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热处理用淬火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79677发布日期:2023-03-29 16:32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件热处理用淬火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件热处理用淬火模具。


背景技术:

2.热处理是指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手段,以获得预期组织和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淬火是一种热处理工艺。钢的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温)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通常也将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钢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处理或带有快速冷却过程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在对工件进行淬火热处理时需要使用到淬火模具来对工件限位以及放置。
3.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cn202022166030.3公开的一种工件热处理用淬火模具,包括模具底座,所述模具底座外壁顶端固定连接有导套,所述导套内壁插接有导柱,所述模具底座外壁顶端固定安装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外壁顶端固定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外壁活动连接有调节主件,所述调节主件顶端活动连接有工件,所述垫板内壁活动连接有连接机构,该工件热处理用淬火模具,通过设置的固定槽、插接销、套筒、伸缩杆、卡接头,在处理不同规格的工件时,可以将插接在固定槽内的插接销拔出移动到不同位置的固定槽或者根据工件的规格增加或者减少卡接头,通过插接销与固定槽的配合使用,可以有效达到固定不同规格工件的效果,但这种淬火模具在使用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4.1.由于淬火处理需要对工件分别进行热加工与冷却处理,部分现有技术将冷却处理设置在淬火模具上方,在工件经过热处理后通过喷淋冷却液达到冷却效果,但这种冷却方式效率较低,在刚经过热处理的环境中,需要将工件迅速冷却需要一定的时间,使淬火工序进行的不够流畅;
5.2.为了使工件稳定的限位在模具上方,在开始热处理工作前,需要对工件进行手动或自动的限位处理,使热处理工艺的工序繁多,降低热处理的工作效率,在对多个工件进行处理时,需要在限位与解除限位上花费过多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件热处理用淬火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由于淬火处理需要对工件分别进行热加工与冷却处理,部分现有技术将冷却处理设置在淬火模具上方,在工件经过热处理后通过喷淋冷却液达到冷却效果,但这种冷却方式效率较低,在刚经过热处理的环境中,需要将工件迅速冷却需要一定的时间,使淬火工序进行的不够流畅;为了使工件稳定的限位在模具上方,在开始热处理工作前,需要对工件进行手动或自动的限位处理,使热处理工艺的工序繁多,降低热处理的工作效率,在对多个工件进行处理时,需要在限位与解除限位上花费过多的时间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件热处理用淬火模具,包
括:
8.气缸,其连接在支撑架中部上方,所述支撑架两侧设置有滑动块;
9.翻转机构,其位于所述气缸下方,所述翻转机构上方设置有加热皿;
10.夹持机构,其位于所述加热皿正下方,所述夹持机构两侧设置有翻面限位机构,且所述夹持机构下方设置有冷却液池;
11.夹持块,其设置在所述夹持机构上方,所述夹持块之间设置有工件。
12.优选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扭簧、翻转杆、拉绳一和旋转槽,所述翻转杆两侧设置有所述旋转槽,且所述翻转杆底部连接有所述拉绳一,所述扭簧设置在所述翻转杆两侧。
13.优选的,所述扭簧一侧连接在所述翻转杆上,且所述扭簧另一侧连接在所述旋转槽内壁,构成扭簧复位结构。
14.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放置台、弹簧一、绕线轮、放置座、拉绳二、弹簧二、滑动槽和伸缩块,所述放置台下方连接有所述弹簧一,所述弹簧一下方连接有所述放置座,所述放置座内壁连接有所述绕线轮,所述绕线轮上方设置有所述拉绳二,所述拉绳二左侧顶端连接有所述伸缩块,所述伸缩块外侧设置有所述滑动槽,且所述伸缩块后方连接有所述弹簧二。
15.优选的,所述翻面限位机构包括重力块、活动轴和拉绳三,所述重力块设置在所述放置座上方两侧,所述活动轴设置在所述伸缩块与所述夹持块的连接处,所述拉绳三连接在所述夹持块后方。
16.优选的,所述拉绳三一侧连接在所述重力块下方,且所述拉绳三另一侧连接在所述夹持块下方。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工件热处理用淬火模具:
