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丸喷丸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01300发布日期:2019-10-18 21:58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抛丸喷丸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喷丸和抛丸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抛丸喷丸一体机。



背景技术:

在车桥加工中,通常将工件进行喷丸或抛丸处理,通过高速钢丸的打击,使车桥表层的马氏体微观结构细化,位错密度加强,晶格畸变加剧,使车桥表面发生加工硬化,残余奥氏体转变为孪晶马氏体,对车桥的强度提高有明显的作用,抛丸和喷丸两种工艺相比而言,抛丸比较经济实用,容易控制效率和成本,但会有死角,适合于形面单一的工件批量加工,而喷丸比较精细,容易控制精度,但效率不及抛丸高,适合形状复杂的小型工件,实际加工中,往往只将车桥进行抛丸或喷丸,由于各自存在的缺点,使得加工不尽人意,实验得出,依次对工件进行先抛丸后喷丸的处理可以有效改善两种工艺各自的缺点,且每种工艺的加工时长都有所缩短,在工艺的处理时间上不会延长很多,但是每次对车桥进行抛丸或喷丸时,都需要人工装卸工件,使得费时费力,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将抛丸和喷丸工艺依次使用、提高工件质量、减少生产成本的全自动抛丸喷丸一体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一种抛丸喷丸一体机,包括抛丸器和喷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抛丸器设有抛丸入口和抛丸出口,所述喷丸机设有喷丸入口和喷丸出口,所述抛丸入口与外界连接有第一轨道,所述抛丸出口与所述喷丸入口连接有第二轨道,所述喷丸出口与外界连接有第三轨道,所述第一轨道设有第一运料车,所述第二轨道设有第二运料车,所述第三轨道设有第三运料车,所述第一运料车、第二运料车和第三运料车均用来运送工件。

工人将车桥放置在第一运料车上,第一运料车沿第一轨道进入抛丸入口处,工件进入抛丸器,第一运料车退出,抛丸器对工件进行抛丸,抛丸完毕后,第二运料车沿第二轨道将工件从抛丸器运送到喷丸机内,喷丸机对工件进行喷丸,喷丸完毕后,由第三运料车沿第三轨道将工件运出,工人卸下工件即可,车桥依次进行抛丸和喷丸两道处理工艺,既可以达到抛丸的高效率,又可以达到喷丸的精细程度,提高了车桥的处理质量,且每道处理工艺比起单独使用一道处理工艺时间都缩短,只需延长少许的处理时间即可对工件质量进行很大程度的提高,整个过程中工人只负责最初的装件和最后的卸件,其他全部由机械完成,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处理效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运料车配合设置有上料架,所述第三运料车配合设置有卸料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运料车包括运料车架和起落架,所述运料车架设有可沿所述第一轨道运动的运料车轮,所述运料车架还设有驱动运料车轮运动的运料电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运料车架通过运料气缸带动所述起落架上下运动,所述起落架的两端设有盛放工件的工装,所述工装设有多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运料车、第二运料车和第三运料车形状相同,尺寸相等。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抛丸器设有内喷丸枪和外抛丸枪,所述内喷丸枪和所述外抛丸枪各设有多组,所述内喷丸枪、外抛丸枪和所述起落架上工装的组数一一对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喷丸枪设有内喷丸枪头、内喷丸枪卡爪和内喷丸枪伸缩架,所述内喷丸枪伸缩架带动内喷丸枪头沿靠近或远离工件的方向运动,所述内喷丸枪卡爪对工件进行卡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喷丸机设有内喷丸枪和外喷丸枪,所述内喷丸枪和所述外喷丸枪各设有多组,所述内喷丸枪、外喷丸枪和所述起落架上工装的组数一一对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喷丸枪设有内喷丸枪头、内喷丸枪卡爪和内喷丸枪伸缩架,所述内喷丸枪伸缩架带动内喷丸枪头沿靠近或远离工件的方向运动,所述内喷丸枪卡爪对工件进行卡紧。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抛丸喷丸一体机,通过将车桥用第一运料车运输到抛丸器内进行抛丸,再用第二运料车将抛丸完成的车桥运输到喷丸机进行喷丸,最后将喷丸完成的车桥用第三运料车运送出,使车桥依次进行抛丸和喷丸两道处理工艺,该发明既可以用于钢管、车桥外壁的抛喷丸清理,又可以同时对钢管、车桥内壁进行喷丸清理,该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不需要人力操作,工作效率高,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一种抛丸喷丸一体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一种抛丸喷丸一体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一种抛丸喷丸一体机的第一运料车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一种抛丸喷丸一体机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发明一种抛丸喷丸一体机的内喷丸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1-5所示,一种抛丸喷丸一体机,包括抛丸器1和喷丸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抛丸器1设有抛丸入口12和抛丸出口14,所述喷丸机2设有喷丸入口21和喷丸出口22,所述抛丸入口13与外界连接有第一轨道3,所述抛丸出口14与所述喷丸入口21连接有第二轨道4,所述喷丸出口22与外界连接有第三轨道5,所述第一轨道3设有第一运料车6,所述第二轨道4设有第二运料车7,所述第三轨道5设有第三运料车8,所述第一运料车6、第二运料车7和第三运料车8均用来运送工件。

