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件毛边整理贴标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621563发布日期:2021-01-12 10:32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铸件毛边整理贴标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压铸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铸件毛边整理贴标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压铸是指将熔融合金在高压、高速条件下填充模具型腔,并在高压下冷却成型的铸造方法,是铸造工艺中应用最广、发展速度最快的金属热加工成形工艺方法之一。铝合金压铸成形的部件,具有接近产品设计的形状与净尺寸、良好的外观和内部质量能够满足设计强度的要求等特点,近年来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汽车、摩托车、通信、建筑器材等部件的产品成形上。

压铸件成形出模后,其表面常常会产生毛边,部分对外形尺寸或者外形光滑度有要求的构件产品,需要经过毛边整理的加工步骤去除构件表面毛边。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971412u的一种金属压铸件去毛边装置,所述去毛边装置设置有座板,所述座板的中心设置有物料放置台,所述物料放置台上设置有多个插孔,所述物料放置台上设置有物料放置板,所述物料放置板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插销,所述插销插入到所述插孔中,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设置有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定位滑块,所述定位滑块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升降滑块,所述定位滑块上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升降滑块上设置有去毛边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将金属压铸件放置到物料放置板上,然后通过定位板将金属压住,再通过去毛边压板将金属压铸件上的毛边压掉即可。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1.毛边整理和贴标需要不同的设备,存在工序等待,难以一体化加工;2.铸件输送效率低,铸件定位困难;3.贴胶不牢固;4.标签裁切断口精度差;5.工件需要严格定位,毛边整理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毛边整理和贴标需要不同的设备,存在工序等待,难以一体化加工的问题,提出一种自动化加工,多工序高效衔接,加工效率高的压铸件毛边整理贴标加工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为本发明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压铸件毛边整理贴标加工设备,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铸件上料装置、铸件搬运机械手、翻转装置、毛边整理装置、回转输送治具、涂胶装置、贴标装置、下料搬运装置和收集装置;毛边整理装置位于上料装置的侧方,所述的铸件搬运机械手包括第一搬运机构和第二搬运机构,第一搬运机构衔接铸件上料装置与翻转装置,翻转装置位于毛边整理装置上方;第二搬运机构衔接毛边整理装置和回转输送治具;所述的回转输送治具上设置三个工位,进料端部为上料工位,回转输送治具的中部为涂胶工位和贴标下料工位,所述的涂胶装置对应涂胶工位,所述的贴标装置对应贴标下料工位;收集装置位于回转输送治具的侧方,下料搬运装置衔接回转输送治具和收集装置;

所述的铸件上料装置用于储存未加工的铸件,铸件搬运机械手实现铸件的搬运,翻转装置用于实现铸件的翻转,毛边整理装置用于对铸件进行毛边整理操作,回转输送治具用于将铸件进行定位,并实现铸件的运输;涂胶装置用于在铸件表面进行涂胶,贴标装置用于将胶纸移贴在铸件上;下料搬运装置用于将铸件搬运至收集装置实现下料。

