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铜合金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9357发布日期:2019-07-17 06:03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靶材生产工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锡铜合金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磁控溅射镀膜,与传统的化学镀、电镀、蒸发镀膜相比,有着显著的薄膜品质上的优势,电磁场的精确控制,极大的提高了镀膜过程的精确控制和薄膜的成膜质量。薄膜技术随着磁控溅射技术的广泛应用蓬勃发展,从low-e玻璃,手机外壳,到太阳能电池,显示面板和芯片,磁控溅射镀膜在功能镀层、装饰镀层和集成电路等方方面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靶材作为磁控溅射的源材料,在品种和数量上都快速的增长,根据客户的使用需求,不断有新的靶材被研发出来,靶材的需求量,也逐年翻倍增长。根据客户的使用和制程需求,薄膜需要满足电阻率、腐蚀系、颜色光泽、透光波段透光率等许多方面的性能要求,相应的需求的靶材涉及的元素和组元比例也各不相同,根据特殊的材料成分和技术要求,靶材的生产考察诸多工艺方式的优缺点,来确定最佳的工艺方法。

金属浇铸是是现代装置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模具里,经冷却凝固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金属浇铸是将通过熔炼的金属液体浇入浇铸模具内,经冷却凝固获得所需形状的零件的制作过程。制造成本低、工艺灵活性大而且可以获得形状复杂的铸件和大型的铸件,因此在机械零件的制造中被广泛应用。

在合金靶浇铸成型过程中,需要将锡铜加热混合后进行浇铸,传统浇铸不足在于,熔融金属温度高,容易在混料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问题,人工操作风险大,难度大,操作精度难控制,品质难保证,产品批次稳定性差,其中操作精度问题,严重影响产品品质和成品率。浇注位置、浇注速度影响熔融金属的流动轨迹对合金均匀性、温度分布和冷却收缩过程都有很大的影响。需要对此进行精确计算,来优化工艺控制过程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纯度高的锡铜合金靶生产工艺。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锡铜合金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锡锭和铜,按需求计算比例配料;

s2,复磅:按实际物料复磅,并做记录;

s3,装炉:检查水电,清洗坩埚内壁,检查无杂物后装炉,将锡锭加进坩埚内;

s4,开炉:将加热炉的功率开至15~25kw加温预热,并做开炉记录,加温至30分钟后,增加功率至35~45kw,待坩埚底部开始有金属融化时,增加功率至50~60kw,直至锡锭全部熔化;

s5,往坩埚内加入铜,并搅拌至铜全部熔化;

s6,继续搅拌使合金熔融液体均匀,将加热炉功率调到10~25kw,加入除气剂,并将漂浮在熔融液体表面的氧化皮及杂物浮渣捞出;

s7,将加热炉功率调到10~20kw,使用搅拌棒搅拌使合金熔融液体均匀,并调温;

s8,将坩埚内的合金熔融液体倒入模具中,进行浇铸;

s9,对模具进行保温、静置、排渣操作,然后进行冷却,随后出炉去模具;

s10,根据靶材图纸,对靶管进行机加工;

s11,对靶材成品进行c-scan扫描,检测内部无气孔、裂纹等组织缺陷,经氦质谱检漏仪检漏,漏率≤5×10e-10pa·m3/s,得到合格锡铜合金旋转靶。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在步骤s8中,所述浇铸温度为250~350℃。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在步骤s9中,所述冷却方法为水冷冷却或风冷冷却中的一种,并冷却至室温。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在步骤s6中,所述除气剂为脱水氯化锌、氯化锰、氯化铁、四氯化碳中的一种。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铜采用边长为25~35mm、厚度为3~5mm的薄片状金属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提供锡锭和铜,按需求计算比例配料,按实际物料复磅,并做记录,检查水电,清洗坩埚内壁,检查无杂物后装炉,将锡锭加进坩埚内,将加热炉的功率开至15~25kw加温预热,并做开炉记录,加温至30分钟后,增加功率至35~45kw,待坩埚底部开始有金属融化时,增加功率至50~60kw,直至锡锭全部熔化,往坩埚内加入铜,并搅拌至铜全部熔化,继续搅拌使合金熔融液体均匀,将加热炉功率调到10~25kw,加入除气剂,并将漂浮在熔融液体表面的氧化皮及杂物浮渣捞出,将加热炉功率调到10~20kw,使用搅拌棒搅拌使合金熔融液体均匀,并调温,将坩埚内的合金熔融液体倒入模具中,进行浇铸,对模具进行保温、静置、排渣操作,然后进行冷却,随后出炉去模具,根据靶材图纸,对靶管进行机加工,对靶材成品进行c-scan扫描,检测内部无气孔、裂纹等组织缺陷,经氦质谱检漏仪检漏,漏率≤5×10e-10pa·m3/s,得到合格锡铜合金旋转靶,锡铜合金的导电率和热导率性能优异,并经过以上步骤生产,锡铜靶材组织细密均匀,有效提高了纯度,镀膜性能稳定,实用性强。

