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水脱硫渣与转炉渣混兑改性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12624发布日期:2023-12-07 17:45阅读: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兑改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铁水脱硫渣与转炉渣混兑改性的方法,属于冶金。


背景技术:

1、铁水脱硫渣目前钢铁企业的常用处理方法是:将脱硫渣渣罐接满若干次铁水脱硫后的扒除出来的渣铁之后,通过不同的方式将渣罐搬运到具有一定占地面积的渣场,通过在渣罐内小流量打水、长时间浸泡,逐渐冷却脱硫渣至较低温度后再进行后续渣钢分离及分选处理。但往往浸泡冷却后形成大的脱硫渣坨,需要用落锤、切割等手段来减小其体积,以便后续的破碎、筛分、分选等,从中回收可用铁份返回生产,剩下的尾渣价值很低。

2、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101033117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脱硫渣处理添加剂,通过向高温熔融脱硫渣中添加粉煤灰、高炉渣、煤渣和煤粉组成的添加剂,利用添加剂中的sio2、al2o3和c在高温状态下与脱硫渣中的f.cao、f.mgo、feo反应,除去影响脱硫渣稳定性的f.cao和f.mgo,同时还原回收金属铁。添加剂虽然容易获得,但添加剂与脱硫渣混兑的方式单一,添加剂与脱硫渣的混合受限,影响改质效果。

3、申请公布号为cn110055370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温脱硫渣改质剂及改性预处理工艺,提出了利用单质硅物质和单质碳物质作为改质剂、通过向渣罐中预先加入单质硅物质和含单质碳物质、转炉出渣时再向渣罐中同时加入单质硅物质、出渣完毕后向物料中吹氮气、然后热闷处理的工艺方法。多点、多批次加入改质剂并吹氮气搅拌,增加改质剂与脱硫渣中不稳定成分接触反应的机会,但向渣罐内的脱硫渣中吹氮气不仅降低了脱硫渣的温度、提高脱硫渣粘度、阻碍活性成分的反应速度,而且增加了扬尘点和为消除扬尘而追加的投资及运行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铁水脱硫渣与转炉渣混兑改性的方法,该技术方案采用将脱硫渣与转炉钢渣进行混熔的方法,脱硫渣与转炉钢渣混熔后,内部发生一些化学反应,既能提高金属收得率,降低生产成本,又能缩短处置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铁水脱硫渣与转炉渣混兑改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1:铁水脱硫后扒出的铁水脱硫渣,控制其总量对应的体积不超过容器的1/5,留有空间加入转炉渣,保持热态熔融状态,温度不低于700℃,但低于此温度时就不参与混熔。

4、步骤2:将盛有热态铁水脱硫渣的渣罐运输到转炉下,将转炉渣直接倒入转炉渣罐,控制倒入高度,根据两渣在各自渣罐中的高度,控制比例1/5-1/2,采用激光测距仪对两渣混熔的热态脱硫渣渣面高度和液态转炉渣渣面高度进行测量。

5、一般刚倒出的转炉渣温度在1300-1600℃,利用此热量及倒入过程中的混冲动力,脱硫渣与转炉渣会发生一系列的反应,其化学方式为:feo+c=fe+co↑;此反应能将转炉渣中的氧化铁转化为金属铁,从而能提供金属的收得率;化学反应式sio2+c=si+co↑,产生的硅能够起到发热的作用,进一步促进反应的进行。

6、所述用激光测距仪测出罐内渣层的高度方法是:在行车桥架上设置一台激光测距仪,或在铁水脱硫渣罐和转炉渣罐混兑作业区架设一套可滑动的门型框架,框架高度超过两种渣罐置于地面的高度值中值大者2~3m,将激光测距仪放在门型框架的顶部,在铁水脱硫渣和转炉渣混兑工位的地面标高保持一定的条件下,把铁水脱硫渣空罐和转炉渣空罐分别放置在地面上,用激光测量从测距仪到空罐罐底中心点的距离,分别设测距仪到铁水脱硫渣空罐的底部中心距离为d1,测距仪到转炉渣空罐底部中心距离为d2,当两罐分别盛装了不同高度的热态渣后,趁其热状态良好,顶面渣层相对比较平展,及时通过运输工具将其转运到两渣混兑工位,之后将重罐脱硫渣罐和重罐转炉渣罐置于地面上,再用激光测量从测距仪到罐体内渣层的距离,分别得到测距仪到铁水脱硫渣罐表面渣层的距离为d1’、测距仪到转炉渣罐表面渣层的距离为d2’,则可得:

7、铁水脱硫渣罐内渣层的高度dt=d1-d1’,

8、转炉渣罐内渣层的高度dg=d2-d2’。

9、步骤3:热态铁水脱硫渣和转炉渣充分反应后,净置3小时后,得到的改性渣很脆,进行磁选,将金属铁随废钢加入转炉使用,尾渣作为建筑原料。

1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该技术方案能提高金属铁收得率,能提高金属铁的含量在4-8%;2、该方案得到的渣不需原先的脱硫渣的水淬处理工艺,节约了其处理时间6-8小时,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3、此种方法处理的渣更脆化,容易加工处理,4、该技术方案彻底解决了渣铁大块的产生,热态铁水脱硫渣和转炉渣充分反应后无渣铁大块。



技术特征:

1.一种铁水脱硫渣与转炉渣混兑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水脱硫渣与转炉渣混兑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温度不低于700℃,但低于此温度时就不参与混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铁水脱硫渣与转炉渣混兑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采用激光测距仪对两渣混熔的热态脱硫渣渣面高度和液态转炉渣渣面高度进行测量。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水脱硫渣与转炉渣混兑改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铁水脱硫后扒出的铁水脱硫渣,控制其总量对应的体积不超过容器的1/5,留有空间加入转炉渣,保持热态熔融状态,步骤2:将盛有热态铁水脱硫渣的渣罐运输到转炉下,将转炉渣直接倒入转炉渣罐,控制倒入高度,根据两渣在各自渣罐中的高度,控制比例1/5‑1/2,步骤3:热态铁水脱硫渣和转炉渣充分反应后,净置3小时后,得到的改性渣很脆,进行磁选,将金属铁随废钢加入转炉使用,尾渣作为建筑原料;该技术方案采用将脱硫渣与转炉钢渣进行混熔的方法,脱硫渣与转炉钢渣混熔后,内部发生一些化学反应,既能提高金属收得率,降低生产成本,又能缩短处置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洪建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