作为优选,所述的铸件上料装置包括转盘、分度器、载具、夹具、折板、第一移动模组和顶杆;转盘安装在分度器的输出端,分度器固定在机架上,分度器通过步进电机进行驱动;转盘均匀设置有四个工位,载具设置在四个工位上,转盘上设置有挡板,转盘的边缘设置有缺口;所述的载具包括上底板、下底板和多个连接板,连接板两端连接上底板和下底板,载具的内部形成一个恰好容纳铸件的空腔;夹具连接在转盘上,每个工位处设置有两个夹具,载具靠在挡板侧方,夹具将载具的下底板夹紧固定在转盘上;所述的第一移动模组通过折板竖直固定在机架上,顶杆安装在第一移动模组的移动端,顶杆对应载具的内部空腔;机架上还设置有对位传感器,对位传感器对应转盘的下方,用于检测转盘每次转动的角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搬运机构和第二搬运机构相垂直设置,搬运机构包括底架、移动气缸、滑移板、下压气缸、下压板、夹取气缸和内夹爪;移动气缸水平安装在底架上,滑移板通过滑轨移动连接在底架上,移动气缸的伸缩端与滑移板相连接;下压气缸竖直安装在滑移板上,下压板安装在下压气缸的伸缩端,所述的下压板中部设置有矩形通孔,下压板的边缘设置有弧形缺口,弧形缺口对应铸件的凸起部位;夹取气缸固定在下压板上,内夹爪分别安装在夹取气缸的两移动端,所述的内夹爪上设置有弧面,内夹爪通过矩形通孔中,两个内夹爪对应铸件上的圆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翻转装置包括第二移动模组、夹转复合气缸和夹爪;第二移动模组竖直固定在机架上,夹转复合气缸水平安装在第二移动模组的移动部,所述的夹转复合气缸上设置有两个移动部,夹爪分别安装在这两个移动部上,夹转复合气缸既可以实现夹取,又可以实现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毛边整理装置包括进给组件、铣刀组件、升降组件和夹紧组件;进给组件安装在机架上,进给组件上设置有两个相对的移动部,铣刀组件设置有对称的两组,铣刀组件安装在进给组件的移动部;升降组件连接在机架上,夹紧组件安装在升降组件的伸缩端,夹紧组件对应两个铣刀组件中间。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给组件包括步进电机、同步带、双向丝杠、丝杠滑块和底座;步进电机固定在底座上,双向丝杠铰接在底座上,同步带分别连接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和双向丝杠的转轴,进行动力传递;所述的丝杠滑块螺旋配合在双向丝杠的两端,双向丝杠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的铣刀组件包括底板和卧式铣刀,卧式铣刀固定在底板上,两侧的卧式铣刀处于同一轴线上,底板通过滑轨移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的升降组件包括中间板、升降电机、升降架和升降丝杠;升降电机安装在升降架上,升降丝杠铰接在升降架上,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与升降丝杠主轴通过皮带传动,升降丝杠通过丝杠螺母与中间板相连接,所述的中间板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的夹紧组件包括安装槽座、固定夹块、活动夹块、驱动板和驱动气缸;安装槽座固定设置在升降架上,固定夹块设置在安装槽座上,活动夹块通过滑轨移动连接在安装槽座上,活动夹块与固定夹块相对应;固定夹块和活动夹块的边缘处设置有缺口,活动夹块的侧端面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的安装槽座上设置有沉孔,沉孔中设置有弹簧,弹簧位于固定夹块和活动夹块之间,弹簧上端对应铸件的端部;活动夹块的端部设置有滚珠,所述的驱动板设置有通槽,通槽的形状为折形,所述的滚珠匹配在通槽中;所述的驱动板移动配合在安装槽座中,驱动板与驱动气缸的伸缩端相连接,驱动气缸固定在安装槽座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回转输送治具包括转轴板、辊子、减速电机、传动带、铸件治具、侧挡组件、定位组件和托板;所述的辊子铰接在转轴板上,转轴板固定设置,传动带缠绕在两个辊子上;所述的减速电机固定在转轴板上,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一个辊子相连接;所述的铸件治具均匀固定在传动带上,所述的托板位于铸件治具的下方,托板上还设置有滚轮与铸件治具下端面相接触;铸件治具处对应有上料工位、涂胶工位和贴胶下料工位,上述的三个工位处设置所述的侧挡组件和定位组件,侧挡组件和定位组件分别位于铸件治具的两侧;所述的铸件治具包括底层板、面板、中心柱和挡块;底层板的两侧方设置有连接块与传动带相连接,面板安装在底层板上,所述的中心柱设置在面板的中心,中心柱的外径与铸件中的圆孔直径相匹配,中心柱的中心部位铣有缺槽;挡块安装在面板上,挡块对应铸件的端面,面板的四个边角设置有倒角,面板的一侧方设置有v形槽;所述的侧挡组件包括折板和滑轮,滑轮铰接在折板上,折板固定在机架上,滑轮的边缘对应面板侧边;所述的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气缸、滑移座和定位块;滑移座固定连接在机架上,定位气缸安装在滑移座中,定位块移动连接在滑移座中,定位块与定位气缸的伸缩端相连接,定位块的端部设置有v形凸部。