2、在步骤s8中,浇铸温度为250~350℃,在此温度区间内,有效确保锡铜合金的浇铸,保证锡铜靶材组织细密均匀,纯度高,实用性强。

3、在步骤s9中,冷却方法为水冷冷却或风冷冷却中的一种,并冷却至室温,有效提高冷却效率,保证锡铜靶材组织细密均匀,实用性强。

4、在步骤s6中,除气剂为脱水氯化锌、氯化锰、氯化铁、四氯化碳中的一种,进一步提高成品纯度,保证锡铜靶材组织细密均匀,实用性强。

5、铜采用边长为25~35mm、厚度为3~5mm的薄片状金属铜,铜与锡相比,铜含量低很多,为了确保铜分散均匀,铜的原材料采用,边长为25~35mm、厚度为3~5mm的薄片状,装炉前经过表面抛光,去除表面的杂质和吸附物。薄片状,与熔融液体的接触面较大,熔化和合金化界面大,有利于融液整体的均匀一致。铜的密度是8.96,不同状态的锡的密度是5.75-7.28,锡熔融后,加入铜薄片,薄片的以45°角倾斜加入,延长铜片的滑入和接触时间,更利于铜均匀分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锡铜合金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锡锭和铜,按需求计算比例配料;

s2,复磅:按实际物料复磅,并做记录;

s3,装炉:检查水电,清洗坩埚内壁,检查无杂物后装炉,将锡锭加进坩埚内;

s4,开炉:将加热炉的功率开至15~25kw加温预热,并做开炉记录,加温至30分钟后,增加功率至35~45kw,待坩埚底部开始有金属融化时,增加功率至50~60kw,直至锡锭全部熔化;

s5,往坩埚内加入铜,并搅拌至铜全部熔化;

s6,继续搅拌使合金熔融液体均匀,将加热炉功率调到10~25kw,加入除气剂,并将漂浮在熔融液体表面的氧化皮及杂物浮渣捞出;

s7,将加热炉功率调到10~20kw,使用搅拌棒搅拌使合金熔融液体均匀,并调温;

s8,将坩埚内的合金熔融液体倒入模具中,进行浇铸;

s9,对模具进行保温、静置、排渣操作,然后进行冷却,随后出炉去模具;

s10,根据靶材图纸,对靶管进行机加工;

s11,对靶材成品进行c-scan扫描,检测内部无气孔、裂纹等组织缺陷,经氦质谱检漏仪检漏,漏率≤5×10e-10pa·m3/s,得到合格锡铜合金旋转靶。

在步骤s8中,浇铸温度为250~350℃,在此温度区间内,有效确保锡铜合金的浇铸,保证锡铜靶材组织细密均匀,纯度高,实用性强。

在步骤s9中,冷却方法为水冷冷却或风冷冷却中的一种,并冷却至室温,有效提高冷却效率,保证锡铜靶材组织细密均匀,实用性强。

在步骤s6中,除气剂为脱水氯化锌、氯化锰、氯化铁、四氯化碳中的一种,进一步提高成品纯度,保证锡铜靶材组织细密均匀,实用性强。

铜采用边长为25~35mm、厚度为3~5mm的薄片状金属铜,铜与锡相比,铜含量低很多,为了确保铜分散均匀,铜的原材料采用,边长为25~35mm、厚度为3~5mm的薄片状,装炉前经过表面抛光,去除表面的杂质和吸附物。薄片状,与熔融液体的接触面较大,熔化和合金化界面大,有利于融液整体的均匀一致。铜的密度是8.96,不同状态的锡的密度是5.75-7.28,锡熔融后,加入铜薄片,薄片的以45°角倾斜加入,延长铜片的滑入和接触时间,更利于铜均匀分散。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提供锡锭和铜,按需求计算比例配料,按实际物料复磅,并做记录,检查水电,清洗坩埚内壁,检查无杂物后装炉,将锡锭加进坩埚内,将加热炉的功率开至15kw加温预热,并做开炉记录,加温至30分钟后,增加功率至35kw,待坩埚底部开始有金属融化时,增加功率至50kw,直至锡锭全部熔化,往坩埚内加入铜,并搅拌至铜全部熔化,继续搅拌使合金熔融液体均匀,将加热炉功率调到15kw,加入除气剂,并将漂浮在熔融液体表面的氧化皮及杂物浮渣捞出,将加热炉功率调到10kw,使用搅拌棒搅拌使合金熔融液体均匀,并调温,将坩埚内的合金熔融液体倒入模具中,进行浇铸,浇铸温度为250℃,对模具进行保温、静置、排渣操作,然后进行冷却至室温,随后出炉去模具,根据靶材图纸,对靶管进行机加工,对靶材成品进行c-scan扫描,检测内部无气孔、裂纹等组织缺陷,经氦质谱检漏仪检漏,漏率为5×10e-10pa·m3/s,得到合格锡铜合金旋转靶,锡铜合金的导电率和热导率性能优异,并经过以上步骤生产,锡铜靶材组织细密均匀,有效提高了纯度,镀膜性能稳定,实用性强。