18.1.为了使淬火热处理工作的热加工与冷却处理工序更加流畅,该设备将冷却液池设置在支撑架下方,当热加工完成后,气缸收缩时,带动旋转杆反转,从而将夹持底座翻面,使工件直接置于冷却液池中,该冷却处理效率更高,且在热处理收尾工作的带动下启动,更加的自动化;
19.2.夹持装置依靠工件的重力实现自动夹持,当工件放置在加持底座上方时,在重力压力与拉绳牵力的作用下,夹持块对工件进行自动夹持,且翻面后,在重力块的作用下夹持块绕活动轴旋转,使夹持块将工件限位在夹持底座内部,便于冷却处理完成后的取出。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热加工时正视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热加工翻转后正视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持机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持机构夹持后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翻转后翻面限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气缸;2、支撑架;3、滑动块;4、翻转机构;401、扭簧;402、翻转杆;403、拉绳一;404、旋转槽;5、夹持机构;501、放置台;502、弹簧一;503、绕线轮;504、放置座;505、拉绳二;506、弹簧二;507、滑动槽;508、伸缩块;6、冷却液池;7、加热皿;8、翻面限位机构;801、重力块;802、活动轴;803、拉绳三;9、夹持块;10、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工件热处理用淬火模具,包括:
28.气缸1,其连接在支撑架2中部上方,支撑架2两侧设置有滑动块3;
29.翻转机构4,其位于气缸1下方,翻转机构4包括扭簧401、翻转杆402、拉绳一403和旋转槽404,翻转杆402两侧设置有旋转槽404,且翻转杆402底部连接有拉绳一403,扭簧401设置在翻转杆402两侧,扭簧401一侧连接在翻转杆402上,且扭簧401另一侧连接在旋转槽404内壁,构成扭簧复位结构,通过翻转机构4使热处理加工的猝火工艺更加的流畅,翻转机构4上方设置有加热皿7;
30.夹持机构5,其位于加热皿7正下方,夹持机构5包括放置台501、弹簧一502、绕线轮503、放置座504、拉绳二505、弹簧二506、滑动槽507和伸缩块508,放置台501下方连接有弹簧一502,弹簧一502下方连接有放置座504,放置座504内壁连接有绕线轮503,绕线轮503上方设置有拉绳二505,拉绳二505左侧顶端连接有伸缩块508,伸缩块508外侧设置有滑动槽507,且伸缩块508后方连接有弹簧二506,夹持机构5通过工件10的重力实现自动的夹持,省去夹持工作的操作,便于热处理加工的进行,夹持机构5两侧设置有翻面限位机构8,且夹持机构5下方设置有冷却液池6,翻面限位机构8包括重力块801、活动轴802和拉绳三803,重力块801设置在放置座504上方两侧,活动轴802设置在伸缩块508与夹持块9的连接处,拉绳三803连接在夹持块9后方,拉绳三803一侧连接在重力块801下方,且拉绳三803另一侧连接在夹持块9下方,翻面限位机构8在翻转杆402旋转翻转后,仍然能对工件10进行限位,便于冷却处理结束后对工件10的拿取,夹持块9,其设置在夹持机构5上方,夹持块9之间设置有工件10。
31.工作原理:根据图1-5,在使用该淬火模具对工件进行淬火热处理时,首先将工件10放置在放置台501上,在工件10的重力作用下(通常热处理的工件10都是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钢化玻璃之类的材质,都具有一定的重量)放置台501下压向放置座504上方的槽内收缩,放置台501下方连接有拉绳二505,当放置台501下压时,拉绳二505通过绕线轮503与多个绕线柱,最终连接在伸缩块508上,放置台501下压时对拉绳二505向下放线,伸缩块508在拉绳二505放线的情况下,在弹簧一502的复位作用下向放置台501方向弹出,从而使连接在伸缩块508上的夹持块9向中部靠近,对放置台501上方的工件10进行夹持限位,此时气缸1向下展开,带动滑动块3在支撑架2上向下滑动,使加热皿7靠近工件10进行热加工,当热加工处理完成后,气缸1向上收缩,此时滑动块3之间的连接杆下对拉绳一403向上拉动,使连接在拉绳一403另一端的翻转杆402旋转,使得放置座504整体向下翻转,翻转的同时重力块801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重力块801的下滑拉动拉绳三803向下牵引,使连接在拉绳三803另一端的夹持块9绕活动轴802旋转,从而将工件10限位在放置座504内部,由于放置台501在失去工件10的重力压力下解除了对工件10的夹持,因此需要依靠绕轴旋转的夹持块9对工件10限位,翻转后的放置座504位于冷却液池6内,使工件10在冷却液的浸泡下迅速冷却,提高冷却效率,冷却完成后需要对下一工件进行处理时,略微下降气缸1使连接杆对拉
绳一403放线,翻转杆402在扭簧401复位作用下向上翻转,再将工件10取下放上下一工件10即可,以上便是整个工件热处理用淬火模具的功能介绍与步骤说明,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2.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