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框搭载式的镀膜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65716发布日期:2020-02-18 13:59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料框搭载式的镀膜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镀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料框搭载式的镀膜治具。



背景技术:

目前,真空镀膜产品形状多样,小型回转体零件四周镀膜应用越来越广泛。常见的镀膜治具只能对镀膜产品的单面进行镀膜,若需对镀膜产品的多面进行镀膜,需要暂停镀膜作业,将镀膜产品翻转后再安装到治具上。该种方式镀膜效率低,镀膜质量差(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料框搭载式的镀膜治具,通过料框的公转及料串的自转,带动回转体镀膜产品的自转,对回转体镀膜产品的圆周面进行均匀镀膜。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料框搭载式的镀膜治具,用于装载镀膜工件并对所述镀膜工件的外框边缘进行均匀镀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镀膜治具包括料框及布置在所述料框上的料串,所述料框的两侧对称布置有若干个凹槽,所述料串搭载在两侧的所述凹槽之中,所述料串的一端设有用于与驱动机构相连的自转对接部,所述自转对接部伸出于所述料框之外,所述料框上设有与镀膜行星机构相连的公转对接部。

所述料框上方设置有固定压条,所述固定压条盖设在所述凹槽上以实现所述料串在所述凹槽内的限位。

所述固定压条与所述料框通过锁紧装置构成锁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满足回转体镀膜产品的量产需求;料串不会因料框的公转而滑落;结合料框的公转及料串的自转,对回转体镀膜产品的圆周面进行均匀镀膜;扩展了镀膜行星机构伞架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料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料串与自转对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3所示,图中标记1-8分别表示为:料串1、自转对接部2、凹槽3、凹槽4、料框5、固定压条6、锁紧装置7、公转对接部8。

实施例:本实施例为一种料框搭载式的镀膜治具,通过料框5的公转及料串1的自转,对回转体镀膜产品的圆周面进行均匀镀膜。

如图1所示,该镀膜治具包括料框5及料串1。

其中,料串1间隔设置在料框5上,料串1用来装载作为镀膜工件的回转体镀膜产品,料框5用来搭载料串1。料框5上设有公转对接部8,将料框5连接至镀膜行星机构,使得料框5公转,从而对镀膜产品的单面进行均匀镀膜。

如图2所示,料框5的一侧间隔设有若干个凹槽3,另一侧对称设有若干个凹槽4。如图1所示,料串1搭载在对应的凹槽3及凹槽4之中,当料框5公转时,凹槽对料串1起到横向限位作用,防止料串1脱离料框5;另外,为后期料串1的自转提供转动空间。如图1及3所示,料串1的一端设有自转对接部2;如图1所示,自转对接部2伸出凹槽4外,用于与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对接,驱动机构驱动自转对接部2旋转,从而带动料串1旋转,进而使得回转体镀膜产品旋转,从而实现对回转体镀膜产品的圆周面均匀镀膜。

如图1及2所示,若干个凹槽3及凹槽4上均设有固定压条6,将料串1限位在凹槽内,以避免料串1除了自转以外发生不必要的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进而保证搭载在料串1上的回转体镀膜产品的成膜质量。如图1及3所示,料框5上设有锁紧装置7,通过锁紧装置7可将固定压条6固定在料框5上,进一步确保料串1始终位于凹槽内。

本实施例的实施步骤:

1)将镀膜产品装载在料串1上;

2)将料串1搭载在对应的凹槽3与凹槽4之中;

3)若干个料串1放置就位后,安装固定压条6,并锁紧锁紧装置7;

4)通过公转对接部8将料框5与镀膜行星机构对接;

5)将自转对接部2与驱动机构对接;

6)对接完成后开始镀膜。

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

如图1所示,料串1的数量为八根,满足量产需求。料串1的数量依据实际使用情况自行调整。

固定压条6与料框5之间采用可拆卸的结构形式。

料串1可以如凹槽的连线方向一样呈竖直布置,也可以以倾斜状态布置。

虽然以上实施例已经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构思和实施例做了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没有脱离权利要求限定范围的前提条件下,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进和变换故在此不一一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