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淬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6849发布日期:2019-02-01 19:55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式淬火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淬火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卧式淬火机。



背景技术:

淬火是指利用高频电流(30K-1000KHZ)使工件表面局部进行加热、冷却,获得表面硬化层的热处理方法。淬火机采用感应加热,工程师解释感应加热的原理是:工件放到感应器内,感应器一般是输入中频或高频交流电(1000-300000Hz或更高)的空心铜管。产生交变磁场在工件中产生出同频率的感应电流,这种感应电流在工件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表面强,而在内部很弱,到心部接近于0,利用这个涡流和集肤效应,可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热,在几秒钟内表面温度上升到800-1000℃,而心部温度升高很小。

目前,现有的淬火机的驱动机构和工件均设置在同一个水槽内,整个驱动机构在淬火过程中长时间浸泡在冷却液或者水中,如果长时间保持工作,驱动机构还能维持近半年的工作寿命,如果有段时间没有工作,那么驱动机构的寿命则可能缩短到一两个月,驱动机构的整体寿命太短,严重影响淬火的工作效率,机器的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寿命更长、淬火效率更高、无需经常维护的淬火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卧式淬火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固定有横导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能够驱动水槽沿横导轨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水槽内设置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夹紧机构,工件的上方固定有淬火加热装置和冷却水的喷头,并且淬火加热装置和喷头沿横向设置。

本卧式淬火机中,导轨也可以是滑轨等可以使水槽和机架能够稳定的相对移动的装置,刚开始淬火时,淬火加热装置位于工件的右侧,然后水槽向左移动的过程中,淬火加热装置相对工件向右移动,直到完成整个工件的淬火操作。本卧式淬火机由于将驱动机构设置在水槽外,避免驱动机构与冷却液或者水直接接触,减少了冷却液或水对驱动机构的腐蚀,避免驱动机构生锈,极大的增加了本卧式淬火机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上述的一种卧式淬火机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横向设置的丝杆,所述丝杆上套设的丝杆螺母的上端与水槽的底部固连,所述丝杆的一端通过轴承可转动固定于轴承座上,另一端与电动机相连。上述驱动机构也可以是同步轮和同步带,采用丝杆进行驱动是因为丝杆传动更加稳定,并且对竖直高度以及纵向空间的要求较低,更为符合本卧式淬火机的整体需求,使本卧式淬火机的结构更加紧凑。

在上述的一种卧式淬火机中,所述横导轨有两根且前后对称平行设于机架的上端,所述水槽的底部沿横向间隔设置有多对滑块,每对滑块中的两个滑块均前后对称设置并且滑设在对应的横导轨上。两根横导轨和多个对称的滑块的设计,能够使水槽在沿横导轨移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不会前后晃动,有利于提高本卧式淬火机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卧式淬火机中,所述机架的后端部固定有集水沟槽,所述机架的右侧设置有与集水沟槽连通的蓄水箱,所述水槽的后端部设置有出水孔,水槽内的水从出水孔流入集水沟槽内。本集水沟槽和蓄水箱的设计能够将水槽内使用后的冷却液或者水回收起来循环利用,更加节能环保。

在上述的一种卧式淬火机中,所述淬火加热装置和喷头均固定于安装板上,淬火加热装置的淬火头的下端低于喷头的出水口,喷头设于淬火时淬火加热装置相对水槽的运动方向的后侧。(后侧的解释)在本实施例中,淬火加热刚开始对工件进行淬火时,水槽位于机架的右侧,淬火加热装置位于水槽的左侧,水槽沿横导轨向左移动,此时安装板相对水槽向右移动,上述的运动方向的后侧相当于设置在淬火加热装置的左侧,出水口设置在淬火加热装置运动方向的后侧能够在淬火加热装置对工件进行加热后,立刻对工件进行降温处理,实现淬火。

在上述的一种卧式淬火机中,所述机架的后侧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上横向固定的第一滑轨上滑设有滑板,所述滑板上纵向固定的第二滑轨上滑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侧面上固定有竖直的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轨上滑设的安装座与安装板固连。基座、滑板和支撑座的设计能够实现安装板在横向、纵向和竖直方向的移动,能够实现淬火加热装置在空间上的精准定位,使本卧式淬火机具有更好的精度和适应性;并且基座、滑板和支撑座均设置在水槽之外甚至是和机架都没有任何连接,该设计能够确保基座、滑板和支撑座不会受到冷却液或者水的腐蚀,有利于提高本卧式淬火机的使用寿命和精度。

在上述的一种卧式淬火机中,所述出水孔位于所述水槽后侧的中部,当淬火加热装置对工件开始淬火到淬火结束,出水孔均位于集水沟槽的上方。出水孔位置的设计能够确保整个淬火过程中从出水孔流出的水直接进入集水沟槽内,并不会流到驱动机构上,有利于提高本卧式淬火机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进一步的,出水孔处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的下端伸入集水沟槽内。

