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磨床磨头座上的工件精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9564发布日期:2019-05-15 22:17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控磨床磨头座上的工件精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控磨床磨头座上的工件精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机械加工中对形位公差的检测技术一般有利用大理石平台检测、三坐标测量仪等精密检测设备,大理石平台只能检测平面度,三坐标测量仪可以通过探针对工件各形位公差进行精密检测,但以上方式中要么存在检测单一现象,要么就是设备昂贵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控磨床磨头座上的工件精度检测装置,其优点在于,可以有效实现对磨床上所加工工件的精度检测工作,成本较低,且提高了检测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数控磨床磨头座上的工件精度检测装置,包括磨头座,所述磨头座上设置有主轴孔,所述主轴孔内同轴穿插有芯轴,所述芯轴的一端贯穿磨头座与轴承连接固定,所述磨头座的一端固定设有与轴承配合连接的轴承套,所述芯轴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内设有电磁铁,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与电磁铁吸附的杠杆百分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磨头座上固定设有驱动芯轴转动的电动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动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轴承座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设有驱动齿轮,所述芯轴贯穿轴承座与外部相通,所述芯轴贯穿轴承座的一端同轴固定设有与驱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平台的外圆周壁上圆周阵列设有一对把手连接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把手连接片外表面涂覆有隔热涂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精度检测装置,通过简单的机械结构实现在磨床磨头座上的安装,可以方便的跟随磨头座的运动,实现对工件平行度以及同心度的检测,检测方便,操作简单,且大大降低了成本;

2、磨头座上设置驱动芯轴转动的电动驱动机构,即通过电动驱动机构,可以实现对芯轴的电动控制,便于更加方便的对工件的检测工作,且提高了检测精度;

3、支撑平台上设置把手连接片,便于工作人员手动控制芯轴的转动,从而实现对工件的手动检测;

4、把手连接片外表面涂覆有隔热涂层,有效起到隔热作用,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检测装置安装在磨头座上的并处于可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检测装置安装在磨头座上的结构示意图,也是主轴孔的示意图;

图3是本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电动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中:1、磨头座;11、主轴孔;2、芯轴;3、轴承;4、轴承座;5、支撑平台;51、把手连接片;6、杠杆百分表;7、电动驱动机构;71、驱动电机;72、驱动齿轮;73、从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数控磨床磨头座上的工件精度检测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磨头座1,磨头座1上设置有一个主轴孔11,主轴孔11内同轴穿插有一根芯轴2,芯轴2的两端分别贯穿磨头座1的上下两端与外部相通,芯轴2的一端贯穿磨头座1与一个轴承3的内圈连接固定,磨头座1的此端固定设有与轴承3配合连接的轴承3套,即此时实现芯轴2在磨头座1上的安装,并且在轴承3的作用下,芯轴2可以实现自由转动;此时在芯轴2的另一端固定设有一个支撑平台5,支撑平台5内设有电磁铁(图中未表示出),支撑平台5上设有与电磁铁吸附的杠杆百分表6,即杠杆百分表6通过电磁铁实现在支撑平台5上的安装,并且可以随时实现快速拆卸,在需要对工件进行检测时,磨头座1带动杠杆百分表6移动至工件处,杠杆百分表6的转动即可以实现对工件平行度以及同心度的检测工作,从而解决了现有检测技术中对现场加工中形位公差无法直接检验的难题,也避免了动用三坐标测量仪等高进度检测工具。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为了便于控制芯轴2的转动,此时在支撑平台5的外圆周壁上圆周阵列设有一对把手连接片51,并且把手连接片51外表面涂覆有隔热涂层(图中未表示出),有效起到隔热作用,提高安全作用。

实施例2:一种数控磨床磨头座上的工件精度检测装置,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此时在磨头座1上固定设有驱动芯轴2转动的电动驱动机构7,电动驱动机构7包括固定设置在轴承3座上的驱动电机71,驱动电机71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设有驱动齿轮72,芯轴2贯穿轴承3座的一端同轴固定设有与驱动齿轮72啮合的从动齿轮73,通过控制驱动电机71的转动,驱动齿轮72同步转动,从动齿轮73与之啮合实现同步转动,此时即可以操控芯轴2的转动,以便实现对工件的测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