作为优选,所述的涂胶装置包括立柱、第一移动滑台、过渡板、第一升降气缸、打磨轮、第二升降气缸、取胶气缸、取胶块和胶池;第一移动滑台通过立柱安装在机架上,过渡板安装在第一移动滑台的运动端,第一升降气缸和第二升降气缸竖直安装在过渡板上,所述的打磨轮安装在第一升降气缸的伸缩端,打磨轮通过电机带动;取胶气缸安装在第二升降气缸的移动部,取胶块安装在取胶气缸的伸缩端,取胶块的下端面为矩形,胶池固定在机架上,胶池位于第一移动滑台的下方,胶池与取胶块相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的贴标装置包括底盘、标签卷盘、标签上料轮、限位座、导架、裁切气缸、裁切组件、送标签组件和移贴组件;所述的底盘固定在机架上,标签卷盘连接在底盘上,标签卷盘中用于放置标签卷纸,底盘上还设置有多个导向轮和张紧轮,所述的标签上料轮为相互接触的一对摩擦轮,标签上料轮通过上料电机进行驱动;导架固定在底盘上,限位座中设置有两个矩形凸块,两个矩形凸块的宽度与标签的宽度相匹配;所述的裁切气缸安装在导架上方,裁切组件移动配合在导架中,裁切组件与导架相对应;送标签组件与裁切组件相衔接,移贴组件与送标签组件相衔接;所述的裁切组件包括升降板、第一槽块、第二槽块、第一按压块、第二按压块和切刀;所述的第一按压块移动配合在第一槽块中,第一按压块的上端设置有弹簧,该弹簧上端与升降板相抵,第一按压块固定在升降板底面;所述的切刀安装在第一槽块的下方;所述的第二按压块移动配合在第二槽块中,第二槽块固定在升降板底面,第二按压块与升降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的第二按压块对应限位座的上端,所述的第一按压块对应送标签组件;所述的送标签组件包括伸缩气缸和吸气板,吸气板安装在伸缩气缸的伸缩端,吸气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吸气孔,吸气孔用于吸附住裁切好的标签;所述的移贴组件包括第二移动滑台、竖直气缸和吸盘;竖直气缸安装在第二移动滑台的伸缩端,吸盘通过连接板安装在竖直气缸的伸缩端。

一种压铸件毛边整理贴标方法,依次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加工:

s1铸件上料:铸件上料装置将铸件从上方顶出,通过第一搬运机构进行搬运,搬运到翻转装置处,实现上料;

s2铸件夹紧:翻转装置先将铸件翻转成竖直,而后将铸件下降,由夹紧组件将铸件夹住;

s3毛边整理:卧式铣刀转动起来,同时进给组件调整两把卧式铣刀的距离,使两把卧式铣刀的距离小于铸件的厚度;然后升降组件带动夹紧组件上升,铸件上端面两侧棱角与卧式铣刀接触,去除毛边,随着高度的上升,铸件逐渐向下受迫摆动,完成铸件端面的毛边整理;

s4涂胶贴标:第二搬运机构将铸件搬运到回转输送治具进行流转,首先由涂胶装置进行铸件表面的涂胶;而后贴标装置将标签移贴到铸件上;

s5下料:下料搬运装置将加工好的铸件从回转输送治具中搬运到收集装置中实现收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压铸件毛边整理贴标加工设备及其工作方法的优点是:

1.毛边整理装置通过将铸件竖直进行加工,相比平放的姿态,可以同时对两端的棱角进行加工,提高加工的速度;采用铣刀固定,铸件运动的方式,不需要铣刀的路径严格沿铸件边缘运动,控制简单;采用铸件摆动的方式进行毛边整理,只需要将铸件上移即可,提高毛边整理的效率,并且适应不同边缘的铸件加工,具有自适应性;铸件的夹紧通过驱动板完成,通过驱动板间接传动,利用折形的通槽的自锁性,在毛边整理过程中保持将铸件夹紧,提高气动元件的寿命。

