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压壳模具的水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86372发布日期:2021-01-23 09:26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压壳模具的水冷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水冷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压壳模具的水冷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压壳模具是用来制作壳体的模具,压壳模具的使用过程中,为了加快型腔内原料的定型速度,通常会对模具进行冷却。水冷是压壳模具常用的一种冷却方式。
[0003]
公告号为cn104646649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冷结构,包括模具本体,在模具本体内设有两个循环水道,第一进水口通过一个水道和第一出水口连接,第二进水口通过另一个水道和第二出水口连接,两个水道均为封闭结构。使用时,同时向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内注入冷水,冷水流过各自所在的水道然后从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流出,冷水在流经水道时,能够将模具内的热量带走,从而实现对模具的降温。
[0004]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水道的长度较长,冷水在进入水道内后流经的路径较长,冷水在流动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所以冷却效果会越来越差,因此上述水冷结构对模具本体的冷却效果欠佳,冷却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压壳模具的水冷结构,具有能够对模具进行高效冷却的效果。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
一种适用于压壳模具的水冷结构,包括开设在模具本体上的连接孔、插设在连接孔内的水冷管,所述水冷管包括外管和同轴插设在外管内的内管,所述外管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所述外管远离自身开口的一端设有出水孔,所述内管的两端均开口,所述内管贯穿外管的封闭端,所述内管的两端均位于外管之外,所述内管位于外管内的部分与外管的内壁间留有间隔,所述外管的封闭端位于连接孔外。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工作人员从内管位于连接孔外的一端向内管中注入冷水,冷水经过内管流入到连接孔内,即可对模具本体进行水冷降温,随着冷水不断进入到连接孔内,连接孔中已经吸收热量的冷水会流入到内管与外管之间,并经过出水孔从外管快速排出,实现对模具本体连续不断的冷却降温,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对模具进行高效冷却的效果。
[0009]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管的开口端设有外螺纹段一,所述外管通过外螺纹段一与连接孔通过螺纹连接。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方便工作人员将水冷管与连接孔进行连接与拆卸的效果。
[0011]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管靠近外管封闭端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段二,所述内管通过外螺纹段二与外管的封闭端螺纹连接。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内管与外管的可拆卸连接,当内管或外管损坏时便于对内管或外管进行更换。
[0013]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管设有外螺纹段二的一端连通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与外螺纹段二螺纹连接,所述注水管的内径大于内管的内径。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工作人员向注水管中注入冷水,冷水依次经过注水管和内管并流入到连接孔内,注水管变相增大了内管的内径,从而方便冷水流入到连接孔内。
[0015]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出水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注水管远离外螺纹段二的一端的开口内壁也设有内螺纹。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冷管在使用时,需要将出水孔与出水管连接,将注水管远离外螺纹段二的一端与进水管连接,内螺纹的设置能够方便将出水孔与出水管连接,以及方便进水管与注水管连接。
[0017]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注水管的外壁设置为外六角型。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工作人员转动注水管,从而方便将注水管与内管连接或拆卸。
[0019]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管远离外管的封闭端的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分流孔,若干所述分流孔围绕内管的中心轴均匀分布。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内管内的冷水能从多个角度流入到连接孔内,便于冷水在连接孔内均匀分布,从而提高对模具本体的冷却效果。
[0021]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出水孔的开口方向竖直向下。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外管与内管间的冷水从出水孔排出。
[0023]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管的外表面设有隔热涂层。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涂层能够减少内管内的冷水与内管和外管之间的冷水的热量交换,从而保证进入连接孔内的冷水能对热量高效吸收,保证冷却效率。