工人将车桥放置在第一运料车上,第一运料车沿第一轨道进入抛丸入口处,工件进入抛丸器2的抛丸范围内,第一运料车退出,抛丸器2对工件外壁进行抛丸,同时内喷丸枪11对工件的内壁进行喷丸精细处理,第二运料车沿第二轨道将内喷丸枪11伸入工件内壁,对工件内壁进行喷丸处理,内喷丸枪11对工件进行喷丸处理,喷丸完毕后,由第三运料车沿第三轨道将工件运出,工人卸下工件即可,车桥同时进行内壁和外壁的抛丸和喷丸处理工艺,既可以达到工作高效率,又可以达到工件内壁、外壁的喷丸、抛丸精细程度,提高了车桥的处理质量,且内壁、外壁的喷丸或抛丸的处理工艺同时进行,比单独对内壁或外壁进行处理时间缩短,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工件质量进行很大程度的提高,整个过程中工人只负责最初的装件和最后的卸件,其他全部由机械完成,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处理效率。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运料车6配合设置有上料架91,所述第三运料车8配合设置有卸料架92。上料架用于辅助工人上料,卸料架用于辅助工人卸料,上料架91设置在第一轨道3的两侧,卸料架92设置在第三轨道5的两侧,上料架91包括上料吊绳93、上料滑动架94和上料支撑架95,上料支撑架95设有两组,分别固定在第一滑轨3的两端,两组上料支撑架的上部相对设置有滑轨,上料滑动架94设有与滑轨对应的滑块,滑轨和滑块使得上料滑动架94可沿上料支撑架95滑动,本实施例中,滑动方向为沿第一滑轨的方向,方便装载工件,上料滑动架94通过上料电机96和上料转动辊带动上料吊绳93上下运动,上料吊绳93一端缠绕在上料转动辊上,另一端垂下负责吊装工件,上料转动辊与上料电机96通过皮带连接,上料电机带动上料传动辊转动,从而使上料吊绳吊装工件的一端升高或降低,同时配合整个滑动架的滑动,使工件可以实现装载。卸料架与上料架结构相同,不赘述。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运料车6包括运料车架61和起落架62,所述运料车架61设有可沿所述第一轨道3运动的运料车轮65,所述运料车架61还设有驱动运料车轮65运动的运料电机63。所述运料车架61通过运料气缸64带动所述起落架62上下运动,所述起落架62的两端设有盛放工件的工装66,所述工装66设有多组。运料电机63和运料气缸64均固定在运料车架61上,运料电机63通过链条连接运料车轮65,使运料车轮65沿第一轨道3运动,运料气缸64输出端连接有推杆621,推杆624远离运料气缸64的一端固定套装有转杆622,转杆622固定套装有升降杆623,升降杆623远离转杆62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起落架62的底面。工装66设置在起落架的两端,本实施例中,每组设有两个,设有三组,通过螺栓与起落架固定连接,可同时对三个车桥进行处理。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运料车6、第二运料车7和第三运料车8形状相同,尺寸相等。第一运料车6、第二运料车7和第三运料车8在每次使用时,均用来运输相同的工件,因此大小、形状相同方便装卸和运输。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抛丸器1设有内喷丸枪11和外抛丸枪12,所述内喷丸枪11和所述外抛丸枪12各设有多组,所述内喷丸枪11、外抛丸枪12和所述起落架62上工装66的组数一一对应。每一个内喷丸枪11和外抛丸枪12给一个工件进行抛丸,三组工装可以盛放三个工件,内喷丸枪11用于给车桥内部进行抛丸,而外抛丸枪12用于给车桥外部抛丸,丸料经内喷丸枪和外抛丸枪抛出打在车桥上,最后掉落在抛丸器的下方,抛丸器1下方设有用于丸料收集的横向螺旋输送装置15和纵向螺旋输送装置,横向螺旋输送装置15和纵向螺旋输送装置将丸料输送到抛丸器侧面的提升机16,由提升机16将丸料提升到顶部的螺旋分离装置17,螺旋分离装置17将丸料中的灰渣等杂质分离出来,而丸料进入储料斗18,由储料斗18再次进入内喷丸枪11和外抛丸枪12对车桥19进行抛丸,丸料依此循环,而横向螺旋输送装置、纵向螺旋输送装置、提升机、螺旋分离装置和储料斗均属于现有技术,不赘述。

