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零部件生产用双面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70280发布日期:2023-01-17 20:15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零部件生产用双面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械零部件生产用双面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2.抛光一般在磨光的基础上进行,用以进一步清除被加工金属工件表面上的细微不平,使其具有镜面般的光泽,它可用于工件的镀前准备,也可用于镀后的精加工;抛光过程与磨光不同,不存在显著的金属损耗,对抛光过程机理的一般看法是:在高速旋转的布轮与金属摩擦时产生高温,使金属表面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平整了金属表面的凸凹,同时使金属表面在周围大气的氧化下瞬间形成的极薄的氧化膜反复的被抛光下来,而使其光亮。
3.现有的抛光机进行对金属零部件进行抛光时,多数都是单面进行抛光,且在抛光时,需要人工不停的对金属零部件的位置进行移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机械零部件生产用双面抛光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械零部件生产用双面抛光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零部件生产用双面抛光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箱以及第二安装箱,所述操作台的顶端设置有滑动支架,所述滑动支架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远离所述滑动支架的一端以及所述滑动支架的顶端均转动安装有布轮,所述操作台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框,所述移动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且所述主动轮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远离所述主动轮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从动轮,且所述从动轮贯穿所述滑动支架的顶端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其中一组所述布轮,位于所述从动轮外壁上与所述皮带一侧设置有传动带,且所述传动带远离所述布轮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另一组所述布轮,所述第一安装箱以及所述第二安装箱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气缸,且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动支架的两端以及所述移动框的两侧。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滑动支架上安装连接架,并再滑动支架与连接架上分别安装布轮,利用在设置的移动框内部第二电机,通过第二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并利用主动轮带动皮带、从动轮以及传动带进行转动,从而将两组布轮进行带动,尽可能的实现对金属零部件的双面进行打磨,利用设置的气缸分别连接滑动支架与移动框,从而进行移动框与滑动支架的移动,尽可能的避免需要人工手动调整金属零部件位置的操作。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操作台的顶端开设有供所述皮带滑动的凹槽,位于所述操作台顶端与所述滑动支架底端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为所述操作台开设的凹槽,且所述第一滑槽位于供所述皮带滑动的凹槽的一侧,所述第一滑槽的
内部滚动连接有第一滚珠,且所述第一滚珠穿过所述第一滑槽的槽口设置并与所述滑动支架的底端相接触,且所述滑动支架通过所述第一滚珠滑动连接于所述操作台。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开设的第一滑槽内部设置第一滚珠,来尽可能的减少滑动支架在移动时受到的阻力。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位于所述操作台的内部底端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滚动连接有第二滚珠,且所述第二滚珠穿过所述第二滑槽的槽口设置并与所述移动框的底端相触接,所述移动框通过所述第二滚珠滑动连接于所述操作台。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开设的第二滑槽内部设置第二滚珠来尽可能的减少移动框在移动时受到的阻力。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安装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设置的支撑架可以在进行零部件的抛光时对一些较长的零部件的支撑。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安装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操作台的两侧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板以及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轴,且所述安装轴的外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板,所述安装轴贯穿所述第一支板设置,所述安装轴的内环一端固定连接有夹具,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轴内环的内部。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设置的第一电机带动安装轴进行转动,并利用安装轴带动夹持零部件用的夹具进行转动,来完成零部件的转动。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支板的内部设置有轴承,且所述轴承的外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板。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设置的第二支板放置轴承来尽可能减少零部件在穿过第二支板时转动时与第二支板之间的摩擦力。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滑动支架上安装连接架,并再滑动支架与连接架上分别安装布轮,利用在设置的移动框内部第二电机,通过第二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并利用主动轮带动皮带、从动轮以及传动带进行转动,从而将两组布轮进行带动,尽可能的实现对金属零部件的双面进行打磨,利用设置的气缸分别连接滑动支架与移动框,从而进行移动框与滑动支架的移动,尽可能的避免需要人工手动调整金属零部件位置的操作。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操作台;2、第一安装箱;3、第二安装箱;4、滑动支架;5、连接架;6、布轮;7、第一支板;8、第二支板;9、第一电机;10、安装轴;11、夹具;12、支撑架;13、从动轮;14、传动带;15、安装板;16、气缸;17、轴承;18、移动框;19、安装台;20、第二电机;21、主动轮;22、第二滑槽;23、第二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一
