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李架智能抛光流水线用打磨动力头快速更换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15400发布日期:2021-07-27 13:14阅读:87来源:国知局
汽车行李架智能抛光流水线用打磨动力头快速更换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行李架智能抛光流水线用打磨动力头快速更换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城市中汽车已是普遍进入家庭,并且越野型汽车亦已大量出现且得到相当多人的喜爱,同时自驾游已成普遍接受的旅游方式,因此汽车的行李架已是很多车辆的必备附件。目前汽车的行李架的结构形式非常多,实现的功能也很多,一部分是装饰性的,有些是在车顶设有独立的支撑座和框架,实现对物品的容纳和用绳索进行固定。人们在追求汽车高性能的同时,位于汽车表面的各零部件外观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汽车行李架就是对外观要求比较高的零部件之一。在对汽车行李架进行高效智能化抛光时会需要使用打磨动力头对行李架表面进行打磨抛光,打磨动力头可以是布轮、砂轮、毛轮等材质,现有的打磨动力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有如下缺点:

1、打磨动力头在使用过程中会根据需求放置不同数量且在打磨过程中经常磨损需要频繁更换,但现有的打磨动力头存在更换不方便且打磨动力头安装不稳定。

2、打磨动力头都是通过内部的中心铁安装在打磨机上进行打磨,打磨动力头在打磨后往往还未打磨到中心铁区域就会被废弃掉,现有的打磨动力头中心铁大多采用圆孔配合卡槽来与打磨机的驱动轴配合驱动,但这种结构的打磨动力头中心铁的圆孔不能开的过大,若是过大打磨机的驱动轴也需要一同加粗影响打磨机动力,但圆孔过小的话,也增加了打磨动力头的耗材,提高了企业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行李架智能抛光流水线用打磨动力头快速更换机构,该机构通过连接螺杆与锁紧机构快速拆卸上、下压盖进而便捷的更换打磨动力头,通过多根空心管扩大打磨动力头的套孔直径,降低打磨动力头耗材,通过更换槽与空心管相抵接,提升打磨过程的稳定性,通过锁紧机构使动力头安装架能通过调节上、下压盖之间的间距便捷的适配不同数量的打磨动力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行李架智能抛光流水线用打磨动力头快速更换机构,包括动力头安装架以及套设动力头安装架上的若干个打磨动力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头安装架包括上压盖、下压盖、设置在上压盖与下压盖之间的至少两根空心管以及将上压盖与下压盖相互固定的至少两根连接螺杆,所述上压盖与下压盖上设有供所述空心管一一穿过的安装孔,所述上压盖与下压盖上设有供所述连接螺杆一一穿过的连接孔,所述上压盖与下压盖中心开设有供驱动轴穿设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内设有限位卡槽,所述连接螺杆上设有将上压盖与下压盖在连接螺杆任一一处悬停固定的锁紧机构,所述打磨动力头上设有与中心孔同轴心的套孔,所述套孔内开设有供空心管穿过的更换槽,所述上压盖与下压盖在连接螺杆与空心管上自由活动,并通过锁紧机构将打磨动力头夹持在上压盖与下压盖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更换机构通过驱动轴穿过中心孔并与限位卡槽紧密配合驱动动力头安装架转动,通过连接螺杆与锁紧机构快速拆卸上、下压盖进而便捷的更换打磨动力头,通过多根空心管扩大打磨动力头的套孔直径,降低打磨动力头耗材,通过更换槽与空心管相抵接,提升打磨过程的稳定性,通过锁紧机构使动力头安装架能通过调节上、下压盖之间的间距便捷的适配不同数量的打磨动力头,提升更换机构的适配性。

上述的汽车行李架智能抛光流水线用打磨动力头快速更换机构,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连接螺杆上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第二螺母与连接螺杆螺纹连接,所述上压盖或下压盖分别设置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之间,并通过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夹持固定在连接螺杆一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上压盖与下压盖上设置第一螺母、第二螺母,使第一螺母、第二螺母能将上压盖与下压盖固定在连接螺杆任一一处,同时通过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母、第二螺母能在不拆卸上压盖与下压盖的情况下,对上压盖与下压盖进行调节锁紧,使上压盖与下压盖能夹紧打磨动力头不致松动。

上述的汽车行李架智能抛光流水线用打磨动力头快速更换机构,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之间还设有弹簧垫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动力头安装架在装载打磨动力头后会通过驱动轴高速转动抛光,在转动过程中,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容易松动,通过在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之间设置弹簧垫圈,进而避免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松动,加大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之间的预紧力,提升锁紧机构的稳定性。