2.回转输送治具通过铸件治具连接在传动带上,提高了输送的效率,又通过托板提高铸件治具的刚度,提高加工的精度,在加工时,通过定位组件和侧挡组件对治具进行定位,提高位置精度;铸件治具上设置中心柱和挡块实现定位,定位方式简单可靠,又能方便上下料。

3.涂胶装置通过在贴胶之前先打磨的操作,提高表面的粗糙程度,便于涂胶,提高胶水的粘粘强度。

4.贴标装置在裁切时在两端通过按压块压住,压住后从中间进行裁切,保证裁切的可靠性和断面的平直度,提高裁切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压铸件毛边整理贴标加工设备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铸件上料装置的爆炸结构图。

图3为铸件搬运机械手的爆炸结构图。

图4为翻转装置的爆炸结构图。

图5为毛边整理装置的爆炸结构图。

图6为回转输送治具的爆炸结构图。

图7为铸件治具、侧挡组件、定位组件的结构图。

图8为涂胶装置的爆炸结构图。

图9为贴标装置的爆炸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工作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压铸件毛边整理贴标加工设备,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铸件上料装置1、铸件搬运机械手2、翻转装置3、毛边整理装置4、回转输送治具5、涂胶装置6、贴标装置7、下料搬运装置8和收集装置9;毛边整理装置4位于上料装置1的侧方,所述的铸件搬运机械手2上包括第一搬运机构201和第二搬运机构202,第一搬运机构201衔接铸件上料装置1与翻转装置3,翻转装置3位于毛边整理装置4上方;第二搬运机构202衔接毛边整理装置4和回转输送治具5;所述的回转输送治具5上设置三个工位,进料端部为上料工位,回转输送治具5的中部为涂胶工位和贴标下料工位,所述的涂胶装置6对应涂胶工位,所述的贴标装置7对应贴标下料工位;收集装置9位于回转输送治具5的侧方,下料搬运装置8衔接回转输送治具5和收集装置9。

所述的铸件上料装置1用于储存未加工的铸件,铸件搬运机械手2实现铸件的搬运,翻转装置3用于实现铸件的翻转,毛边整理装置4用于对铸件进行毛边整理操作,回转输送治具5用于将铸件进行定位,并实现铸件的运输;涂胶装置6用于在铸件表面进行涂胶,贴标装置7用于将胶纸移贴在铸件上;下料搬运装置8用于将铸件搬运至收集装置9实现下料。

如图2所示,所述的铸件上料装置1包括转盘11、分度器12、载具13、夹具14、折板15、第一移动模组16和顶杆17;转盘11安装在分度器12的输出端,分度器12固定在机架上,分度器12通过步进电机进行驱动;转盘11均匀设置有四个工位,载具13设置在四个工位上,转盘11上设置有挡板111,转盘11的边缘设置有缺口112;所述的载具13包括上底板、下底板和多个连接板,连接板两端连接上底板和下底板,载具13的内部形成一个恰好容纳铸件的空腔;夹具14连接在转盘11上,每个工位处设置有两个夹具14,载具13靠在挡板111侧方,夹具14将载具13的下底板夹紧固定在转盘11上;所述的第一移动模组16通过折板15竖直固定在机架上,顶杆17安装在第一移动模组16的移动端,顶杆17对应载具13的内部空腔;机架上还设置有对位传感器18,对位传感器18对应转盘11的下方,用于检测转盘11每次转动的角度。

如图3所示,所述的第一搬运机构201和第二搬运机构202相垂直设置,搬运机构包括底架20、移动气缸21、滑移板22、下压气缸23、下压板24、夹取气缸25和内夹爪26;移动气缸21水平安装在底架20上,滑移板22通过滑轨移动连接在底架20上,移动气缸21的伸缩端与滑移板22相连接;下压气缸23竖直安装在滑移板22上,下压板24安装在下压气缸23的伸缩端,所述的下压板24中部设置有矩形通孔241,下压板24的边缘设置有弧形缺口242,弧形缺口242对应铸件的凸起部位;夹取气缸25固定在下压板24上,内夹爪26分别安装在夹取气缸25的两移动端,所述的内夹爪26上设置有弧面,内夹爪26通过矩形通孔241中,两个内夹爪26对应铸件上的圆孔。

