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钢板维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0486发布日期:2019-03-27 09:57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用钢板维护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板维护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钢板维护设备。



背景技术:

钢板是用钢水浇注,冷却后压制而成的平板状钢材。钢板按厚度分,薄钢板<4毫米(最薄0.2毫米),中厚钢板4~60毫米,特厚钢板60~115毫米。薄板的宽度为500~1500毫米;厚的宽度为600~3000毫米。薄板按钢种分,有普通钢、优质钢、合金钢、弹簧钢、不锈钢、工具钢、耐热钢、轴承钢、硅钢和工业纯铁薄板等;按专业用途分,有油桶用板、搪瓷用板、防弹用板等;按表面涂镀层分,有镀锌薄板、镀锡薄板、镀铅薄板、塑料复合钢板等。

当钢板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会出现表面被锈蚀的现象,此时就需要对钢板进行维护。一般的维护办法就是人工手持打磨机将表面的铁锈去除然后再进行涂油处理,以降低钢板的进一步锈蚀。而采用这种方法工作效率较低,难以实现较快速度的打磨,人工打磨的效果也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各种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钢板维护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钢板维护设备,包括底板,底板右端上侧固定连接有竖直板,钢板右端穿过开设有竖直板上的架设通孔设置,所述底板上侧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移动槽,移动槽内设置有第一移动块,第一移动块上开设有水平螺纹通孔,水平螺纹通孔内螺纹连接有水平螺纹杆,水平螺纹杆两端与移动槽两端转动连接,且水平螺纹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移动块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固定柱顶端固定连接有钢板夹持装置;所述竖直板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第二移动块,第二移动块上开设有竖直螺纹通孔,竖直螺纹通孔内螺纹连接有竖直螺纹杆,竖直螺纹杆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移动块左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穿过开设在竖直板左侧壁上的移动通槽设置,且安装板下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安装盘,安装盘下侧布置有钢丝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效果是:所述移动槽和第一移动块的截面均呈凸字形,且第一移动块与移动槽相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钢板夹持装置包括夹持框,夹持框右侧壁开设有通孔,钢板左端穿过通孔延伸至夹持框内部;所述夹持框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且转动杆上布置有两个螺纹段,螺纹段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滑块,所述螺纹滑块上设置有第一铰链,第一铰链上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转动杆下方设置有夹持板,夹持板上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铰链,连接杆底端与第二铰链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效果是:两个所述螺纹段的螺纹旋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夹持框内顶部开设有开口朝下设置的导向槽,导向槽内设置有两根导向杆,导向杆底端均与螺纹滑块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夹持板下侧固定连接有保护垫。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第三把手带动转动杆转动,与螺纹段相配合的两个螺纹滑块同时向转动杆的中间处移动,则连接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减小,使得夹持板向下运动,对钢板进行夹持固定;与竖直螺纹杆相配合的第二移动块向下运动,第二移动块通过安装板带动驱动电机向下运动,驱动电机带动安装盘下侧的钢丝刷转动,对钢板表面进行除锈工作,钢板在运动的同时钢丝刷对其进行除锈工作,使得除锈效率增加,且除锈的均匀性也更佳。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钢板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图1中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建筑工程用钢板维护设备包括底板1,底板1右端上侧固定连接有竖直板2,钢板4右端穿过开设有竖直板2上的架设通孔3设置,所述底板1上侧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移动槽5,移动槽5内设置有第一移动块6,第一移动块6上开设有水平螺纹通孔7,水平螺纹通孔7内螺纹连接有水平螺纹杆8,水平螺纹杆8两端与移动槽5两端转动连接,且水平螺纹杆8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9,所述第一移动块6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0,固定柱10顶端固定连接有钢板夹持装置11,利用钢板夹持装置11来对钢板4进行夹持,当需要钢板4移动时,转动第一把手9,第一把手9带动水平螺纹杆8转动,与水平螺纹杆8相配合的第一移动块6在移动槽5内移动,从而第一移动块6通过固定柱10带动钢板夹持装置11移动,继而实现了钢板4的移动;

所述移动槽5和第一移动块6的截面均呈凸字形,且第一移动块6与移动槽5相配合。

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竖直板2内部开设有空腔12,空腔12内设置有第二移动块13,第二移动块13上开设有竖直螺纹通孔14,竖直螺纹通孔14内螺纹连接有竖直螺纹杆15,竖直螺纹杆15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16;所述第二移动块13左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7,安装板17穿过开设在竖直板2左侧壁上的移动通槽18设置,且安装板17下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9,驱动电机19通过转轴20固定连接有安装盘21,安装盘21下侧布置有钢丝刷22,当对钢板4表面进行除锈时,启动驱动电机19并转动第二把手16,第二把手16带动竖直螺纹杆15转动,与竖直螺纹杆15相配合的第二移动块13向下运动,第二移动块13通过安装板17带动驱动电机19向下运动,驱动电机19带动安装盘21下侧的钢丝刷22转动,对钢板4表面进行除锈工作;

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钢板夹持装置11包括夹持框111,夹持框111右侧壁开设有通孔115,钢板4左端穿过通孔115延伸至夹持框111内部;所述夹持框111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12,转动杆112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113,且转动杆112上布置有两个螺纹段114,两个所述螺纹段114的螺纹旋向相反,螺纹段114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滑块116,所述螺纹滑块116上设置有第一铰链117,第一铰链117上铰接有连接杆118,所述转动杆112下方设置有夹持板1110,夹持板1110上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铰链119,连接杆118底端与第二铰链119转动连接,当需要对钢板4进行夹持时,转动第三把手113,第三把手113带动转动杆112转动,与螺纹段114相配合的两个螺纹滑块116同时向转动杆112的中间处移动,则连接杆118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减小,使得夹持板1110向下运动,对钢板4进行夹持固定;反向转动第三把手113即可实现对钢板4的释放。

所述夹持框111内顶部开设有开口朝下设置的导向槽1112,导向槽1112内设置有两根导向杆1113,导向杆1113底端均与螺纹滑块116固定连接,在导向杆1113作用下,螺纹滑块116不会随螺纹段114一起转动。

所述夹持板1110下侧固定连接有保护垫1111,保护垫1111可以对钢板4表面进行保护,防止受到夹持板1110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当需要对钢板4进行夹持时,转动第三把手113,第三把手113带动转动杆112转动,与螺纹段114相配合的两个螺纹滑块116同时向转动杆112的中间处移动,则连接杆118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减小,使得夹持板1110向下运动,对钢板4进行夹持固定;反向转动第三把手113即可实现对钢板4的释放;

当需要钢板4移动时,转动第一把手9,第一把手9带动水平螺纹杆8转动,与水平螺纹杆8相配合的第一移动块6在移动槽5内移动,从而第一移动块6通过固定柱10带动钢板夹持装置11移动,继而实现了钢板4的移动;

当对钢板4表面进行除锈时,启动驱动电机19并转动第二把手16,第二把手16带动竖直螺纹杆15转动,与竖直螺纹杆15相配合的第二移动块13向下运动,第二移动块13通过安装板17带动驱动电机19向下运动,驱动电机19带动安装盘21下侧的钢丝刷22转动,对钢板4表面进行除锈工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钢板维护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依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所做的任何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