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铸造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68197发布日期:2020-04-03 18:40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铸造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铸造生产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铸造生产线。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金属的应用领域日益增强,在对其生产加工过程中,则需对其进行铸造处理,因而衍生出部分工艺铸造相关的设备,还有一部分需由人工手动进行相应操作,为提高其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因此需使用到相应的铸造生产线。

现今市场上的此类铸造生产线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1)现有的此类铸造生产线不便于对金属原液进行混合处理,导致其易出现凝结的现象,时常困扰着人们;

(2)现有的此类铸造生产线不便于对加工完毕的铸造物进行自动顶出处理,需由人工手动操作对其进行下料,大大增强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3)现有的此类铸造生产线不便于对铸造物进行输送,还需借助外部器械进输送处理,使用时有所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铸造生产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铸造生产线不便于对金属原液进行混合处理、不便于对加工完毕的铸造物进行自动顶出处理以及不便于对铸造物进行输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铸造生产线,包括基座、台体、上模体、下模体和控制面板,所述基座顶端的一侧固定有台体,且台体一侧的基座顶端设有送料机构,并且台体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下模体,所述下模体的顶端设有上模体,且上模体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浇注口,浇注口的底端延伸至下模体的内部,所述下模体一侧的台体顶端固定有l型承载框,且l型承载框顶部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蓄料斗,蓄料斗的底端延伸至l型承载框的外部,并且蓄料斗的底端设有浇注通槽,浇注通槽的顶端延伸至蓄料斗的内部,所述浇注通槽表面的一端安装有电磁阀,蓄料斗底部的两外侧壁上皆安装有风扇,所述蓄料斗内部的一端铰接有混合轴,且混合轴的两外侧壁上皆设有混合叶片,并且蓄料斗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注料口,注料口的顶端延伸至蓄料斗的外部,所述蓄料斗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转轴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延伸至蓄料斗的内部并与混合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台体表面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风扇、伺服电机以及电磁阀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台体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双轴电机,且双轴电机的两端皆通过联轴器安装有导轴,并且导轴远离双轴电机的一端皆固定有第二齿盘。

优选的,所述送料机构的内部依次设有缓冲板、承托框、第一连动臂、第二连动臂、推动臂以及气缸,所述台体一侧的基座顶端安装有气缸,且气缸远离台体一侧的基座顶端铰接有第二连动臂,并且第二连动臂一侧的外壁上铰接有推动臂,推动臂远离第二连动臂的一端与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缸上方的台体外壁上固定有缓冲板,且缓冲板远离台体的一侧设有承托框,承托框一侧的外壁与第二连动臂的顶端相铰接,并且承托框的底部铰接有第一连动臂,第一连动臂的底端与基座的顶端相铰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齿盘远离导轴一侧的台体底部皆铰接有第一齿盘,第一齿盘与第二齿盘相互啮合,且第一齿盘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螺旋柱,螺旋柱的顶端与台体的顶部相铰接。

优选的,所述螺旋柱表面的一端皆螺纹连接有螺旋帽,且相邻螺旋帽之间的台体内部固定有连接架,并且连接架顶端的两侧皆设有顶出杆,顶出杆的顶端延伸至下模体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智能铸造生产线不仅避免了铸造生产线使用时蓄料斗内部的金属原液出现凝结的现象,降低了铸造生产线使用时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铸造生产线使用时的便捷性;

(1)通过设置有伺服电机、转轴、混合轴以及混合叶片,通过操作控制面板控制伺服电机,使其由转轴带动混合轴在蓄料斗的内部高速旋转,并由混合轴带动混合叶片同步转动,以便由混合叶片对蓄料斗内部的金属原液进行混合处理,从而避免了铸造生产线使用时蓄料斗内部的金属原液出现凝结的现象;

(2)通过设置有连接架、顶出杆、螺旋帽、第一齿盘、导轴、双轴电机、第二齿盘以及螺旋柱,通过操作控制面板控制双轴电机,使其由导轴带动第二齿盘旋转,因第二齿盘与第一齿盘相互啮合,且第二齿盘的直径小于第一齿盘的直径,第一齿盘则会在台体的底部缓慢旋转,并带动螺旋柱同步旋转,螺旋帽则会在螺旋柱的表面上移,并经连接架带动顶出杆同步上移,以便将下模体内部加工完毕的铸造物自动顶出,从而降低了铸造生产线使用时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3)通过设置有缓冲板、承托框、第一连动臂、第二连动臂、推动臂以及气缸,通过将铸造物放置于缓冲板的顶部,铸造物则会滑行至承托框的内部,此时控制面板控制气缸,使其由推动臂对第二连动臂进行推动,第二连动臂以及第一连动臂与承托框之间的角度则会发生变化,并由两者带动承托框右侧转动,以便将铸造物输送至相应地点,从而提高了铸造生产线使用时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台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蓄料斗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送料机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台体;3、上模体;4、风扇;5、伺服电机;6、l型承载框;7、注料口;8、蓄料斗;9、电磁阀;10、浇注通槽;11、送料机构;1101、缓冲板;1102、承托框;1103、第一连动臂;1104、第二连动臂;1105、推动臂;1106、气缸;12、下模体;13、浇注口;14、控制面板;15、连接架;16、顶出杆;17、螺旋帽;18、第一齿盘;19、导轴;20、双轴电机;21、第二齿盘;22、螺旋柱;23、转轴;24、混合轴;25、混合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智能铸造生产线,包括基座1、台体2、上模体3、下模体12和控制面板14,基座1顶端的一侧固定有台体2,台体2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双轴电机20,该双轴电机20的型号可为mb02-75,双轴电机20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14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且双轴电机20的两端皆通过联轴器安装有导轴19,并且导轴19远离双轴电机20的一端皆固定有第二齿盘21,第二齿盘21远离导轴19一侧的台体2底部皆铰接有第一齿盘18,第一齿盘18与第二齿盘21相互啮合,且第一齿盘18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螺旋柱22,螺旋柱22的顶端与台体2的顶部相铰接,螺旋柱22表面的一端皆螺纹连接有螺旋帽17,且相邻螺旋帽17之间的台体2内部固定有连接架15,并且连接架15顶端的两侧皆设有顶出杆16,顶出杆16的顶端延伸至下模体12的内部,以便对下模体12内部的铸造物进行自动顶出;

