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义齿加工制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5022发布日期:2020-02-14 15:31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义齿加工制作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义齿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义齿加工制作台。



背景技术:

义齿就是人们常说的“假牙”。义齿的意思就是指为人类“尽义务”的牙齿,医学上是对上、下颌牙部分或全部牙齿缺失后制作的修复体总成。

由于不同人的牙齿状况不同,义齿在制作时无法通过机械装置批量直接生产,义齿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修整或研磨,而此工序一般都是在义齿加工制作台上进行,现有的制作台即为传统的桌板,再将一些工具放置在桌板上对义齿进行研磨或修整,尚未存在一种专门用于义齿加工的制作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义齿加工制作台,能够方便义齿加工时的研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义齿加工制作台,包括底板以及转动设置在底板上底盘,所述底板通过支脚进行支撑,所述底盘上开设有若干供待加工义齿放置的存放槽,所述底盘的中心位置处转动设置有研磨辊,研磨辊呈竖直设置且连接有带动研磨辊进行旋转的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固设在底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底板上设置转动电机,转动电机带动研磨辊进行旋转,待加工的义齿放置在底盘的存放槽内,在需要进行研磨时只需要将义齿从存放槽内取出并在研磨辊进行研磨就可以对义齿进行打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盘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供研磨辊穿过的穿孔,所述底盘于穿孔处向下延伸形成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有第一缩径环和第二缩径环,所述第一缩径环和第二缩径环之间形成有转动槽,所述转动电机的电机轴上沿径向外凸形成有可在转动槽内转动的径向凸块,所述第二缩径环上开设有供径向凸块通过的第一通口,所述第二缩径环上设置有向远离第一缩径环一侧延伸的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正常使用时,转动电机电机轴上的径向凸块在转动槽内旋转,当需要将底盘进行转动时,可以抬升底盘使径向凸块对准第一通口随后向下穿过第一通口,此时转动电机旋转时,径向凸块与挡块相抵从而带动底盘进行转动,能够方便底盘上不同位置义齿的取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径向凸块与挡块相抵时,所述底盘和研磨辊的上端面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得底盘上端面和研磨辊的上端面平齐,在转动底盘时,能够避免人手或其余工具误碰研磨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三个支撑气缸,所有所述支撑气缸沿底盘的周向等间距设置,且支撑气缸的活塞杆与底盘相抵从而带动底盘进行升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气缸对底盘进行支撑,降低正常使用时底盘施加给径向凸块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座于第二缩径环远离第一缩径环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三缩径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缩径环的设置,能够方便径向拨快与挡块相抵从而带动底盘进行旋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缩径环上开设有供径向拨快通过的第二通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通口的开设,能够方便一开始径向拨快通过第二通口,再通过第一通口进入转动槽内,从而完成底盘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通口与第二通口以安装座周向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第一通口和第二通口以安装座周向间隔设置,能够使径向凸块从转动槽经过第一通口移出时不会直接通过第二通口移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盘的周沿设置有向底板一侧设置的定位凸环,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供定位凸环卡入的定位环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凸环和定位环座的设计,在使用时定位凸环能够插入定位环座内部,从而增强底盘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研磨辊底部设置有十字凸起,所述转动电机的电机轴上开设有供十字凸起定位的十字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转动电机更好地带动研磨辊进行同步转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底板上设置转动电机,转动电机带动研磨辊进行旋转,待加工的义齿放置在底盘的存放槽内,在需要进行研磨时只需要将义齿从存放槽内取出并在研磨辊进行研磨就可以对义齿进行打磨;

2.通过设置第一缩径环、第二缩径环和第三缩径环,同时在第二缩径环上开设第一通口,在第三缩径环上开设第二通口,当径向挡块位于第一缩径环和第二缩径环之间时,转动电机带动研磨辊转动,底盘不会受到转动电机的影响,当需要对底盘进行转动时,只需要使径向凸块移出转动槽,并与挡块相抵后,转动电机就能够带动转盘转动从而方便存放槽内待加工义齿的拿取。

附图说明

图1为制作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制作台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底盘于第一通口和第二通口位置的剖视结构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1、底板;11、支脚;12、定位环座;2、底盘;21、存放槽;22、穿孔;23、安装座;231、第一缩径环;232、第二缩径环;233、第三缩径环;234、第一通口;235、第二通口;236、转动槽;237、挡位槽;238、挡位块;24、定位凸环;3、研磨辊;31、十字缺口;4、转动电机;41、十字凸起;42、径向凸块;5、支撑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义齿加工制作台,包括底板1以及转动设置在底板1上的底盘2,其中底板1的四边角处具有对底板1进行支撑的支脚11。

参照图1和图2,底盘2转动设置在底板1上方,底盘2上端面沿周向阵列排布开设有多个供待加工义齿放置的存放槽21,且底盘2的中心位置处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研磨辊3,底板1的底部固设有转动电机4,转动电机4的电机轴向上穿过底板1与研磨辊3相连从而带动研磨辊3进行转动。

参照图2和图3,研磨辊3与电机轴相连的一端开设有十字缺口31,电机轴上设置插入十字缺口31内以实现定位的十字凸起41。

参照图4和图5,底盘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供研磨辊3和电机轴穿过的穿孔22,底盘2于穿孔22处向下延伸形成有安装座23,安装座23位环形结构,且安装座23沿其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缩径环231、第二缩径环232和第三缩径环233,第一缩径环231与第二缩径环232之间形成转动槽236,第二缩径环232与第三缩径环233之间形成有挡位槽237,挡位槽237内还设置有挡块,转动电机4的电机轴上设置沿径向外凸形成有可在转动槽236或挡位槽237内转动的径向凸块42,当径向凸块42位于挡位槽237内时,底盘2的上端面与研磨辊3的上端面平齐。

第二缩径环232上开设有供径向凸块42通过的第一通口234,第三缩径环233上开设有供径向凸块42通过的第二通口235,第一通口234和第二通口235以安装座23周向间隔设置,且两者之间的间隔恰好为180°。

结合图1,底板1上设置有以底盘2周向等间距分布的四个支撑气缸5,支撑气缸5固设在底板1上且支撑气缸5的活塞杆向上穿过底板1与底盘2相抵,当径向凸块42位于转动槽236内部时,支撑气缸5的活塞杆对底盘2进行支撑,避免底盘2对径向凸块42挤压造成磨损。

参照图2,底盘2底部的周沿位置设置有向底板1一侧设置的定位凸环24,底板1上设置有供定位凸环24卡入的定位环座12。

使用方法:

在安装时,可以使底盘2的定位凸环24对准定位环座12,径向凸块42依次穿过第二通口235和第一通口234进入转动槽236内,此时支撑气缸5的活塞杆处于伸出状态,能够对底盘2进行支撑,转动电机4转动带动研磨辊3进行转动从而方便对义齿进行研磨;

在需要对底盘2进行转动从而方便其存放槽21内待加工义齿进行拿取时,转动电机4缓慢转动至径向凸块42与第一通口234对准,支撑气缸5的活塞杆继续向外伸出将底盘2顶起,从而使得径向凸块42进入挡位槽237内,随后转动电机4继续转动至径向凸块42与挡块相抵并带动转盘进行转动,使得加工人员方便依次对存放槽21内的待加工义齿进行拿取,随后转动电机4反向转动至径向凸块42与第一通口234重新对准,支撑气缸5的活塞杆收回,底盘2在重力的作用下缓缓下降,至径向凸块42重新进入转动槽236内,随后转动电机4转动带动研磨辊3转动进行义齿的研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