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除气箱的加热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8450发布日期:2019-11-08 23:40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除气箱的加热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熔体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除气箱的加热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对铝熔体净化的技术是将惰性气体源注入除气箱中铝液的底部,通过搅拌与铝液混合接触精炼,在惰性气体上浮过程中,将这些有害杂质去除。

如公告号为CN104818392A的专利,该专利提供了一种铝熔体净化精炼装置,它包括除气箱和主控制器,所述除气箱的底部设有惰性气体输入装置,除气箱的顶部设有抽真空装置,惰性气体输入装置和抽真空装置均与除气箱相通;所述惰性气体输入装置和抽真空装置均与主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除气箱的两侧分别开有铝液进口和铝液出口,铝液进口和铝液出口位于除气箱的底部;所述除气箱上的铝液进口端电连接有激光测距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与主控制器电连接。

传统的铝熔体净化精炼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使除气箱内的铝液一直保持熔融状态,除气箱内往往会增设有喷火嘴和加热板,喷火嘴将天然气转换为火焰并对除气箱内的加热板进行加热升温,加热板再将热量传递给除气箱内的铝液,进而使铝液一直保持熔融状态。传统的加热方式虽然原理简单,但是该方法很容易导致加热板因受热不均而开裂,进而破坏除气箱内部的真空,最终影响铝液的正常净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除气箱的加热机构,通过热辐射管、空气和导热管作为热量传递的媒介,使用高温空气达到为除气箱加热的目的,使除气箱内的受热均匀,降低了除气箱发生损坏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除气箱的加热机构,包括开设有第一进气口和出气口的炉体、设置在炉体内用于对炉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升温的热辐射管和用于对热辐射管进行加热升温的喷火嘴、设置于除气箱内用于对铝液进行加热升温的导热管、设置在出气口和导热管之间且与两者均连通的第一连接管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管上用于将热空气从炉体内抽至导热管内的第一抽气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火嘴喷出火焰并对热辐射管进行加热,热辐射管再散发热量使炉体内的空气加热升温变为高温空气,高温空气再通过第一抽气泵和第一连接管移动至导热管内部,通过使用高温空气达到为除气箱加热的目的,实现了让铝液能一直保持于熔融状态。相比于传统直接通过喷火嘴对加热板进行加热升温,该方法有效地降低了热量分布不均匀以及除气箱容易损坏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热管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管一端设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远离导热管一端与第一进气口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高温空气经过导热管后仍具有一定的温度,第二连接管的设置可把经过使用的空气重新注入到炉体内进行升温,相比于直接通过注入新空气来升温,该方案能有效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外壁上均套设有一层保温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层可以有效地降低高温空气在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内部运输过程中热量的损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炉体上还开设有用于补充空气的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上设有用于将外部空气抽至炉体内的第二抽气泵,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一进气口均位于炉体的同一侧壁上;所述第一进气口上转动连接有带有多片第一扇叶的第一扇体,所述第二进气口上转动连接有带有多片第二扇叶的第二扇体,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的扭转方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抽气泵启动后即可将外部的新空气抽至炉体内进行加热升温,进而对循环过程中损耗的空气进行补充。由于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的扭转方向相反,进而使进入炉体内的两股空气流向是相反的,流向相反的两股空气将会相互碰撞而结合到一起,进而使空气后续能更好地在炉体内进行受热升温,减少了空气加热升温的处理时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热辐射管沿其延伸方向呈弯曲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热辐射管与炉体内部空气的接触面积,让炉体内的空气能更快速高效的受热升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热管沿其延伸方向呈弯曲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导热管与铝液的接触面积,让除气箱内的铝液能更高效的受热并保持熔融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炉体侧壁上开设有与炉体内部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设有与热辐射管固定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多个螺栓,所述螺栓穿过安装板并与炉体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喷火嘴对热辐射管的喷火加热,热辐射管内壁上往往会沉积有较多的灰分,通过安装孔、安装板和螺栓的设置,使热辐射管与炉体可分离,方便了操作者后续对热辐射管的清理,同时安装板和热辐射管的拆装操作十分便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栓上固连有方便操作者旋转螺栓的耳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耳片为操作者旋转螺栓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施力部位,方便了操作者旋转螺栓来拆装安装板和热辐射管,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喷火嘴、热辐射管、第一连接管、第一抽气泵和导热管的设置,利用高温空气达到为除气箱加热的目的,使除气箱内部热量均匀的同时还降低了除气箱发生损坏的概率;

