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27390发布日期:2019-11-01 21:51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抛光机,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抛光机。



背景技术:

通常一般金属工件在加工成型后,表面会有毛刺或刮痕,影响使用,因此需要抛光机对这种金属工件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抛光机是利用磨料的高速运动将金属工件表面打磨光亮平整的机器,一般抛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及其粉尘,如果是开放式的抛光机,灰尘及其粉尘会飘散在空气中,会使得操作人员产生尘肺等疾病,因此设计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抛光机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抛光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开放式抛光机不能除尘,灰尘及其粉尘会飘散在空气中,而导致操作人员产生尘肺等疾病的问题。

·技术方案

根据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抛光机,包括抛光机,所述抛光机包括机盖和机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吸尘扇,用于将抛光机内的粉尘吸取;

软管,用于将粉尘导出;

集尘装置,用于收集粉尘,

其中,所述机盖上设有软管,所述机盖与软管之间设有吸尘扇,所述软管另一端设有集尘装置。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机盖上部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为金属杆,其两端焊接在机盖上,所述把手形状为半圆形、半椭圆形或矩形中的一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机盖的垂直截面为梯形或矩形,所述机盖内部中空,所述机盖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吸尘扇,所述机盖顶部设有出尘口,所述出尘口设有软管,所述机盖底面设有保护网,所述保护网的网孔小于抛光颗粒的尺寸。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软管两端设有螺纹接口。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集尘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和集尘袋,所述集尘袋固定在固定装置上,所述固定装置与软管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为圆柱形中空结构,上部开设有用于插入软管的进尘口,所述进尘口与软管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装置的侧部设有用于将集尘袋箍紧的箍圈。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箍圈为圆形结构,且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一端通过铆钉固定有扣板A,所述开口另一端通过铆钉固定有扣板B,所述扣板A与所述扣板B之间通过铆钉连接,所述当箍圈的开口闭合时,箍圈的直径不大于固定装置的直径。所述扣板A或扣板B其中任一端焊接有压板,所述压板压下位置的箍圈上焊接有挡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挡部包括固定杆和挡块,所述固定杆上设有螺纹,所述挡块中设有与固定杆配合的螺纹孔,所述挡块的底面开设有与压板配合的凹槽,所述固定杆焊接在箍圈上。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集尘袋为圆形开口的塑料垃圾袋。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抛光机,根据提出的技术问题,设计了机盖,机盖中设有吸尘扇,洗风扇通过软管将灰尘导入集尘装置中,将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及其粉尘通过吸尘扇吸入集尘袋中,避免操作人员的健康受到威胁,而且集尘袋与是通过箍圈固定在集尘装置中,箍圈的箍紧与放松可以通过压动和拉动压板实现,更换集尘袋方便,且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抛光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机盖中空内部的主视图;

图5为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箍圈开口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挡块的主视图,

其中,1、抛丸机,2、吸尘扇,3、软管,4、集尘装置,11、机体,12、机盖,41、集尘袋,42、固定装置,43、箍圈,120、保护网,420、进尘口,431、扣板A,432、扣板B,433、压板,434、挡块,435、固定杆,436、铆钉,4341、凹槽,4342、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7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其中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抛光机,包括抛光机1,所述抛光机1包括机盖12和机体11,包括:

吸尘扇2,用于将抛光机1内的粉尘吸取;

软管3,用于将粉尘导出;

集尘装置4,用于收集粉尘,

其中,机盖12上螺纹连接有软管3,所述机盖12与软管3之间螺栓固定有吸尘扇2,所述软管3另一端插设在集尘装置4中。

其中机盖12上部设有用于打开机盖12的把手,把手为金属杆,其两端焊接在机盖12上,其中把手围成半圆形、半椭圆形和矩形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优选的把手形状为半圆形。

其中机盖12的垂直截面为梯形或矩形,所述机盖12内部中空,用以固定吸尘扇,所述机盖12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吸尘扇2,所述机盖12顶部焊接有出尘口,出尘口侧壁车有螺纹,所述机盖12底面螺钉固定有用于保护吸尘扇的保护网120,所述保护网120的网孔小于抛光颗粒的尺寸,避免抛光颗粒进入机盖12中,其中机盖12上与把手相对的侧边焊接有用于连接在机体11上的转动杆,转动杆中插设有螺栓。

其中软管3一端为攻有螺纹的接口,与出尘口的螺纹配合连接,另一端为表面光滑的圆柱形。

其中集尘装置4包括固定装置42和集尘袋41,所述集尘袋41固定在固定装置42上,所述固定装置42与软管3连接。

其中固定装置42为圆柱形中空结构,上部开设有用于软管3插入的进尘口420,所述进尘口420与软管3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装置42的侧部套设有用于将集尘袋41箍紧的箍圈43。

其中箍圈43为圆形结构,且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一端处通过铆钉436固定有扣板A431,所述开口另一端通过铆钉436固定有扣板B432,所述扣板A431与所述扣板B432之间通过铆钉436连接,其中当箍圈43的开口闭合时,箍圈43的直径不大于固定装置42的直径。所述扣板A431或扣板B432其中任一端焊接有压板433,所述压板433压下位置末端的箍圈43上焊接有挡部。

其中挡部包括固定杆435和挡块434,其中固定杆435上车有螺纹,所述挡块434中开设有与固定杆435配合的螺纹孔4342,所述挡块434的底面铣削加工有与压板433末端配合的凹槽4341,其中挡块434可在固定杆435中转动,其中固定杆435焊接在箍圈43上。

其中集尘袋41为圆形开口的垃圾袋。

实际使用的工作过程如下:

将待抛光工件加入到机体11中,再加入一定量的抛光颗粒,抓住把手,压到机体11中,将机盖12与机体11密闭,将集尘袋41套设在固定装置42中,将箍圈43套设在集尘袋41外部,使得集尘袋41在固定装置42与箍圈43之间,将压板433向箍圈43位置压下,转动挡块434,使得挡块434将压板433压在凹槽4341中,打开抛光机1总开关,再打开吸尘扇2的开关,等到集尘袋41中集满灰尘,将挡块434移开,将压板433背离箍圈43方向拉动,直到集尘袋41可以轻松从固定装置42中取出,然后按上述方法重新夹装集尘袋4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