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级双相钢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33709发布日期:2019-09-11 21:57阅读:8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双相钢生产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超级双相钢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双相钢又称复相钢,由马氏体、奥氏体或贝氏体与铁素体基体两相组织构成的钢。一般将铁素体与奥氏体相组织组成的钢称为双相不锈钢,将铁素体与马氏体相组织组成的钢称为双相钢。双相钢是低碳钢或低合金高强度钢经临界区热处理或控制轧制后而获得。现有的双相钢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反复进行热处理,分别用于不同相组织成形,这种生产方式耗能大,耗时长,影响生产效率。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级双相钢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
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级双相钢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操作步骤:s1:将钢锭置于aod炉中,以30~50℃/min的速度将炉内温度升至1780~1980℃,对钢锭进行熔炼,熔炼过程中使用氮气对钢液进行吹炼;s2:热轧,将吹炼后的钢液经粗轧、精轧后,加热至700~800℃反复热轧5~8次,得合金钢板,备用;s3:热处理,将轧制后的合金钢板以5~10℃/秒的升温速度加热至820~840℃,保温处理300~500秒后,以3~5℃/秒的冷却速度冷却至620~680℃,保温处理100~120秒,之后采用风机强冷,冷却速度30~50℃/秒,直至冷却至380~420℃,于真空状态下保温30~60秒,取出后以大于60℃/秒的冷却速度冷却至常温,得超级双相钢。优选的,步骤s1中氮气鼓入速率为5m3/h,吹炼2小时。优选的,步骤s1中钢液中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数计为:c:0.03~0.05%,si:0.1~0.2%,mn:0.30~0.70%,ni:0.04~0.06%,ni:0.01~0.015%,p:≤0.01%,cr:0.02~0.05%,mo:0.02~0.06%,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优选的,步骤s2中每次热轧的压下率为20~30%,且最终轧制厚度为8~10mm。优选的,所述超级双相钢的微观组织为铁素体和马氏体,所述铁素体晶粒为3~6um,所述马氏体晶粒尺寸为5~9um,所述铁素体体积含量为35~60%,所述马氏体体积含量为40~65%。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发明通过在高温区820~840℃保温处理,合金钢组织内形成铁素体,在缓冷后于620~680℃条件下保温处理,促成马氏体晶粒形成,通过最后的低温380~420真空状态下保温,促进铁素体和马氏体进一步强化,提高双相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无需反复热处理,耗能小,耗时短,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超级双相钢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操作步骤:s1:将钢锭置于aod炉中,以30℃/min的速度将炉内温度升至1780℃,对钢锭进行熔炼,熔炼过程中使用氮气对钢液进行吹炼;s2:热轧,将吹炼后的钢液经粗轧、精轧后,加热至700℃反复热轧5次,得合金钢板,备用;s3:热处理,将轧制后的合金钢板以5℃/秒的升温速度加热至820℃,保温处理300秒后,以3℃/秒的冷却速度冷却至620℃,保温处理100秒,之后采用风机强冷,冷却速度30℃/秒,直至冷却至380℃,于真空状态下保温30秒,取出后以大于60℃/秒的冷却速度冷却至常温,得超级双相钢。步骤s1中氮气鼓入速率为5m3/h,吹炼2小时。步骤s1中钢液中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数计为:c:0.03%,si:0.1%,mn:0.30%,ni:0.04%,ni:0.01%,p:≤0.01%,cr:0.02%,mo:0.02%,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步骤s2中每次热轧的压下率为20%,且最终轧制厚度为8mm。所述超级双相钢的微观组织为铁素体和马氏体,所述铁素体晶粒为3um,所述马氏体晶粒尺寸为5um,所述铁素体体积含量为35%,所述马氏体体积含量为65%。实施例2一种超级双相钢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操作步骤:s1:将钢锭置于aod炉中,以40℃/min的速度将炉内温度升至1880℃,对钢锭进行熔炼,熔炼过程中使用氮气对钢液进行吹炼;s2:热轧,将吹炼后的钢液经粗轧、精轧后,加热至750℃反复热轧6次,得合金钢板,备用;s3:热处理,将轧制后的合金钢板以8℃/秒的升温速度加热至830℃,保温处理400秒后,以4℃/秒的冷却速度冷却至650℃,保温处理110秒,之后采用风机强冷,冷却速度40℃/秒,直至冷却至400℃,于真空状态下保温45秒,取出后以大于60℃/秒的冷却速度冷却至常温,得超级双相钢。步骤s1中氮气鼓入速率为5m3/h,吹炼2小时。步骤s1中钢液中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数计为:c:0.04%,si:0.15%,mn:0.50%,ni:0.05%,ni:0.012%,p:≤0.01%,cr:0.04%,mo:0.04%,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步骤s2中每次热轧的压下率为25%,且最终轧制厚度为9mm。所述超级双相钢的微观组织为铁素体和马氏体,所述铁素体晶粒为5um,所述马氏体晶粒尺寸为7um,所述铁素体体积含量为50%,所述马氏体体积含量为50%。实施例3一种超级双相钢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操作步骤:s1:将钢锭置于aod炉中,以50℃/min的速度将炉内温度升至1980℃,对钢锭进行熔炼,熔炼过程中使用氮气对钢液进行吹炼;s2:热轧,将吹炼后的钢液经粗轧、精轧后,加热至800℃反复热轧8次,得合金钢板,备用;s3:热处理,将轧制后的合金钢板以10℃/秒的升温速度加热至840℃,保温处理500秒后,以5℃/秒的冷却速度冷却至680℃,保温处理120秒,之后采用风机强冷,冷却速度50℃/秒,直至冷却至420℃,于真空状态下保温60秒,取出后以大于60℃/秒的冷却速度冷却至常温,得超级双相钢。步骤s1中氮气鼓入速率为5m3/h,吹炼2小时。步骤s1中钢液中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数计为:c:0.05%,si:0.2%,mn:0.70%,ni:0.06%,ni:0.015%,p:≤0.01%,cr:0.05%,mo:0.06%,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步骤s2中每次热轧的压下率为30%,且最终轧制厚度为10mm。所述超级双相钢的微观组织为铁素体和马氏体,所述铁素体晶粒为6um,所述马氏体晶粒尺寸为9um,所述铁素体体积含量为60%,所述马氏体体积含量为40%。表1,超级双相钢物理参数表屈服强度(mpa)抗拉强度(mpa)延伸率(%)铁素体体积(%)马氏体体积(%)实施例143377922.63565实施例241676126.15050实施例344769829.46040本发明通过在高温区820~840℃保温处理,合金钢组织内形成铁素体,在缓冷后于620~680℃条件下保温处理,促成马氏体晶粒形成,通过最后的低温380~420真空状态下保温,促进铁素体和马氏体进一步强化,提高双相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