如图4所示,所述的翻转装置3包括第二移动模组31、夹转复合气缸32和夹爪33;第二移动模组31竖直固定在机架上,夹转复合气缸32水平安装在第二移动模组31的移动部,所述的夹转复合气缸32上设置有两个移动部,夹爪33分别安装在这两个移动部上,夹转复合气缸32既可以实现夹取,又可以实现转动。

如图5所示,所述的毛边整理装置4包括进给组件41、铣刀组件42、升降组件43和夹紧组件44;进给组件41安装在机架上,进给组件41上设置有两个相对的移动部,铣刀组件42设置有对称的两组,铣刀组件42安装在进给组件41的移动部;升降组件43连接在机架上,夹紧组件44安装在升降组件43的伸缩端,夹紧组件44对应两个铣刀组件42中间。

所述的进给组件41包括步进电机411、同步带412、双向丝杠413、丝杠滑块414和底座415;步进电机411固定在底座415上,双向丝杠413铰接在底座415上,同步带412分别连接步进电机411的输出轴和双向丝杠413的转轴,进行动力传递;所述的丝杠滑块414螺旋配合在双向丝杠413的两端,双向丝杠413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的铣刀组件42包括底板421和卧式铣刀422,卧式铣刀422固定在底板421上,两侧的卧式铣刀422处于同一轴线上,底板421通过滑轨移动连接在底座415上。

所述的升降组件43包括中间板431、升降电机432、升降架433和升降丝杠434;升降电机432安装在升降架433上,升降丝杠434铰接在升降架433上,升降电机432的输出轴与升降丝杠434主轴通过皮带传动,升降丝杠434通过丝杠螺母与中间板431相连接,所述的中间板431与机架固定连接。

所述的夹紧组件44包括安装槽座441、固定夹块442、活动夹块443、驱动板444和驱动气缸445;安装槽座441固定设置在升降架433上,固定夹块442设置在安装槽座441上,活动夹块443通过滑轨移动连接在安装槽座441上,活动夹块443与固定夹块442相对应;固定夹块442和活动夹块443的边缘处设置有缺口446,活动夹块443的侧端面设置有定位柱447;所述的安装槽座441上设置有沉孔,沉孔中设置有弹簧,弹簧位于固定夹块442和活动夹块443之间,弹簧上端对应铸件的端部;活动夹块443的端部设置有滚珠448,所述的驱动板444设置有通槽4441,通槽4441的形状为折形,所述的滚珠448匹配在通槽4441中;所述的驱动板444移动配合在安装槽座441中,驱动板444与驱动气缸445的伸缩端相连接,驱动气缸445固定在安装槽座441上。

所述的毛边整理装置4在工作时,铸件夹到指定位置,成竖立状态,驱动气缸445带动驱动板444上升,驱动活动夹块443向驱动板444靠近,将铸件夹住,铸件的下端通过弹簧向上抬起;铸件的上端通过侧面的凸柱在缺口446中限位,保持铸件可绕定位柱447向下摆动;而后卧式铣刀422转动起来,同时进给组件41调整两把卧式铣刀422的距离,使两把卧式铣刀422的距离小于铸件的厚度;然后升降组件43带动夹紧组件44上升,铸件上端面两侧棱角与卧式铣刀422接触,去除毛边,随着高度的上升,铸件逐渐向下受迫摆动,完成铸件上端面的毛边整理。

