6之间均连接有倒“U”字形的过桥凹道2,在第二汇流排单元5两端的负极凹道3、正极凹道6内均设有一个极柱坑4。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蓄电池汇流排的铸焊模具,使用时,铸焊模具本体7先浸入铅液池中,模具本体7抬升出铅液池后,铅液被限于成型单元之中,采用刮刀刮除模具本体 7上表面附着的铅液后,将极群的极耳插入成型单元的铅液内,铅液凝固后形成汇流排,再将极群向上拔出,模具本体 7降至铅锅内部进行预热, 28-30s后,模具本体 7从铅液池升起,电池极耳进入模具本体 7内腔,开始焊接,铅液将极耳表面熔化, 2-3s后,模具本体 7内部开始通水,将铅液凝固,然后模具本体 7内部水汽混通3-5s,最后通气将模具本体 7内腔存水吹扫干净1-3s,汇流排和极耳完全冷却,从模具本体 7开始脱模,焊接结束。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为了公开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而在本文中选用的实施例,当前认为是适宜的,但是,应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旨在包括一切属于本构思和实用新型范围内的实施例的所有变化和改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