[0025]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26]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孔和水冷管,工作人员向内管中注入冷水,冷水从内管流入到连接孔内对模具本体进行降温,随着冷水不断进入到连接孔内,连接孔中已经吸收了热量的冷水会流入到外管与内管之间,并从出水孔排出水冷管,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对模具进行高效冷却的效果;
[0027]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隔热涂层,能够减少内管内的冷水与内管和外管间吸收过热量的冷水之间的热量交换,从而使进入到连接孔内的冷水能保持较低温度,保证了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用于体现实施例中一种适用于压壳模具的水冷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是用于体现实施例中的水冷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3是用于体现实施例中的水冷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1]
图中,1、模具本体;2、连接孔;3、水冷管;31、外管;32、内管;4、出水孔;5、外螺纹段一;6、外螺纹段二;7、注水管;8、分流孔;9、隔热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
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适用于压壳模具的水冷结构,包括连接孔2和水冷管3。连接孔2开设在模具本体1上,连接孔2为盲孔。水冷管3插设在连接孔2内,水冷管3将连接孔2的开口端封闭,且与连接孔2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隔。连接孔2和水冷管3在模具本体1上配套设置有多组。
[0034]
参照图2和图3,水冷管3包括同轴设置的外管31和内管32,内管32插设在外管31内。外管31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外管31远离自身开口的一端开设有出水孔4,外管31的封闭端位于连接孔2之外。内管32的两端均开口,内管32贯穿外端的封闭端,内管32的两端均延伸至外管31之外,且内管32位于外管31内的部分与外管31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隔。
[0035]
参照图2和图3,外管31的开口端设有外螺纹段一5,连接孔2的开口处设有与外螺纹段一5适配的内螺纹,外管31通过外螺纹段一5与连接孔2可拆卸连接,从而实现了水冷管3与连接孔2的连接。外螺纹段一5的设置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将水冷管3与连接孔2进行连接或拆卸,使用方便。
[0036]
参照图2和图3,使用时,工作人员将水冷管3与连接孔2连接,然后通过内管32位于连接孔2之外的一端向内管32中注入冷水,冷水经过内管32流入到连接孔2内,即可对模具本体1进行降温冷却,随着新的冷水不断进入到连接孔2内,连接孔2中已经吸收了热量的冷水会进入到内管32与外管31之间,并从出水孔4排出水冷管3。由于新的冷水能够源源不断地进入连接孔2内对模具本体1降温,吸收了热量的冷水能快速送连接孔2内排出,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对模具进行高效冷却的效果。
[0037]
参照图2和图3,内管32靠近外管31封闭端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段二6,内管32通过外螺纹段二6与外管31的封闭端螺纹连接,外螺纹段二6贯穿外管31的封闭端且延伸至外管31之外。外螺纹段二6的设置实现了内管32与外管31的可拆卸连接,且方便将内管32与外管31进行连接与拆卸,长期使用过程中,如果外管31或者内管32出现损坏,可将外管31与内端拆分开,然后对损坏的结构进行更换。
[0038]
参照图2和图3,由于内管32的管径较小,因此通过内管32向连接孔2内注入冷水比较不方便,为了改善上述情况,内管32设有外螺纹段二6的一端连通有注水管7,注水管7与外螺纹段二6螺纹连接,且注水管7的管径大于内管32的管径。使用时,工作人员向注水管7中注入冷水,冷水依次经过注水管7和内管32并流入到连接孔2内进行降温,注水管7变相增大了内管32的管径,使得冷水流入连接孔2内时更加容易,从而保证了冷水能快速注入到连接孔2中对模具本体1进行降温,提高了冷水对模具本体1的降温效率。
[0039]
参照图2,注水管7的外壁设置为外六角型,工作人员可以使用工具或者手动转动注水管7,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将注水管7与内管32进行连接与拆卸。
[0040]
参照图2和图3,使用时,工作人员需要将注水管7远离内管32的一端与冷水供水设备的进水管连接,还需要将出水孔4与冷水回收设备的出水管连接,为了方便连接,在出水
孔4的内壁和注水管7远离外螺纹段二6的一端的开口内壁上均设有内螺纹。因此出水孔4和注水管7可分别与出水管和进水管可拆卸连接,使用方便。
[0041]
参照图2,内管32远离外管31封闭端的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四个分流孔8,四个分流孔8围绕内管32的中心轴均匀分布。使用时,内管32中的冷水能够从四个分流孔8以及内管32远离外管31封闭端的开口流出到连接孔2内,因此有利于从内管32流出的冷水快速而均匀地分布在连接孔2内,从而实现对模具本体1的高效降温。
[0042]
参照图3,当水冷管3与连接孔2连接在一起时,出水孔4的开口方向竖直向下,所以吸收过热量的冷水从水冷管3中排出时更加方便,使得新的冷水能够更加快速地进入到连接孔2内,提高了冷水对模具本体1的降温效率。
[0043]
参照图3,使用时,吸收过热量的冷水经过内管32与外管31之间的间隙时会与内管32中的冷水发生热量交换,从而使内管32中的冷水温度升高,会降低冷水的冷却效果。为了缓解上述问题,在内管32的外表面涂有隔热涂层9。隔热涂层9能减少内管32中的冷水与内管32和外管31之间的冷水的热量交换,从而保证内管32中的冷水进入连接孔2内能够对模具本体1进行高效降温。
[0044]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工作人员将水冷管3与连接孔2连接,然后向注水管7中注入冷水,冷水依次经过注水管7和内管32流入到连接孔2内,冷水在与连接孔2的内壁接触,因此能够吸收模具本体1内的热量,从而对模具本体1进行冷却降温;随着新的冷水不断进入到连接孔2内,连接孔2中已经吸收过热量的冷水会流到内管32与外管31内壁之间,并从出水孔4流出水冷管3;综上所述,新的冷水能够不断地进入到连接孔2内吸收模具本体1的热量,吸收过热量的冷水能够快速从出水孔4排出连接孔2,上述过程不断循环,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对模具进行高效冷却的效果。
[0045]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