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镍磷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534841发布日期:2023-09-21 21:16阅读:37来源:国知局

发明领域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镍磷合金材料。特别地,本发明涉及具有优异且有效的涂层性能的镍磷合金材料。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镍磷合金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镍磷合金是一种重要的合金材料,在电镀和钎焊中用于装饰和防止物品表面的腐蚀和磨损。镍磷合金的不同最终应用和性能取决于合金的晶体结构,可以通过合金制备过程或通过电镀或化学镀等最终应用过程进行调节。合金材料的晶粒尺寸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应用的适用性和可用于此类应用的方法。具有超细或纳米结构晶粒尺寸的材料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和更好的工艺优势。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成功地生产出具有明确定义的晶体结构的镍磷合金,所述合金的粒度4-6nm,适合多种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晶体结构的镍磷合金材料,所述镍磷合金材料的粒度为4-6nm。

2、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粒度为4-6nm的具有晶体结构的镍磷合金材料,其中晶体结构形成具有晶格条纹的单个纳米颗粒。

3、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粒度为4-6nm的具有晶体结构的镍磷合金材料,其中镍磷合金材料的晶面具有较高的活性和较低的起始电位。

4、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粒度为4-6nm的具有晶体结构的镍磷合金材料,其中所述镍磷合金具有0.480j/kg的比热容。

5、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粒度为4-6nm的具有晶体结构的镍磷合金材料,其中所述镍磷合金具有59.8%的热膨胀系数。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晶粒度为4-6nm的镍磷合金材料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1-十八碳烯、油胺和三辛基膦的还原环境中加热乙酰丙酮镍,期间不断搅拌;将上述步骤得到的产物退火60分钟;将上述步骤的产物在室温下冷却以获得晶体;对上述步骤得到的晶体进行冷压成型,得到镍磷合金材料。

7、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晶粒度为4-6nm的镍磷合金材料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1-十八碳烯、油胺和三辛基膦的还原环境中加热乙酰丙酮镍,期间不断搅拌;将上述步骤的产物退火60分钟;将上述步骤的产物在室温下冷却;将上述步骤得到的晶体进行冷压成型,得到镍磷合金材料,其中乙酰丙酮镍在1-十八碳烯、油胺和三辛基膦中的加热温度为260℃,加热时间为3小时。

8、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晶粒度为4-6nm的镍磷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1-十八碳烯、油胺和三辛基膦的还原环境中加热乙酰丙酮镍,期间不断搅拌;将上述步骤的产物退火60分钟;将上述步骤的产物在室温下冷却;对上述步骤得到的晶体进行冷压成型,得到镍磷合金材料,其中退火温度为60-80℃。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晶体结构的镍磷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镍磷合金材料的粒度为4-6纳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磷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结构形成具有5.2埃晶格条纹的单纳米颗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磷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镍磷合金材料的晶面具有较高的活性和较低的起始电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磷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镍磷合金的比热容为0.480j/kg。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磷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镍磷合金的热膨胀系数为59.8%。

6.一种平均结晶粒度为4-6nm的镍磷合金材料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镍磷合金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乙酰丙酮镍在1-十八碳烯、油胺和三辛基膦中在260℃加热3小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镍磷合金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的温度为60-8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磷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镍磷合金材料具有的晶格条纹,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较低的起始电位以改善涂层应用。一种平均结晶粒度为4~6nm的镍磷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在1‑十八烯、油胺、三辛基膦中加热乙酰丙酮镍;对产物进行退火;冷却所述产物,然后冷压所获得的晶体,以获得镍磷合金材料。

技术研发人员:苏西米塔·萨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基萨姆知识产权管理私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