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金制品润滑除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62196发布日期:2021-01-15 14:00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五金制品润滑除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除锈装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五金制品润滑除锈装置。



背景技术:

五金制品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使用的辅助性、配件性制成品。早期多用金、银、铜、铁、锡等金属材料制作,因而得名,现除采用各种金属材料,还广泛采用塑料、玻璃纤维等非金属材料制作,现除采用各种金属材料,还广泛采用塑料、玻璃纤维等非金属材料制作,总体来说,五金制品行业运行良好,内外销增长势头明显,进出口高速增长,各项经济指标快速提升;五金配件指用五金制作成的机器零件或部件,以及一些小五金制品,它可以单独用途,也可以做协助用具,例如五金工具、五金零部件、日用五金、建筑五金以及安防用品等;润滑是摩擦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改善摩擦副的摩擦状态以降低摩擦阻力减缓磨损的技术措施;在五金制品加工过程中,比如管体(水管、汽车排气管、暖气暖等)表面由于保存不当,易出现其表面生锈的现象,如果不进行处理,会对其性能产生严重的影响,但是目前五金制品除锈装置存在以下问题:由于五金制品是较为容易生锈的材质,且生锈的面积与位置都大不相同,需要外界对其进行查看从而在对其局部进行处理打磨,较为麻烦;其设备较为依靠外界的人力,其五金制品外形各不相同,大小不一,从而容易造成打磨过程中由于设备较难调整而打磨不全面,容易造成一些地方没被处理到,且未被发现。

通常对五金件的处理方式为:首先进行打磨,去除五金件表面的锈迹,然后对五金件表面进行润滑保护,防止除锈后的五金件再次生锈,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五金制品润滑除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五金制品润滑除锈装置,包括:除锈箱,所述除锈箱底部设置有支腿,所述除锈箱一侧的箱体上设置有电源控制面板,所述除锈箱顶部一侧设置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一侧安装有卡盘,所述卡盘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除锈箱顶部另一侧设置有除锈机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轨以卡盘中心为原点,均匀设置有3条间距角度相等的滑轨。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所述除锈机构包括:外筒,所述外筒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外侧安装有第一除锈毛刷;所述外筒中心贯穿有固定有内杆,所述内杆一侧固定有转动底盘,所述转动底盘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上固定有第一转动连接块,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块上转动安装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另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二转动连接块,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块上固定连接有框架,所述框架内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二除锈毛刷;所述内杆上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上安装有螺纹环,所述螺纹环通过第一支杆与第二转动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内杆贯穿外筒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内杆中部贯穿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第一齿轮中部的端部固定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一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上固定安装有驱动杆,所述第一锥齿轮另一侧啮合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上固定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一侧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一端端部固定有电机底板,所述电机底板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端部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杆与内杆内部螺纹贯穿安装,且螺纹杆穿过第一齿轮中部并与第一齿轮未接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环上安装有控制转动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装置可以实现五金件的内外除锈加工,并且该装置适用于不同的五金件进行除锈,除锈效率较高,除锈效果较为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五金制品润滑除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五金制品润滑除锈装置的卡盘的左视图。

图3为一种五金制品润滑除锈装置的除锈机构的左视图。

图4为一种五金制品润滑除锈装置的除锈机构的主视图。

图5为一种五金制品润滑除锈装置的除锈机构的局部左视图。

图6为一种五金制品润滑除锈装置的除锈机构的齿条部分的俯视图。

图中:1-除锈箱,2-支腿,3-电源控制面板,4-固定台,5-卡盘,6-滑轨,7-滑块,8-紧固螺栓,9-除锈机构,901-外筒,902-凹槽,903-第一弹簧,904-第一连接块,905-第一除锈毛刷,906-内杆,907-转动底盘,908-第一转盘,909-第一转动连接块,910-第一支杆,911-第二转动连接块,912-框架,913-第二弹簧,914-第二连接块,915-第二除锈毛刷,916-螺纹,917-螺纹环,918-螺纹杆,919-第二支杆,920-第一齿轮,921-第二齿轮,922-传动轴,923-电机,924-电机底板,925-齿条,926-第一锥齿轮,927-第二锥齿轮,928-驱动杆,929-第三锥齿轮,930-传动杆,931-第三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6,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五金制品润滑除锈装置,包括:除锈箱1,所述除锈箱1底部设置有支腿2,所述除锈箱1一侧的箱体上设置有电源控制面板3,所述除锈箱1顶部一侧设置有固定台4,所述固定台4一侧安装有卡盘5,所述卡盘5上设置有滑轨6,所述滑轨6内设置有滑块7,所述滑块7上设置有紧固螺栓8;所述除锈箱1顶部另一侧设置有除锈机构9。

本实施例中,所述滑轨6以卡盘5中心为原点,均匀设置有3条间距角度相等的滑轨6,利用三角稳定原理,使得可以将五金件牢固的夹紧在卡盘5之间。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6,本实施例中,所述除锈机构9包括:外筒901,所述外筒901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902,所述凹槽902内固定有第一弹簧903,所述第一弹簧903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904,所述第一连接块904外侧安装有第一除锈毛刷905;所述外筒901中心贯穿有固定有内杆906,所述内杆906一侧固定有转动底盘907,所述转动底盘907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转盘908,所述第一转盘908上固定有第一转动连接块909,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块909上转动安装有第一支杆910,所述第一支杆910另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二转动连接块911,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块911上固定连接有框架912,所述框架912内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913,所述第二弹簧91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914,所述第二连接块914上设置有第二除锈毛刷915;所述内杆906上设置有螺纹916,所述螺纹916上安装有螺纹环917,所述螺纹环917通过第一支杆910与第二转动连接块911转动连接;所述内杆906贯穿外筒901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杆919,所述第二支杆919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920;所述内杆906中部贯穿有螺纹杆918,所述螺纹杆918贯穿第一齿轮920中部的端部固定有第一锥齿轮926,所述第一锥齿轮926一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927,所述第二锥齿轮927上固定安装有驱动杆928,所述第一锥齿轮926另一侧啮合有第三锥齿轮929,所述第三锥齿轮929上固定有传动杆930,所述传动杆930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931,所述第三齿轮931一侧啮合有齿条925,所述齿条925一端端部固定有电机底板924,所述电机底板924上固定安装有电机923,所述电机923上连接有传动轴922,所述传动轴922端部设置有第二齿轮921,所述第二齿轮921与第一齿轮920啮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螺纹杆918与内杆906内部螺纹贯穿安装,且螺纹杆918穿过第一齿轮920中部并与第一齿轮920未接触,螺纹杆918可调节五金件内部除锈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螺纹环917上安装有控制转动器,通过转动螺纹环917,调节内部的除锈件高度。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首先将五金件卡接在卡盘5中,将五金件稳定后,首先利用第一支杆910将第二除锈毛刷915调节到适当位置,使之与五金件内侧接触,启动电机923,电机923带动第二齿轮921转动,使得与第二齿轮921啮合的第一齿轮920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支杆919及内杆906一起转动,同时外筒901随着内杆906一起转动,可将五金件的内外锈迹去除,同时利用螺纹杆918转动,使得内杆906可以左右运动,进而完成五金件的去锈工作。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