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砂机的磨料循环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0533发布日期:2019-08-09 20:43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砂机的磨料循环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砂机磨料循环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喷砂机的磨料循环机构。



背景技术:

喷砂机主要是利用高速运动的砂粒冲刷物体表面,达到改善物体表面质量的目的,喷砂机主要分为干式喷砂机和湿式喷砂机两种,湿式喷砂机主要利用混合的砂水冲刷物体的表面,在湿式喷砂机的使用过程中,工件上被喷落的氧化皮、毛刺、粉碎的磨料颗粒等会在砂水中形成悬浮物,此时如果将大量悬浮物跟随砂水一起喷射在工件上,就会导致工件的喷砂良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砂机的磨料循环机构,当第一磨料循环单元抽取喷砂机的砂水并将砂水经由喷砂枪喷射到工件上时,第二磨料循环单元将砂水抽入砂浆桶内,将喷砂过程中产生的水中悬浮物和细微磨料砂浆进行沉淀,无需停机进行砂水中悬浮物的清理,提升喷砂良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喷砂机的磨料循环机构,包括第一磨料循环单元、第二磨料循环单元及沉淀单元,第一磨料循环单元、第二磨料循环单元交替循环运行,第一磨料循环单元、第二磨料循环单元均包括设置于外界的喷砂机的第一泵体及喷砂枪,第一泵体装设于喷砂机的下端,喷砂枪装设于喷砂机的上端,第一泵体抽取喷砂机底端的砂水并将砂水经由喷砂枪喷射入喷砂机内;沉淀单元包括砂浆桶及第二泵体,第一泵体将喷砂机底端的砂水抽入砂浆桶内,第二泵体用于将砂浆桶内沉淀后的水抽入喷砂机中。

优选地,所述磨料循环机构还包括第一隔膜阀,第一隔膜阀用于调控第一泵体与砂浆桶之间的通断,第一隔膜阀包括阀体及柔性胶套,阀体具有贯穿阀体的通孔及与通孔连通的气孔,柔性胶套容设于通孔内,柔性胶套设有贯穿柔性胶套的穿孔,穿孔与通孔连通,气孔用于连通外界的泵气装置,柔性胶套的两端分别设置于阀体,柔性胶套的中部用于调控通孔的通断。

优选地,所述通孔包括扩孔部、分别与扩孔部两端连通的缩孔部,扩孔部的孔径大于缩孔部的孔径,柔性胶套的外径小于扩孔部的孔径,气孔与扩孔部连通。

优选地,所述磨料循环机构还包括第二隔膜阀,第二隔膜阀与第一隔膜阀的构造相同,第二隔膜阀用于调控第二泵体与喷砂机之间的通断,第一隔膜阀的气孔、第二隔膜阀的气孔连通同一泵气装置。

优选地,所述磨料循环机构还包括第三隔膜阀及检测仪,第三隔膜阀用于调控检测仪与第一泵体所抽取的喷砂机的砂水之间的通断,检测仪用于检测喷砂机的砂水的浓度;检测仪包括筒体、活动设置于筒体内的塞头、设置于筒体外侧的刻度尺,筒体设有容置腔及进液孔,进液孔用于连通容置腔及第一泵体所抽取的喷砂机的砂水,容置腔用于容设喷砂机的砂水,塞头位于容置腔内并用于堵塞或开启进液孔,筒体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刻度尺的刻度用于标示容置腔内的砂水。

优选地,所述检测仪还包括螺接于筒体的螺纹杆,螺纹杆的一端突伸出筒体外并连接有握持头,螺纹杆的另一端突伸入筒体内并连接塞头。

优选地,所述塞头具有用于突伸入进液孔内的圆锥部,圆锥部的第一端的横截面半径小于圆锥部的第二端的横截面半径,圆锥部的第一端的横截面半径小于进液孔的孔径,圆锥部的第二端的横截面半径大于进液孔的孔径。

优选地,所述进液孔设置于筒体的底壁上,螺纹杆贯穿筒体的顶壁并与握持头连接,筒体的上端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第一孔体,筒体的下端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第二孔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喷砂机的使用过程中,当第一磨料循环单元抽取喷砂机的砂水并将砂水经由喷砂枪喷射到工件上时,第二磨料循环单元将砂水抽入砂浆桶内,将喷砂过程中产生的水中悬浮物和细微磨料砂浆进行沉淀,提升喷砂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隔膜阀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仪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仪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仪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第一磨料循环单元 2—第二磨料循环单元 3—第一泵体