如图5所示,所述内喷丸枪11设有内喷丸枪头111、内喷丸枪卡爪112和内喷丸枪伸缩架113,所述内喷丸枪伸缩架113带动内喷丸枪头111沿靠近或远离工件的方向运动,所述内喷丸枪卡爪112对工件进行卡紧。内喷丸枪11通过固定架114固定在抛丸器1上,固定架114和内喷丸枪伸缩架113通过滑轮组115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为沿内喷丸枪头的长度方向,固定架114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116,伸缩气缸1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内喷丸枪伸缩架113,内喷丸枪头111设置在内喷丸枪伸缩架113上,伸缩气缸116从而推动内喷丸枪伸缩架113和内喷丸枪头111沿固定架114来回滑动,内喷丸枪卡爪112设置在内喷丸枪头111处,且内喷丸枪卡爪112固定在卡套117上,卡套117套装在内喷丸枪头111的外侧,且卡套117通过传动齿轮118连接有转动电机119,转动电机119固定在内喷丸枪伸缩架113上,工件到达抛丸器内部时,伸缩气缸116推动内喷丸枪伸缩架113向前运动,内喷丸枪卡爪112到达车桥19的端部并固定住车桥19,内喷丸枪头111从车桥19端部开始对车桥19内部抛丸,转动电机119转动且通过传动齿轮118带动卡套117转动,卡套117带动内喷丸枪卡爪112转动,从而带动车桥19转动,使得内喷丸枪对车桥内部的抛丸效果更佳。外抛丸枪和现有技术中抛丸枪结构相同,固定在抛丸器内壁上对车桥进行抛丸,具体结构不赘述。

所述喷丸机2设有内喷丸枪23和外喷丸枪24,所述内喷丸枪23和所述外喷丸枪24各设有多组,所述内喷丸枪23、外喷丸枪24和所述起落架62上工装66的组数一一对应,每一个内喷丸枪23和外喷丸枪24给一个工件进行喷丸,三组工装可以盛放三个工件,内喷丸枪23用于给车桥19内部进行喷丸,而外喷丸枪24用于给车桥19外部喷丸。喷丸机内部的丸料运输和抛丸器相同,不赘述。

所述内喷丸枪设有内喷丸枪头、内喷丸枪卡爪和内喷丸枪伸缩架,所述内喷丸枪伸缩架带动内喷丸枪头沿靠近或远离工件的方向运动,所述内喷丸枪卡爪对工件进行卡紧。内喷丸枪和内喷丸枪的结构也相同,区别之处在于喷丸所用丸料比抛丸所用直径小,从而更加精细,不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