在上述的一种卧式淬火机中,所述水槽的右端部设置有可调节高度的横板,所述横板的上端面呈水平设置并且与工件的上表面位于同于水平面内。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卧式淬火机由于将驱动机构设置在水槽外,避免驱动机构与冷却液或者水直接接触,减少了冷却液或水对驱动机构的腐蚀,避免驱动机构生锈,极大的增加了本卧式淬火机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架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水槽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淬火加热装置和喷头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水槽;3、横导轨;4、淬火加热装置;5、喷头;6、丝杆;7、丝杆螺母;8、轴承座;9、电动机;10、滑块;11、集水沟槽;12、蓄水箱;13、出水孔;14、基座;15、滑板;16、支撑座;17、安装座;18、横板;19、夹紧机构;20、工件;21、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4:

本卧式淬火机包括机架1和设置在机架1上的水槽2,机架1上固定有横导轨3,机架1上设置有能够驱动水槽2沿横导轨3移动的驱动机构,水槽2内设置有用于固定工件20的夹紧机构19,工件20的上方固定有淬火加热装置4和冷却水的喷头5,并且淬火加热装置4和喷头5沿横向设置;水槽2的右端部设置有可调节高度的横板18,横板18的上端面呈水平设置并且与工件20的上表面位于同于水平面内。本卧式淬火机中,导轨也可以是滑轨等可以使水槽2和机架1能够稳定的相对移动的装置,刚开始淬火时,淬火加热装置4位于工件20的右侧,然后水槽2向左移动的过程中,淬火加热装置4相对工件20向右移动,直到完成整个工件20的淬火操作。本卧式淬火机由于将驱动机构设置在水槽2外,避免驱动机构与冷却液或者水直接接触,减少了冷却液或水对驱动机构的腐蚀,避免驱动机构生锈,极大的增加了本卧式淬火机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图1所示,驱动机构包括横向设置的丝杆6,丝杆6上套设的丝杆螺母7的上端与水槽2的底部固连,丝杆6的一端通过轴承可转动固定于轴承座8上,另一端与电动机9相连;横导轨3有两根且前后对称平行设于机架1的上端,水槽2的底部沿横向间隔设置有多对滑块10,每对滑块10中的两个滑块10均前后对称设置并且滑设在对应的横导轨3上。上述驱动机构也可以是同步轮和同步带,采用丝杆6进行驱动是因为丝杆6传动更加稳定,并且对竖直高度以及纵向空间的要求较低,更为符合本卧式淬火机的整体需求,使本卧式淬火机的结构更加紧凑;两根横导轨3和多个对称的滑块10的设计,能够使水槽2在沿横导轨3移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不会前后晃动,有利于提高本卧式淬火机的稳定性。

如图1和图3所示,机架1的后端部固定有集水沟槽11,机架1的右侧设置有与集水沟槽11连通的蓄水箱12,水槽2的后端部设置有出水孔13,水槽2内的水从出水孔13流入集水沟槽11内;出水孔13位于水槽2后侧的中部,当淬火加热装置4对工件20开始淬火到淬火结束,出水孔13均位于集水沟槽11的上方。本集水沟槽11和蓄水箱12的设计能够将水槽2内使用后的冷却液或者水回收起来循环利用,更加节能环保;出水孔13位置的设计能够确保整个淬火过程中从出水孔13流出的水直接进入集水沟槽11内,并不会流到驱动机构上,有利于提高本卧式淬火机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进一步的,出水孔13处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的下端伸入集水沟槽11内。

如图4所示,淬火加热装置4和喷头5均固定于安装板21上,淬火加热装置4的淬火头的下端低于喷头5的出水口,喷头5设于淬火时淬火加热装置4相对水槽2的运动方向的后侧。在本实施例中,淬火加热刚开始对工件20进行淬火时,水槽2位于机架1的右侧,淬火加热装置4位于水槽2的左侧,水槽2沿横导轨3向左移动,此时安装板21相对水槽2向右移动,上述的运动方向的后侧相当于设置在淬火加热装置4的左侧,出水口设置在淬火加热装置4运动方向的后侧能够在淬火加热装置4对工件20进行加热后,立刻对工件20进行降温处理,实现淬火。

如图3所示,机架1的后侧设置有基座14,基座14上横向固定的第一滑轨上滑设有滑板15,滑板15上纵向固定的第二滑轨上滑设有支撑座16,支撑座16的侧面上固定有竖直的第三滑轨,第三滑轨上滑设的安装座17与安装板21固连。基座14、滑板15和支撑座16的设计能够实现安装板21在横向、纵向和竖直方向的移动,能够实现淬火加热装置4在空间上的精准定位,使本卧式淬火机具有更好的精度和适应性;并且基座14、滑板15和支撑座16均设置在水槽2之外甚至是和机架1都没有任何连接,该设计能够确保基座14、滑板15和支撑座16不会受到冷却液或者水的腐蚀,有利于提高本卧式淬火机的使用寿命和精度。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