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780MPa级的高强塑积Fe-Mn-Al-C系轻质钢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103775发布日期:2021-10-27 18:01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780MPa级的高强塑积Fe-Mn-Al-C系轻质钢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780mpa级的高强塑积fe

mn

al

c系轻质钢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汽车用钢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780mpa级的高强塑积fe

mn

al

c系轻质钢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当前,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是节能、减重、环保和提高安全性,采用轻质材料来减轻质量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利用低密度材料,从而减轻车的整体质量。轻质钢中加入一定量的铝,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钢的密度,因此受到了现代汽车行业及其他制造行业的广泛关注。热轧汽车钢材料的力学性能直接影响着成形性能,随着制造汽车零部件的造型越来越复杂,对汽车材料的力学性能考验越来越严峻,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迫切需要进行高强塑积的热轧轻质汽车钢的研制开发。
3.cn104674109a公开了“一种低密度fe

mn

al

c系冷轧汽车用钢板及制备方法”,其不足之处在于成本较高的前提下,强塑积只达到了40gpa%。cn109554621a公开了“一种低密度fe

mn

al

c热轧q&p钢及其制造方法”,不足之处在于强塑积只达到22gpa%,以及轻量化效果不明显。cn109554622a公开了“淬火至贝氏体区获得q&p组织的热轧fe

mn

al

c钢及制造方法”,不足之处在于强塑积只达到了21gpa%,以及轻量化效果不明显。cn111676409a公开了一种低密度低成本fe

mn

al

c中熵合金的制备方法,不足之处在于其生产方式为铸造,成本高,不适合汽车钢大批量生产的需求。cn108642403a公开了“一种780mpa级超高强度fe

mn

al

c系轻质铸钢及其制备方法”,不足之处在于其需要添加稀土元素以及v等元素,成本较高,轻量化效果不明显。
4.现有技术存在强塑积小、轻量化效果不明显、铸造生产成本高等诸多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780mpa级的高强塑积fe

mn

al

c系轻质钢及其制备方法,热轧轻质钢卷或钢板具有低密度、高强度、高延伸率、抗拉强度高、强塑积的优点;生产工艺稳定,生产成本低,实施性强,易操作,在传统生产线上能够实现工业化生产。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780mpa级的高强塑积fe

mn

al

c系轻质钢,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
8.c:0.76%~0.95%,si:0.3%~0.5%,mn:16%~19%,p:≤0.050%,s:≤0.050%,al:8.5~11%,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9.一种780mpa级的高强塑积fe

mn

al

c系轻质钢的制备方法,工艺流程为转炉冶炼

连铸

热连轧,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0.1)转炉冶炼:按上述重量百分比进行配料,通过转炉进行冶炼,得到满足上述成分要求的钢水,钢水温度控制在1530℃~1650℃;
11.2)连铸:浇铸温度控制在1350~1500℃,控制连铸坯厚度为120~180mm;
12.3)热连轧:铸坯入炉温度控制在400~700℃,加热温度控制在1100~1250℃;开轧温度为1050~1150℃,终轧温度在900℃以上;卷曲温度在650℃以上,卷曲温降大于4℃/s,热轧卷厚度为3~6mm。
13.与现有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发明的钢材含有一定量的al,al元素可以有效的降低钢的密度,达到轻量化目的,有利于在钢中形成残余奥氏体。
15.2)本发明采用转炉冶炼

中薄板坯连铸连轧的生产工艺,在传统的生产线上能够实现轻质钢的工业化生产,不需要添加新的生产设备,具有生产成本低、生产工艺稳定、实施性强、易操作的优点。
16.3)热轧轻质钢卷(或钢板)抗拉强度大于780mpa,延伸率大于55%,强塑积大于43gpa%,密度在6.98

7.15g/cm3的热轧轻质钢,具有低密度,高强度,高延伸率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17.本发明公开了一种780mpa级的高强塑积fe

mn

al

c系轻质钢及其制备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18.一种780mpa级的高强塑积fe

mn

al

c系轻质钢,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
19.c:0.76%~0.95%,si:0.3%~0.5%,mn:16%~19%,p:≤0.050%,s:≤0.050%,al:8.5~11%,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0.c:为钢中成本最低、稳定效果最好的奥氏体稳定元素,同时具有良好的固溶强化效果。c元素含量过低,会降低钢的强度和奥氏体的稳定性;c元素含量过高,容易在晶界处析出碳化物,降低钢的性能。因此,c元素含量的范围为0.75%~0.95%。
21.mn:钢中的奥氏体稳定元素。mn元素含量过低,会导致钢板发生马氏体相变,降低钢板的塑性。因此,mn元素含量的范围为16%~19%。
22.si:在钢中主要起到脱氧的作用,减少钢中的夹杂。si元素含量过低,起不到脱氧的作用;si元素含量过高,会降低钢板的表面质量。
23.al:在钢中主要起到降低钢材密度,抑制渗碳体的形成,有利于在钢中形成残余奥氏体。al元素含量过低,会导致钢板密度降低不明显和不利于形成残余奥氏体;al元素含量过高,会导致连铸生产困难和力学性能下降。
24.p:是钢中的有害元素,其含量越低越好。
25.s:是钢中的有害元素,其含量越低越好。
26.一种780mpa级的高强塑积fe

mn

al

c系轻质钢的制备方法,工艺流程为转炉冶炼

连铸

热连轧,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7.1)转炉冶炼:按上述重量百分比进行配料,通过转炉进行冶炼,得到满足上述成分要求的钢水,钢水温度控制在1530℃~1650℃;
28.2)连铸:浇铸温度控制在1350~1500℃,控制连铸坯厚度为120~180mm;
29.3)热连轧:铸坯入炉温度控制在400~700℃,加热温度控制在1100~1250℃;开轧
温度为1050~1150℃,终轧温度在900℃以上;卷曲温度在650℃以上,卷曲温降大于4℃/s,热轧卷厚度为3~6mm。
30.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得到抗拉强度大于780mpa,延伸率大于55%,强塑积大于43gpa%,密度在6.98

7.15g/cm3的热轧轻质钢。
31.【实施例】
32.一种780mpa级的高强塑积fe

mn

al

c系轻质钢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见表1:
33.表1一种780mpa级高强塑积fe

mn

al

c系轻质钢化学成分wt%
[0034][0035][0036]
一种780mpa级的高强塑积fe

mn

al

c系轻质钢的制备方法,工艺流程为转炉冶炼

连铸

热连轧。热轧工艺见表2,力学性能见表3。
[0037]
表2一种780mpa级高强塑积fe

mn

al

c系轻质钢热轧工艺参数
[0038]
实施例加热温度(℃)开轧温度(℃)终轧温度(℃)卷曲温度(℃)112501131920652212501109930654312301148923672412301122905680512101101943663611901100922652
[0039]
表3一种780mpa级高强塑积fe

mn

al

c系轻质钢力学性能
[0040]
实施例rp0.2(mpa)rm(mpa)a50(%)n156379055.40.23256079855.70.23360681054.50.22458280255.00.22557279354.80.21657978155.30.22
[0041]
本发明热轧轻质钢卷或钢板具有低密度、高强度、高延伸率、抗拉强度高、强塑积的优点。本发明生产工艺稳定,生产成本低,实施性强,易操作,在传统生产线上能够实现工业化生产。
[004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