上述的汽车行李架智能抛光流水线用打磨动力头快速更换机构,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压盖与下压盖之间还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中心设有与中心孔同轴心的支撑孔,所述支撑板外边缘设有与空心管一一对应的缺槽,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供连接螺杆一一穿过的锁紧孔,所述缺槽分别与对应空心管相抵接,所述支撑板通过锁紧机构在连接螺杆任一一处悬停固定,所述支撑板的外径小于套孔的内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上压盖与下压盖之间设置外径小于套孔的内径的支撑板,使支撑板支撑动力头安装架中部,避免在抛光过程中,动力头安装架由于中部支撑力不够凹陷。

上述的汽车行李架智能抛光流水线用打磨动力头快速更换机构,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心管、安装孔与更换槽的数量均为6。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空心管、安装孔与更换槽的数量均为6时,就能使空心管以中心孔为圆心环绕分布在驱动轴外侧,使空心管形成正六边型支撑面,提高动力头安装架的稳定性。

上述的汽车行李架智能抛光流水线用打磨动力头快速更换机构,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螺杆与连接孔的数量为3。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螺杆与连接孔的数量为3时,就能使连接螺杆以中心孔为圆心环绕分布在驱动轴外侧,使连接螺杆形成三角支撑面,提升动力头安装架的稳定性。

上述的汽车行李架智能抛光流水线用打磨动力头快速更换机构,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孔的形状为六边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套孔设置为六边形结构,即扩大了套孔的内径降低耗材消耗,又通过正六边形提升打磨过程的稳定性,同时方便打磨动力头在更换安装时,只需将打磨动力头上的一个更换槽与空心管对应,就能完成安装,实现快速更换。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动力头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打磨动力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一种汽车行李架智能抛光流水线用打磨动力头快速更换机构,包括动力头安装架1以及套设动力头安装架1上的若干个打磨动力头2,所述动力头安装架1包括上压盖3、下压盖4、设置在上压盖3与下压盖4之间六根空心管5以及将上压盖3与下压盖4相互固定三根的连接螺杆6,所述上压盖3与下压盖4上设有供所述空心管5一一穿过的安装孔31,所述上压盖3与下压盖4上设有供所述连接螺杆6一一穿过的连接孔32,所述上压盖3与下压盖4中心开设有供驱动轴穿设的中心孔41,所述中心孔41内设有限位卡槽411,所述连接螺杆6上设有将上压盖3与下压盖4在连接螺杆6任一一处悬停固定的锁紧机构,所述打磨动力头2上设有与中心孔41同轴心的套孔21,所述套孔21内开设有供空心管5穿过的更换槽211,所述上压盖3与下压盖4在连接螺杆6与空心管5上自由活动,并通过锁紧机构将打磨动力头2夹持在上压盖3与下压盖4之间,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连接螺杆6上第一螺母7与第二螺母8,所述第一螺母7、第二螺母8与连接螺杆6螺纹连接,所述上压盖3或下压盖4分别设置第一螺母7与第二螺母8之间,并通过第一螺母7与第二螺母8夹持固定在连接螺杆6一处,所述第一螺母7与第二螺母8之间还设有弹簧垫圈71,所述上压盖3与下压盖4之间还设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中心设有与中心孔41同轴心的支撑孔91,所述支撑板9外边缘设有与空心管5一一对应的缺槽92,所述支撑板9上设有供连接螺杆6一一穿过的锁紧孔93,所述缺槽92分别与对应空心管5相抵接,所述支撑板9通过锁紧机构在连接螺杆6任一一处悬停固定,所述支撑板9的外径小于套孔21的内径,所述套孔21的形状为六边形。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行李架智能抛光流水线在对打磨动力头(布轮)2进行更换时,只需将第二螺母8从连接螺杆6上取出,然后分离下压盖4,将需要卸载的打磨动力头(布轮)2从动力头安装架1上一一取出,再将新的打磨动力头(布轮)2的更换槽211与其中一根空心管5相抵,套孔21与中心孔41对应,并能轻松将打磨动力头(布轮)2逐个放置在从动力头安装架1内,更换好新的打磨动力头(布轮)2后,再将下压盖4的连接孔32与安装孔31分别与连接螺杆6及其空心管5对应插入,再拧紧第二螺母8就能便捷的完成打磨动力头(布轮)2的更换,若打磨动力头(布轮)2个数方式变化,只需调节上压盖3与下压盖4上的第一螺母7与第二螺母8的相对位置,使上压盖3与下压盖4夹紧打磨动力头(布轮)2就能完成对新规格打磨动力头的适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