4—砂浆桶 5—第一隔膜阀 6—阀体

7—柔性胶套 8—通孔 9—气孔

11—扩孔部 12—缩孔部 13—检测仪

14—筒体 15—塞头 16—刻度尺

17—容置腔 18—进液孔 19—螺纹杆

21—握持头 22—圆锥部 23—第一孔体

24—锥形孔 25—第二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喷砂机的磨料循环机构,包括第一磨料循环单元1、第二磨料循环单元2及沉淀单元,第一磨料循环单元1、第二磨料循环单元2的构造大致相同,第一磨料循环单元1、第二磨料循环单元2交替循环运行,第一磨料循环单元1、第二磨料循环单元2均包括设置在外界的喷砂机上的第一泵体3及喷砂枪,第一泵体3装设在喷砂机的下端上,喷砂枪装设在喷砂机的上端上,第一泵体3抽取喷砂机底端的砂水并将砂水经由喷砂枪喷射入喷砂机内,实现喷砂机的砂水的循环利用;沉淀单元包括砂浆桶4及第二泵体,第一泵体3将喷砂机底端的砂水抽入砂浆桶4内,第二泵体用于将砂浆桶4内沉淀后的水抽入喷砂机中,待砂浆桶4内的泥沙收集至预定量时,再对砂浆桶4内的泥沙进行定期清理。

在喷砂机的使用过程中,当第一磨料循环单元1抽取喷砂机的砂水并将砂水经由喷砂枪喷射到工件上进行喷砂作业时,第二磨料循环单元2将砂水抽入砂浆桶4内,将喷砂过程中产生的水中悬浮物和细微磨料砂浆进行沉淀,无需停机即可对砂水中的悬浮物及细微磨料砂浆进行清理,第一磨料循环单元1、第二磨料循环单元2交替与沉淀单元进行配合,大大提升喷砂良率及喷砂效率。

所述磨料循环机构还包括第一隔膜阀5,第一隔膜阀5用于调控第一泵体3与砂浆桶4之间的通断,第一隔膜阀5包括阀体6及柔性胶套7,阀体6具有贯穿阀体6的通孔8及与通孔8连通的气孔9,柔性胶套7容设在通孔8内,柔性胶套7设有贯穿柔性胶套7的穿孔,穿孔与通孔8连通,气孔9用于连通外界的泵气装置,柔性胶套7的两端分别设置在阀体6上,柔性胶套7的中部用于调控通孔8的通断。

当需要隔断第一泵体3与砂浆桶4时,泵气装置经由气孔9向通孔8内充气,使得通孔8内的气压变大,通孔8内的气压变大之后挤压柔性胶套7,使得柔性胶套7的穿孔贴设在一起,从而隔断第一泵体3与砂浆桶4之间的连通。当需要第一泵体3与砂浆桶4连通时,泵气装置不向通孔8内充气,第一泵体3抽取砂水,使得砂水经由通孔8、穿孔流经第一隔膜阀5。

所述通孔8包括扩孔部11、分别与扩孔部11两端连通的缩孔部12,扩孔部11的孔径大于缩孔部12的孔径,柔性胶套7的外径小于扩孔部11的孔径,气孔9与扩孔部11连通。在泵气装置经由气孔9向通孔8内充气时,泵气装置冲入的气体位于扩孔部11内,由于扩孔部11环绕柔性胶套7设置,使得柔性胶套7的四周同时受力向中心轴线方向移动变形,使得柔性胶套7的内侧壁快速贴合在一起隔断通孔8及穿孔,确保第一隔膜阀5快速隔断第一泵体3与砂浆桶4之间的连通。

所述磨料循环机构还包括第二隔膜阀,第二隔膜阀与第一隔膜阀5的构造相同,第二隔膜阀用于调控第二泵体与喷砂机之间的通断,第一隔膜阀5的气孔9、第二隔膜阀的气孔9连通同一泵气装置。

