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载金相抛光织物的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80086发布日期:2021-04-13 22:03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承载金相抛光织物的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金相织物抛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承载金相抛光织物的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2.金相抛光织物覆盖于抛光盘上进行金相抛光作业,由于抛光盘的结构构造的限制,其抛光面为平面,易导致磨灰积存,不仅影响抛光作业,而且降低了金相试样的抛光品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从抛光盘的结构构造及金相抛光织物的成型结构构造两方面入手,设计了一种承载金相抛光织物的抛光装置,其不易积赞磨灰,从而大大降低磨灰对金相抛光作业的影响,金相抛光效果更好、抛光品质更高。


技术实现要素:

3.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承载金相抛光织物的抛光装置,不易积赞磨灰,从而大大降低磨灰对金相抛光作业的影响,金相抛光效果更好、抛光品质更高。
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承载金相抛光织物的抛光装置,包括抛光盘和金相抛光织物;所述抛光盘具有中心轴,所述金相抛光织物具有连接钢圈;
5.所述抛光盘呈圆弧形实心结构,所述连接钢圈连接于金相抛光织物的外周边缘,且金相抛光织物通过所述连接钢圈进行形状塑造构成圆弧形空心结构;呈圆弧形空心结构状的所述金相抛光织物适配覆盖于呈圆弧形实心结构的所述抛光盘上,且金相抛光织物的抛光磨面向外凸出。
6.进一步地,所述金相抛光织物的边缘紧固贴合于连接钢圈的内圈,所述连接钢圈上周向开设有多个贯穿金相抛光织物的通孔,所述抛光盘上开设有与通孔一一对应的内螺纹盲孔,套设在抛光盘上的所述连接钢圈通过穿过通孔旋入内螺纹盲孔内的内六角螺丝紧固。
7.进一步地,所述金相抛光织物通过环氧树脂强力粘胶与连接钢圈之间粘结。
8.进一步地,所述抛光盘的弧形外凸面为磨砂粗糙面结构。
9.进一步地,所述抛光盘的磨砂粗糙面结构由密布于弧形外凸面上的小凸起构成。
10.进一步地,还包括抛光驱动设备,所述抛光驱动设备与抛光盘的中心轴驱动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抛光驱动设备与抛光盘呈竖直朝下姿态装配设置,且抛光驱动设备由配套的水平支撑桁架吊装。
12.进一步地,所述抛光驱动设备与抛光盘呈水平姿态装配设置,且抛光驱动设备由配套的竖直支撑板支撑。
13.进一步地,所述抛光驱动设备为电机。
14.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承载金相抛光织物的抛光装置,有益效果如下:
15.1)本实用新型不易积赞磨灰,从而大大降低磨灰对金相抛光作业的影响,金相抛
光效果更好、抛光品质更高;
16.2)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面,适于规模化推广。
附图说明
17.附图1为抛光盘与金相抛光织物结构分解状态下的示意图;
18.附图2为金相抛光织物装配在抛光盘上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19.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实施例一;
20.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实施例二。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22.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承载金相抛光织物的抛光装置,包括抛光盘1和金相抛光织物2;所述抛光盘1具有中心轴10,所述金相抛光织物2具有连接钢圈20;所述抛光盘1呈圆弧形实心结构,所述连接钢圈20连接于金相抛光织物2的外周边缘,且金相抛光织物2通过所述连接钢圈20进行形状塑造构成圆弧形空心结构;呈圆弧形空心结构状的所述金相抛光织物2适配覆盖于呈圆弧形实心结构的所述抛光盘1上,且金相抛光织物2的抛光磨面向外凸出。本实用新型的抛光盘1与金相抛光织物2装配进行金相抛光作业工况下,不易积赞磨灰,从而大大降低磨灰对金相抛光作业的影响,金相抛光效果更好、抛光品质更高。
23.所述金相抛光织物2的边缘紧固贴合于连接钢圈20的内圈,所述连接钢圈20上周向开设有多个贯穿金相抛光织物2的通孔200,所述抛光盘1上开设有与通孔200一一对应的内螺纹盲孔100,套设在抛光盘1上的所述连接钢圈20通过穿过通孔200旋入内螺纹盲孔100内的内六角螺丝201紧固,所述金相抛光织物2通过环氧树脂强力粘胶与连接钢圈20之间粘结,因此,金相抛光织物2的边缘正好被连接钢圈20压紧在抛光盘1上,从而避免抛光过程中金相抛光织物2从连接钢圈20上脱落。
24.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抛光盘1的弧形外凸面为磨砂粗糙面结构,增加金相抛光织物2覆盖贴合于抛光盘1上的摩擦力,从而避免在抛光作业过程中金相抛光织物2发生褶皱现象,提高抛光效果。
25.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抛光盘1的磨砂粗糙面结构由密布于弧形外凸面上的小凸起101构成。
26.如附图3或附图4所示,还包括抛光驱动设备3,所述抛光驱动设备3与抛光盘1的中心轴10驱动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抛光驱动设备3为电机。
27.本实用新型的抛光装置具有附图3和附图4两种实施例的设置姿态,具体如下:
28.实施例一:如附图3所示,所述抛光驱动设备3与抛光盘1呈竖直朝下姿态装配设置,且抛光驱动设备3由配套的水平支撑桁架4吊装。
29.实施例二:如附图4所示,所述抛光驱动设备3与抛光盘1呈水平姿态装配设置,且抛光驱动设备3由配套的竖直支撑板5支撑。
30.两种实施例,工人根据抛光工况自行选择。
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
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