且台体2一侧的基座1顶端设有送料机构11,送料机构11的内部依次设有缓冲板1101、承托框1102、第一连动臂1103、第二连动臂1104、推动臂1105以及气缸1106,台体2一侧的基座1顶端安装有气缸1106,该气缸1106的型号可为fest-01,气缸1106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14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且气缸1106远离台体2一侧的基座1顶端铰接有第二连动臂1104,并且第二连动臂1104一侧的外壁上铰接有推动臂1105,推动臂1105远离第二连动臂1104的一端与气缸1106的一端固定连接,气缸1106上方的台体2外壁上固定有缓冲板1101,且缓冲板1101远离台体2的一侧设有承托框1102,承托框1102一侧的外壁与第二连动臂1104的顶端相铰接,并且承托框1102的底部铰接有第一连动臂1103,第一连动臂1103的底端与基座1的顶端相铰接;

通过将铸造物放置于缓冲板1101的顶部,铸造物则会滑行至承托框1102的内部,此时控制面板14控制气缸1106,使其由推动臂1105对第二连动臂1104进行推动,第二连动臂1104以及第一连动臂1103与承托框1102之间的角度则会发生变化,并由两者带动承托框1102右侧转动,以便将铸造物输送至相应地点,提高铸造生产线使用时的便捷性;

并且台体2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下模体12,下模体12的顶端设有上模体3,且上模体3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浇注口13,浇注口13的底端延伸至下模体12的内部,下模体12一侧的台体2顶端固定有l型承载框6,且l型承载框6顶部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蓄料斗8,蓄料斗8的底端延伸至l型承载框6的外部,并且蓄料斗8的底端设有浇注通槽10,浇注通槽10的顶端延伸至蓄料斗8的内部,浇注通槽10表面的一端安装有电磁阀9,该电磁阀9的型号可为4v210-08,蓄料斗8底部的两外侧壁上皆安装有风扇4,该风扇4的型号可为y80-2,蓄料斗8内部的一端铰接有混合轴24,且混合轴24的两外侧壁上皆设有混合叶片25,并且蓄料斗8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注料口7,注料口7的顶端延伸至蓄料斗8的外部,蓄料斗8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伺服电机5,该伺服电机5的型号可为y112m-2,且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23,转轴23远离伺服电机5的一端延伸至蓄料斗8的内部并与混合轴24的一端固定连接,台体2表面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控制面板14,该控制面板14的型号可为gc-1,控制面板14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风扇4、伺服电机5以及电磁阀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当铸造生产线使用时,首先由注料口7将金属原液注入至蓄料斗8的内部,通过操作控制面板14控制伺服电机5,使其由转轴23带动混合轴24在蓄料斗8的内部高速旋转,并由混合轴24带动混合叶片25同步转动,以便由混合叶片25对蓄料斗8内部的金属原液进行混合处理,避免铸造生产线使用时蓄料斗8内部的金属原液出现凝结的现象,再通过操作控制面板14控制电磁阀9,使其对浇注通槽10进行开合处理,蓄料斗8内部的金属原液则会经浇注通槽10由浇注口13浇注至下模体12的内部,随后将浇注口13闭合并操作控制面板14控制风扇4,使其对下模体12进行风冷处理,之后通过操作控制面板14控制双轴电机20,使其由导轴19带动第二齿盘21旋转,因第二齿盘21与第一齿盘18相互啮合,且第二齿盘21的直径小于第一齿盘18的直径,第一齿盘18则会在台体2的底部缓慢旋转,并带动螺旋柱22同步旋转,螺旋帽17则会在螺旋柱22的表面上移,并经连接架15带动顶出杆16同步上移,以便将下模体12内部加工完毕的铸造物自动顶出,降低铸造生产线使用时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最后通过将铸造物放置于缓冲板1101的顶部,铸造物则会滑行至承托框1102的内部,此时控制面板14控制气缸1106,使其由推动臂1105对第二连动臂1104进行推动,第二连动臂1104以及第一连动臂1103与承托框1102之间的角度则会发生变化,并由两者带动承托框1102右侧转动,以便将铸造物输送至相应地点,提高铸造生产线使用时的便捷性,从而完成铸造生产线的使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