所述磨料循环机构还包括第三隔膜阀及检测仪13,第三隔膜阀与第一隔膜阀5额构造相同,第三隔膜阀用于调控检测仪13与第一泵体3所抽取的喷砂机的砂水之间的通断,检测仪13用于检测喷砂机的砂水的浓度;检测仪13包括筒体14、活动设置在筒体14内的塞头15、设置在筒体14外侧上的刻度尺16,筒体14设有容置腔17及进液孔18,进液孔18用于连通容置腔17及第一泵体3所抽取的喷砂机的砂水,容置腔17用于容设喷砂机的砂水,塞头15位于容置腔17内并用于堵塞或开启进液孔18,筒体14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优选地,筒体14采用玻璃钢制成,刻度尺16的刻度用于标示容置腔17内的砂水。

当需要检测喷砂机的砂水浓度时,第三隔膜阀开启使得检测仪13的筒体14与第一泵体3所抽取的喷砂机的砂水连通,然后驱动塞头15相对筒体14移动以开启进液孔18,使得喷砂机的砂水经由进液孔18自动进入容置腔17内,当刻度尺16显示容置腔17内的砂水液位上升到预定位置后,再驱动塞头15堵塞住进液孔18,第三隔膜阀隔断检测仪13的筒体14与第一泵体3所抽取的喷砂机的砂水之间的连通,待容置腔17内的砂水沉降完成后,经由刻度尺16的刻度读取容置腔17内的砂粒量及水量,进而得出砂水的浓度,然后比较砂水的浓度与标准浓度的差值,根据实际需要决定是否向喷砂机的砂水中添加砂粒。

所述检测仪13还包括螺接在筒体14上的螺纹杆19,螺纹杆19的一端突伸出筒体14外并连接有握持头21,螺纹杆19的另一端突伸入筒体14内并连接塞头15。实际使用时,使用者用手抓持握持头21转动螺纹杆19,转动的螺纹杆19相对筒体14上下移动,螺纹杆19移动时即可连带塞头15来回移动,移动的塞头15开启进液孔18或堵塞进液孔18。优选地,握持头21采用软性材料制成,如握持头21采用柔软塑胶制成等。

所述塞头15具有用于突伸入进液孔18内的圆锥部22,圆锥部22的第一端的横截面半径小于圆锥部22的第二端的横截面半径,圆锥部22的第一端的横截面半径小于进液孔18的孔径,圆锥部22的第二端的横截面半径大于进液孔18的孔径。在塞头15堵塞进液孔18的过程中,螺纹杆19驱动塞头15移动,使得塞头15的第一端突伸入进液孔18内,直至圆锥部22完全堵塞进液孔18,经由圆锥部22的构造设置,确保塞头15不会完全突伸入进液孔18内,从而避免塞头15因过度移动越过进液孔18而不能正常堵塞进液孔18。

所述进液孔18设置在筒体14的底壁上,进液孔18贯穿筒体14的底壁,螺纹杆19贯穿筒体14的顶壁并与筒体14之外的握持头21连接,筒体14的上端设置有与容置腔17连通的第一孔体23。当喷砂机的砂水浓度检测完成后,移动塞头15开启进液孔18,经由第一孔体23向容置腔17内冲入气体,进而将容置腔17内的砂水经由进液孔18排出到筒体14外;当然,还可以经由第一孔体23向容置腔17内注入清水,利用清水清洗筒体14,防止筒体14内残留砂粒而影响下一次砂水检测的准确性。

所述筒体14的下端设置有锥形孔24,锥形孔24位于容置腔17与进液孔18之间,锥形孔24连通容置腔17及进液孔18,锥形孔24靠近容置腔17一端的孔径大于锥形孔24靠近进液孔18一端的孔径。当需要排出容置腔17内检测完砂水浓度后的砂水时,驱动塞头15开启进液孔18,容置腔17内的喷砂机砂水在自身重力的辅助作用下,沿锥形孔24的内壁流出筒体14,经由锥形孔24的构造设置,避免砂水残留在筒体14的底壁上,确保下一次喷砂机砂水浓度检测的准确性。

所述筒体14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孔体25,第二孔体25贯穿筒体14的侧壁,锥形孔24与进液孔18之间的交汇处连通第二孔体25。当喷砂机砂水浓度检测完成后,驱动塞头15开启进液孔18,经由第一孔体23向容置腔17内冲入气体,进而将容置腔17内的砂水经由第二孔体25及进液孔18排出到筒体14外,提升筒体14的排液效率;当然,还可以经由第一孔体23向容置腔17内注入清水,利用清水清洗筒体14,清洗筒体14后的清水从第二孔体25及进液孔18排出到筒体14外,防止筒体14内残留砂粒而影响下一次喷砂机砂水检测的准确性。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