24.请参阅图1-图2,一种机械零部件生产用双面抛光装置,包括操作台1,操作台1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箱2以及第二安装箱3,操作台1的顶端设置有滑动支架4,滑动支架4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5,连接架5远离滑动支架4的一端以及滑动支架4的顶端均转动安装有布轮6,操作台1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框18,移动框1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台19,安装台19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20,第二电机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21,且主动轮21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皮带,皮带远离主动轮2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从动轮13,且从动轮13贯穿滑动支架4的顶端并固定连接于其中一组布轮6,位于从动轮13外壁上与皮带一侧设置有传动带14,且传动带14远离布轮6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另一组布轮6,第一安装箱2以及第二安装箱3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5,安装板1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气缸16,且气缸16的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滑动支架4的两端以及移动框18的两侧;通过设置的滑动支架4上安装连接架5,并再滑动支架4与连接架5上分别安装布轮6,利用在设置的移动框18内部第二电机20,通过第二电机20带动主动轮21转动,并利用主动轮21带动皮带、从动轮13以及传动带14进行转动,从而将两组布轮6进行带动,尽可能的实现对金属零部件的双面进行打磨,利用设置的气缸16分别连接滑动支架4与移动框18,从而进行移动框18与滑动支架4的移动,尽可能的避免需要人工手动调整金属零部件位置的操作。
25.在本实施例中,操作台1的顶端开设有供皮带滑动的凹槽,位于操作台1顶端与滑动支架4底端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为操作台1开设的凹槽,且第一滑槽位于供皮带滑动的凹槽的一侧,第一滑槽的内部滚动连接有第一滚珠,且第一滚珠穿过第一滑槽的槽口设置并与滑动支架4的底端相接触,且滑动支架4通过第一滚珠滑动连接于操作台1,位于操作台1的内部底端开设有第二滑槽22,第二滑槽22的内部滚动连接有第二滚珠23,且第二滚珠23穿过第二滑槽22的槽口设置并与移动框18的底端相触接,移动框18通过第二滚珠23滑动连接于操作台1;利用在开设的第一滑槽内部设置第一滚珠,来尽可能的减少滑动支架4在移动时受到的阻力,利用在开设的第二滑槽22内部设置第二滚珠23来尽可能的减少移动框18在移动时受到的阻力。
26.工作原理:通过设置的滑动支架4上安装连接架5,并再滑动支架4与连接架5上分别安装布轮6,利用在设置的移动框18内部第二电机20,通过第二电机20带动主动轮21转动,并利用主动轮21带动皮带、从动轮13以及传动带14进行转动,从而将两组布轮6进行带动,尽可能的实现对金属零部件的双面进行打磨,利用设置的气缸16分别连接滑动支架4与移动框18,从而进行移动框18与滑动支架4的移动,尽可能的避免需要人工手动调整金属零部件位置的操作,利用在开设的第一滑槽内部设置第一滚珠,来尽可能的减少滑动支架4在移动时受到的阻力,利用在开设的第二滑槽22内部设置第二滚珠23来尽可能的减少移动框18在移动时受到的阻力。
27.实施例二
28.请参阅图1-2,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9.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箱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2,第二安装箱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9,操作台1的两侧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板7以及第二支板8,第一支板7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轴10,且安装轴10的外环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板7,安装轴10贯穿第一支板7设置,安装轴10的内环一端固定连接有夹具11,且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安装轴10内环的内部,第二支板8的内部设置有轴承17,且轴承17的外环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板8;利用设置的支撑架12可以在进行零部件的抛光时对一些较长的零部件的支撑,利用设置的第一电机9带动安装轴10进行转动,并利用安装轴10带动夹持零部件用的夹具11进行转动,来完成零部件的转动,利用在设置的第二支板8放置轴承17来尽可能减少零部件在穿过第二支板8时转动时与第二支板8之间的摩擦力。
30.工作原理:在使用时,使用者通过设置的滑动支架4上安装连接架5,并再滑动支架4与连接架5上分别安装布轮6,利用在设置的移动框18内部第二电机20,通过第二电机20带动主动轮21转动,并利用主动轮21带动皮带、从动轮13以及传动带14进行转动,从而将两组布轮6进行带动,尽可能的实现对金属零部件的双面进行打磨,利用设置的气缸16分别连接滑动支架4与移动框18,从而进行移动框18与滑动支架4的移动,尽可能的避免需要人工手动调整金属零部件位置的操作,利用在开设的第一滑槽内部设置第一滚珠,来尽可能的减少滑动支架4在移动时受到的阻力,利用在开设的第二滑槽22内部设置第二滚珠23来尽可能的减少移动框18在移动时受到的阻力。
31.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