毛边整理装置4解决了需要严格定位,毛边整理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将铸件竖直进行加工,相比平放的姿态,可以同时对两端的棱角进行加工,提高加工的速度;采用铣刀固定,铸件运动的方式,不需要铣刀的路径严格沿铸件边缘运动,控制简单;采用铸件摆动的方式进行毛边整理,只需要将铸件上移即可,提高毛边整理的效率,并且适应不同边缘的铸件加工,具有自适应性;铸件的夹紧通过驱动板444完成,通过驱动板444间接传动,利用折形的通槽4441的自锁性,在毛边整理过程中保持将铸件夹紧,提高气动元件的寿命。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的回转输送治具5包括转轴板51、辊子52、减速电机53、传动带54、铸件治具55、侧挡组件56、定位组件57和托板58;所述的辊子52铰接在转轴板51上,转轴板51固定设置,传动带54缠绕在两个辊子52上;所述的减速电机53固定在转轴板51上,减速电机53的输出轴与一个辊子52相连接,进行传动;所述的铸件治具55均匀固定在传动带54上,所述的托板58位于铸件治具55的下方,托板58上还设置有滚轮与铸件治具55下端面相接触;铸件治具55处对应有上料工位501、涂胶工位502和贴胶下料工位503,上述的三个工位处设置所述的侧挡组件56和定位组件57,侧挡组件56和定位组件57分别位于铸件治具55的两侧。

所述的铸件治具55包括底层板551、面板552、中心柱553和挡块554;底层板551的两侧方设置有连接块556与传动带54相连接,面板552安装在底层板551上,所述的中心柱553设置在面板552的中心,中心柱553的外径与铸件中的圆孔直径相匹配,中心柱553的中心部位铣有缺槽,使得边缘部分有弹性;挡块554安装在面板552上,挡块554对应铸件的端面,面板552的四个边角设置有倒角,面板552的一侧方设置有v形槽555。

所述的侧挡组件56包括折板561和滑轮562,滑轮562铰接在折板561上,折板561固定在机架上,滑轮562的边缘对应面板552侧边。

所述的定位组件57包括定位气缸571、滑移座572和定位块573;滑移座572固定连接在机架上,定位气缸571安装在滑移座572中,定位块573移动连接在滑移座572中,定位块573与定位气缸571的伸缩端相连接,定位块573的端部设置有v形凸部。

所述的回转输送治具5在工作时,减速电机53带动传动带54运动起来,使铸件治具55在各个工位之间流转起来,在上料工位,铸件被放置在铸件治具55的面板552上,由中心柱553和挡块554实现定位;在工位加工时,定位气缸571带动定位块573伸出,将面板552进行定位和夹紧。

回转输送治具5解决了铸件输送效率低,铸件定位困难的问题;通过铸件治具55连接在传动带上,提高了输送的效率,又通过托板58提高铸件治具55的刚度,提高加工的精度,在加工时,通过定位组件57和侧挡组件56对治具进行定位,提高位置精度;铸件治具55上设置中心柱553和挡块554实现定位,定位方式简单可靠,又能方便上下料。

如图8所示,所述的涂胶装置6包括立柱61、第一移动滑台62、过渡板63、第一升降气缸64、打磨轮65、第二升降气缸66、取胶气缸67、取胶块68和胶池69;第一移动滑台62通过立柱61安装在机架上,过渡板63安装在第一移动滑台62的运动端,第一升降气缸64和第二升降气缸66竖直安装在过渡板63上,所述的打磨轮65安装在第一升降气缸64的伸缩端,打磨轮65通过电机带动;取胶气缸67安装在第二升降气缸66的移动部,取胶块68安装在取胶气缸67的伸缩端,取胶块68的下端面为矩形,胶池69固定在机架上,胶池69位于第一移动滑台62的下方,胶池69与取胶块68相对应。

所述的涂胶装置6在工作时,首先在第一移动滑台62和第一升降气缸64的作用下,使打磨轮65靠近铸件的粘贴部位,打磨轮65转动用于对粘贴的部位进行打磨;而后在第一移动滑台62和第二升降气缸66的作用下,带动取胶块68到达胶池69处,进行取胶,而后到达铸件的粘贴部位,取胶气缸67带动取胶块68下降,实现粘胶操作。

