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面小孔淬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8422发布日期:2019-11-08 23:40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齿轮面小孔淬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淬火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齿轮面小孔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齿轮是指轮缘上有齿轮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如图4所示,常用的齿轮在中心孔与轮缘之间的齿轮体上设有小孔,用以降低齿轮本身的质量,从而降低齿轮在运转时的转动惯量,提高齿轮在工作时的平稳性,同时能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在此类齿轮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齿轮进行淬火处理,以增强齿轮的强度、韧性等性能。但是,目前的技术中,只对齿轮的轮缘处进行淬火处理,而不对小孔处进行淬火处理,容易导致齿轮质量不佳,降低齿轮的使用寿命;现有的齿轮淬火设备难以对齿轮的小孔进行淬火处理,淬火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轮面小孔淬火装置,利用淬火组件对齿轮工件上的小孔处进行淬火处理,可以改善齿轮工件的淬火效果,进而提高齿轮工件的生产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齿轮面小孔淬火装置,包括淬火池、支架、电气箱、固定组件和淬火组件,所述淬火池的中部设有中心圈和升降台,所述升降台设于所述中心圈的内部;所述支架设于所述淬火池的侧边,所述电气箱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固定组件设于所述电气箱与所述淬火池相对应的侧面上;所述淬火组件包括第一曲杆、第二曲杆、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一感应圈和导磁块,所述第一曲杆的结构与所述第二曲杆的结构相对称,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曲杆、所述第二曲杆相对应的一端,所述第一感应圈连接于所述第一曲杆与所述第二曲杆相对应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固定组件上;所述第一感应圈位于所述升降台的上方,所述导磁块套设于所述第一感应圈上。

优选地,所述淬火池内及所述中心圈内盛有冷却水,所述冷却水的液面高度低于所述中心圈的顶面高度。

优选地,所述升降台包括底座、立柱、第一轮柱、第二轮柱和第三轮柱,所述立柱垂直设于所述底座中央,所述第一轮柱、第二轮柱和第三轮柱依次设于所述立柱的上方,且所述第一轮柱、第二轮柱和第三轮柱的外径依次减小。

优选地,所述第一曲杆、第二曲杆、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一感应圈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曲杆与所述第二曲杆上设有多个固定扎带。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电气箱之间连接有第一线管,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电气箱之间连接有第二线管。

优选地,所述导磁块包括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所述第二柱体设于所述第一柱体的顶面,所述第一柱体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柱体的外径,所述第一柱体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感应圈的内径,所述第二柱体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感应圈的内径。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固定组件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固定组件为可拆卸式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齿轮面小孔淬火装置,淬火组件通过固定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电气箱上,利用淬火组件对齿轮工件上的小孔处进行淬火处理,可以改善齿轮工件的淬火效果,进而提高齿轮工件的生产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齿轮面小孔淬火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齿轮面小孔淬火装置的淬火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齿轮面小孔淬火装置的升降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齿轮面小孔淬火装置适用的齿轮工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结合参见图1、图2和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齿轮面小孔淬火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齿轮面小孔淬火装置的淬火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齿轮面小孔淬火装置适用的齿轮工件的俯视图。本实用新型的齿轮面小孔淬火装置适用的齿轮工件6具有轮缘61、中心孔62以及小孔6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齿轮面小孔淬火装置包括淬火池1、支架2、电气箱3、固定组件4和淬火组件5,淬火池1的中部设有中心圈11和升降台12,升降台12设于中心圈11的内部,升降台12上用于放置待淬火的齿轮工件6;淬火池1内及中心圈11内盛有冷却水13,冷却水13的液面高度低于中心圈11的顶面高度,用以在加热结束后对齿轮工件6进行冷却。支架2设于淬火池1的侧边,电气箱3固定在支架2上,固定组件4设于电气箱3与淬火池1相对应的侧面上,固定组件4用于将淬火组件5固定,淬火组件5用于对齿轮工件6的小孔63进行淬火处理。

请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齿轮面小孔淬火装置中的淬火组件5采用导电金属制成,淬火组件5包括第一曲杆51、第二曲杆52、第一连接部53、第二连接部54、第一感应圈55和导磁块56,第一曲杆51的结构与第二曲杆52的结构相对称,第一连接部53、第二连接部54分别设于第一曲杆51、第二曲杆52相对应的一端,第一感应圈55连接于第一曲杆51与第二曲杆52相对应的另一端,第一曲杆51、第二曲杆52、第一连接部53、第二连接部54、第一感应圈55为一体式结构;第一连接部53、第二连接部54连接于固定组件4上;优选地,第一连接部53与固定组件4为可拆卸式连接,第二连接部54与固定组件4为可拆卸式连接,方便安装、拆卸或检修;第一连接部53与电气箱3之间连接有第一线管71,第二连接部54与电气箱3之间连接有第二线管72,通过第一线管71与第二线管72对第一曲杆51及第二曲杆52进行通电。第一感应圈55位于升降台12的上方,导磁块56套设于第一感应圈55上。优选地,请参见图2,导磁块56包括第一柱体561和第二柱体562,第二柱体562设于第一柱体561的顶面,第一柱体561的外径大于第二柱体562的外径,第一柱体561的外径大于第一感应圈55的内径,第二柱体562的外径小于第一感应圈55的内径。使用时,将导磁块56倒置,使得第一柱体561处于第一感应圈55的上方,第二柱体562处于第一感应圈55的内部。

在对小孔63进行淬火处理时,将齿轮工件6置于升降台12上,将导磁块56套设于第一感应圈55上,调整升降台12的高度以及齿轮工件6的角度,使得第一感应圈55靠近小孔63,导磁块56的第二柱体562处于小孔63处但不与小孔63的内壁接触;电气箱3通电后,由于第一曲杆51、第二曲杆52、第一连接部53、第二连接部54、第一感应圈55以及导磁体56均为导电金属,第一曲杆51与第二曲杆52上也会通电,进而在第一感应圈55内产生磁场,处于磁场中的导磁块56会产生涡流,进而导磁块56发热,对小孔63处进行加热;加热完毕,控制升降台12下降,使得齿轮工件6浸入冷却水13中,对齿轮工件6进行冷却,如此即对小孔63完成一次淬火操作。

请参见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淬火效果好的齿轮淬火装置的升降台12的结构示意图,升降台12包括底座121、立柱122、第一轮柱123、第二轮柱124和第三轮柱125,立柱122垂直设于底座121中央,第一轮柱123、第二轮柱124和第三轮柱125依次设于立柱122的上方,且第一轮柱123、第二轮柱124和第三轮柱125的外径依次减小,可适用于放置不同尺寸的齿轮工件6。

优选地,第一曲杆51与第二曲杆52上设有多个固定扎带57,用于对第一曲杆51与第二曲杆52进行固定,防止第一曲杆51与第二曲杆52变形或散开,增加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齿轮面小孔淬火装置,淬火组件5通过固定组件4可拆卸地连接在电气箱3上,利用淬火组件5对齿轮工件6上的小孔63进行淬火处理,可以改善齿轮工件6的淬火效果,进而提高齿轮工件6的生产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