2.第二连接管的设置,可是使用过的高温空气重新进入炉体内进行加热升温,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3.安装孔、安装板和螺栓的设置,方便了操作者对热辐射管的拆装,也方便了后续操作者对热辐射管内灰分的清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炉体;2、第一进气口;3、出气口;4、热辐射管;5、喷火嘴;6、输送管;7、天然气罐;8、导热管;9、第一连接管;10、第一抽气泵;11、第二连接管;12、安装孔;13、安装板;14、螺栓;15、耳片;16、保温层;17、第二进气口;18、第二抽气泵;19、第一扇体;20、第一扇叶;21、第二扇体;22、第二扇叶;23、除气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一种用于除气箱的加热机构,包括内部中空的炉体1、开设在炉体1上且与炉体1内部连通的第一进气口2和出气口3、设置在炉体1内部的热辐射管4和用于对热辐射管4内壁进行加热升温的喷火嘴5,喷火嘴5远离热辐射管4一端连接有用于传输天然气的输送管6,输送管6远离喷火嘴5一端与天然气罐7连接。加热机构还包括安装于除气箱23内壁上的导热管8、设置在出气口3和导热管8之间的第一连接管9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管9上用于将热空气从炉体1内部抽至导热管8内部的第一抽气泵10,第一抽气泵10通过电线(图中未示出)与电源(图中未示出)连接,第一连接管9的两端分别与导热管8、出气口3连通。导热管8远离第一连接管9一端连接有与之连通的第二连接管11,第二连接管11远离导热管8一端与第一进气口2连通。喷火嘴5将天然气转化为火焰并对热辐射管4进行加热升温,热辐射管4上的热量将传递至炉体1内的空气中,进而使空气变为高温的热空气,热空气再通过第一连接管9和第一抽气泵10移动至导热管8内部,导热管8上的热量最终被传递至铝液上,进而使铝液能一直保持熔融状态,而经过导热管8的空气再经过第二连接管11重新回至炉体1内进行加热升温。

参照图1,炉体1的其中一侧壁上开设有截面呈矩形的安装孔12,该安装孔12与炉体1内部连通,安装孔12上设有一块截面同样呈矩形用于启闭安装孔12的安装板13,热辐射管4和喷火嘴5均安装于该安装板13上。安装板13的四个端角上均设有一个螺栓14,螺栓14穿过该安装板13并与炉体1的侧壁螺纹配合,且螺栓14的头部对称设有两个方便操作者旋转螺栓14的耳片15(如图2)。通过安装板13和螺栓14的设置,操作者即可十分方便地取下安装板13上的热辐射管4并对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灰分进行清理,有利于提高热辐射管4上热量的传递效率。

热辐射管4沿其延伸方向呈弯曲设置,热辐射管4的弯曲设置提高了热辐射管4与炉体1内部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使炉体1内的空气能更快速高效的受热升温。导热管8沿其延伸方向也同样呈弯曲设置,导热管8的弯曲设置提高了导热管8与铝液的接触面积,进而使除气箱23内的铝液能更高效的受热并保持熔融状态。

第一连接管9和第二连接管11的外壁上均固定套设有一层保温层16,保温层16的设置可大大减少热空气在传输过程中热量的消耗,节约了能源,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参照图1和图2,炉体1上开设有用于补充空气的第二进气口17,第二进气口17和第一进气口2均位于炉体1的同一侧壁上,且第二进气口17和第一进气口2之间的间距较短。第二进气口17上安装有将外部空气抽至炉体1内的第二抽气泵18,第二抽气泵18通过电线(图中未示出)与电源(图中未示出)连接。第二抽气泵18启动后即可将外部的新空气抽至炉体1内进行加热升温,从而实现对循环过程中损耗的空气进行补充。

参照图2,第一进气口2上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一扇体19,第一扇体19上固定设置有四个第一扇叶20,四个第一扇叶20绕第一扇体19的轴线均匀分布。第二进气口17上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扇体21,第二扇体21上固定设置有四个与第一扇叶20扭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扇叶22,四个第二扇叶22绕第二扇体21的轴线均匀分布。当第一进气口2和第二进气口17均进气时,两股气流会分别驱动第一扇叶20和第二扇叶22开始旋转,进而让两股空气的流向与第一扇叶20、第二扇叶22的转动方向相同,由于第一扇叶20和第二扇叶22的扭转反向相反,进而使两股空气的流向是相反的,即流向相反的两股空气将会相互碰撞而结合到一起,进而使空气后续能更好地在炉体1内进行受热升温。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喷火嘴5将天然气转化为火焰并对热辐射管4进行加热升温,热辐射管4上的热量将传递至炉体1内的空气中,进而使空气变为高温的热空气,热空气再通过第一连接管9和第一抽气泵10移动至导热管8内部,导热管8上的热量最终被传递至铝液上,进而使铝液能一直保持熔融状态,而经过导热管8的空气再经过第二连接管11重新回至炉体1内进行加热升温,如此往复循环的加热除气箱23内的铝液。与此同时,第二抽气泵18也将会将外部的新空气抽至炉体1内进行加热升温,从而实现对循环过程中损耗的空气进行补充。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