涂胶装置6解决了贴胶不牢固的问题,通过在贴胶之前先打磨的操作,提高表面的粗糙程度,便于涂胶,提高胶水的粘粘强度。

如图9所示,所述的贴标装置7包括底盘71、标签卷盘72、标签上料轮73、限位座74、导架75、裁切气缸76、裁切组件77、送标签组件78和移贴组件79;所述的底盘71固定在机架上,标签卷盘72连接在底盘71上,标签卷盘72中用于放置标签卷纸,底盘71上还设置有多个导向轮和张紧轮,所述的标签上料轮73为相互接触的一对摩擦轮,标签上料轮73通过上料电机79进行驱动;导架75固定在底盘71上,限位座74中设置有两个矩形凸块,两个矩形凸块的宽度与标签的宽度相匹配;所述的裁切气缸76安装在导架75上方,裁切组件77移动配合在导架75中,裁切组件77与导架75相对应;送标签组件78与裁切组件77相衔接,移贴组件79与送标签组件78相衔接。

所述的裁切组件77包括升降板771、第一槽块772、第二槽块773、第一按压块774、第二按压块775和切刀776;所述的第一按压块774移动配合在第一槽块772中,第一按压块774的上端设置有弹簧,该弹簧上端与升降板771相抵,第一按压块774固定在升降板771底面;所述的切刀776安装在第一槽块772的下方;所述的第二按压块775移动配合在第二槽块773中,第二槽块773固定在升降板771底面,第二按压块775与升降板771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的第二按压块775对应限位座74的上端,所述的第一按压块774对应送标签组件78。

所述的送标签组件78包括伸缩气缸781和吸气板782,吸气板782安装在伸缩气缸781的伸缩端,吸气板782的上端面设置有吸气孔783,吸气孔783用于吸附住裁切好的标签。

所述的移贴组件79包括第二移动滑台791、竖直气缸792和吸盘793;竖直气缸792安装在第二移动滑台791的伸缩端,吸盘793通过连接板安装在竖直气缸792的伸缩端。

所述的贴标装置7在工作时,长条形的标签从标签卷盘72中送出,在裁切组件77的作用下实现裁切,由裁切气缸76伸长,使第一按压块774和第二按压块775将标签纸压住,而后切刀776下降,将标签纸切断;切断的标签纸由吸气板782吸住,吸住后伸缩气缸781伸出,将标签纸送出,移贴组件79从上方将标签纸吸住,吸住后粘贴至铸件表面。

贴标装置7解决了标签裁切断口精度差的问题,裁切时在两端通过按压块压住,压住后从中间进行裁切,保证裁切的可靠性和断面的平直度,提高裁切的质量。

所述的收集装置包括第三移动滑台和料盒,料盒中设置有多个立柱,立柱形成的空间中恰好用于放置铸件,料盒通过第三移动滑台实现上下料。

如图10所示,一种压铸件毛边整理贴标方法,使用上述的压铸件毛边整理贴标加工设备,依次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加工:

s1铸件上料:铸件上料装置1将铸件从上方顶出,通过第一搬运机构201进行搬运,搬运到翻转装置3处,实现上料;

s2铸件夹紧:翻转装置3先将铸件翻转成竖直,而后将铸件下降,由夹紧组件44将铸件夹住;

s3毛边整理:卧式铣刀422转动起来,同时进给组件41调整两把卧式铣刀422的距离,使两把卧式铣刀422的距离小于铸件的厚度;然后升降组件43带动夹紧组件44上升,铸件上端面两侧棱角与卧式铣刀422接触,去除毛边,随着高度的上升,铸件逐渐向下受迫摆动,完成铸件上端面的毛边整理;松开夹紧组件,由翻折装置翻转180度,重复上述操作,进行下端面的毛边整理;

s4涂胶贴标:第二搬运机构202将铸件搬运到回转输送治具5进行流转,首先由涂胶装置6进行铸件表面的涂胶;而后贴标装置7将标签移贴到铸件上;

s5下料:下料搬运装置8将加工好的铸件从回转输送治具5中搬运到收集装置9中实现收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