实施例二:

锡铜合金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锡锭和铜,按需求计算比例配料;

s2,复磅:按实际物料复磅,并做记录;

s3,装炉:检查水电,清洗坩埚内壁,检查无杂物后装炉,将锡锭加进坩埚内;

s4,开炉:将加热炉的功率开至15~25kw加温预热,并做开炉记录,加温至30分钟后,增加功率至35~45kw,待坩埚底部开始有金属融化时,增加功率至50~60kw,直至锡锭全部熔化;

s5,往坩埚内加入铜,并搅拌至铜全部熔化;

s6,继续搅拌使合金熔融液体均匀,将加热炉功率调到10~25kw,加入除气剂,并将漂浮在熔融液体表面的氧化皮及杂物浮渣捞出;

s7,将加热炉功率调到10~20kw,使用搅拌棒搅拌使合金熔融液体均匀,并调温;

s8,将坩埚内的合金熔融液体倒入模具中,进行浇铸;

s9,对模具进行保温、静置、排渣操作,然后进行冷却,随后出炉去模具;

s10,根据靶材图纸,对靶管进行机加工;

s11,对靶材成品进行c-scan扫描,检测内部无气孔、裂纹等组织缺陷,经氦质谱检漏仪检漏,漏率≤5×10e-10pa·m3/s,得到合格锡铜合金旋转靶。

在步骤s8中,浇铸温度为250~350℃,在此温度区间内,有效确保锡铜合金的浇铸,保证锡铜靶材组织细密均匀,纯度高,实用性强。

在步骤s9中,冷却方法为水冷冷却或风冷冷却中的一种,并冷却至室温,有效提高冷却效率,保证锡铜靶材组织细密均匀,实用性强。

在步骤s6中,除气剂为脱水氯化锌、氯化锰、氯化铁、四氯化碳中的一种,进一步提高成品纯度,保证锡铜靶材组织细密均匀,实用性强。

铜采用边长为25~35mm、厚度为3~5mm的薄片状金属铜,铜与锡相比,铜含量低很多,为了确保铜分散均匀,铜的原材料采用,边长为25~35mm、厚度为3~5mm的薄片状,装炉前经过表面抛光,去除表面的杂质和吸附物。薄片状,与熔融液体的接触面较大,熔化和合金化界面大,有利于融液整体的均匀一致。铜的密度是8.96,不同状态的锡的密度是5.75-7.28,锡熔融后,加入铜薄片,薄片的以45°角倾斜加入,延长铜片的滑入和接触时间,更利于铜均匀分散。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提供锡锭和铜,按需求计算比例配料,按实际物料复磅,并做记录,检查水电,清洗坩埚内壁,检查无杂物后装炉,将锡锭加进坩埚内,将加热炉的功率开至25kw加温预热,并做开炉记录,加温至30分钟后,增加功率至45kw,待坩埚底部开始有金属融化时,增加功率至60kw,直至锡锭全部熔化,往坩埚内加入铜,并搅拌至铜全部熔化,继续搅拌使合金熔融液体均匀,将加热炉功率调到25kw,加入除气剂,并将漂浮在熔融液体表面的氧化皮及杂物浮渣捞出,将加热炉功率调到20kw,使用搅拌棒搅拌使合金熔融液体均匀,并调温,将坩埚内的合金熔融液体倒入模具中,进行浇铸,浇注温度为350℃,对模具进行保温、静置、排渣操作,然后进行冷却至室温,随后出炉去模具,根据靶材图纸,对靶管进行机加工,对靶材成品进行c-scan扫描,检测内部无气孔、裂纹等组织缺陷,经氦质谱检漏仪检漏,漏率小于5×10e-10pa·m3/s,得到合格锡铜合金旋转靶,锡铜合金的导电率和热导率性能优异,并经过以上步骤生产,锡铜靶材组织细密均匀,有效提高了纯度,镀膜性能稳定,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