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砂型铸模成型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893181发布日期:2023-07-25 19:3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砂型铸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砂型铸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撑架包括旋转支撑底板和旋转支撑杆,所述旋转支撑杆一端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撑底板上;所述活塞密封件包括活塞导向管、密封导向板、活塞推移杆和活塞推入杆,所述活塞导向管贯通在所述旋转支撑杆另一端上,所述密封导向板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撑架另一端上,所述活塞推移杆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撑杆上,以将所述旋转支撑架另一端上的所述滑动密封活塞推移至所述活塞导向管处,所述活塞推入杆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撑杆另一端上,以将所述滑动密封活塞通过所述活塞导向管推入所述硅砂导流管内;所述旋转动力件包括旋转传动轴、旋转电机和旋转安装盘,所述旋转传动轴一端贯穿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撑杆上,所述旋转电机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撑杆上,并且所述旋转电机的转轴与所述旋转传动轴一端连接,所述旋转安装盘设置在所述旋转传动轴另一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砂型铸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铸导向件包括压铸导向转动座、竖向滑移块和竖向滑移杆,所述压铸导向转动座设置在所述旋转安装盘上,所述压铸导向转动座上设置有燕尾槽,所述竖向滑移块呈燕尾块状,所述竖向滑移块嵌装在所述燕尾槽内,所述竖向滑移杆一端设置在所述竖向滑移块上,多套所述竖向滑移件在所述压铸导向转动座上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砂型铸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铸动力件包括压铸动力电机和压铸动力传动杆,所述压铸动力电机为双轴电机,所述压铸动力电机设置在所述压铸导向转动座上,所述压铸动力传动杆一端设置在所述压铸动力电机的一转轴上,所述压铸动力传动杆另一端配合贯穿出所述竖向滑移杆上第一螺纹孔;两个所述压铸动力传动杆与所述压铸动力电机的两转轴逐一对应,并且所述两个所述压铸动力传动杆与两个所述竖向滑移杆逐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砂型铸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铸模具件包括顶部压铸模具件和底部压铸模具件,所述顶部压铸模具件和所述底部压铸模具件逐一对应设置在两个所述竖向滑移件上;所述顶部压铸模具件包括压铸模具壳、模具分隔板、硅砂导流管和定向冷却件,所述定向冷却件设置在所述模具分隔板上,所述压铸模具壳侧壁设置在所述竖向滑移杆另一端上,所述模具分隔板呈喇叭管状,所述模具分隔板大头嵌装在所述压铸模具壳内壁上,所述硅砂导流管一端先后贯穿所述压铸模具壳的槽底和所述模具分隔板的小头;所述压铸模具壳侧壁上贯通设置有低压导气管,多个所述低压导气管围绕所述压铸模具壳周向均匀分布;间隔分布的多个所述低压导气管自由端与抽真空机连通,间隔分布的另外多个所述低压导气管自由端与气体流量控制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砂型铸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冷却件包括内层定向冷却件、外层定向冷却件、冷却介质输送管和冷却介质排出管,所述内层定向冷却件和所述外层定向冷却件均设置在所述模具分隔板上,所述冷却介质输送管和所述冷却介质排出管均设置在所述内层定向冷却件和所述外层定向冷却件上;所述内层定向冷却件包括冷却导向管、冷却滑移管、冷却排入软管和冷却排出软管,所述冷却导向管一端贯穿在所述模具分隔板,所述冷却滑移管一端嵌装在所述冷却导向管另一端管内;所述冷却滑移管的厚壁上设置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呈螺旋线状,两个所述螺旋管围绕所述冷却滑移管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冷却滑移管内壁上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螺旋管贯通,所述导流管上设置有闸阀,多个所述导流管沿所述冷却滑移管轴向等间距分布;所述冷却排入软管一端贯通连接在一个所述螺旋管的自由端口上,所述冷却排出软管与所述冷却排入软管结构相同,所述冷却排出软管一端贯通连接在另一个所述螺旋管的自由端口上;多套所述内层定向冷却件围绕所述模具分隔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外层定向冷却件与所述内层定向冷却件结构相同,多个所述外层定向冷却件围绕所述模具分隔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冷却介质输送管包括介质输送支管、介质输送管和介质输送干管,一个所述介质输送支管设置在多个所述冷却导向管上,并且所述介质输送支管与多个所述冷却排入软管另一端贯通连接,另一个所述介质输送支管固定设置在多个所述外层定向冷却件的冷却导向管上,并且所述介质输送支管与多个所述外层定向冷却件的冷却排入软管另一端贯通连接;两个所述介质输送管与两个所述介质输送支管逐一对应贯通连接,所述介质输送干管一端贯穿所述压铸模具壳后贯通连接在两个所述介质输送管另一端上,所述介质输送干管另一端与介质输送泵连通;所述冷却介质排出管与所述冷却介质输送管结构相同,所述冷却介质排出管的介质输送干管另一端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自动砂型铸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压铸模具件与所述顶部压铸模具件结构相同,所述底部压铸模具件设置在另一个所述竖向滑移杆另一端上;所述底部压铸模具件的模具分隔板上设置有第一浇注通孔,所述底部压铸模具件的压铸模具壳槽底上设置有第二浇注通孔,所述第二浇注通孔上贯通连接有喇叭口,所述第二浇注通孔内嵌装有滑动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砂型铸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封膜件包括封膜竖向滑移管、封膜竖向传动板、收放电机、第一齿轮、封膜收放传动轴、封膜收放导向块、封膜输送主动辊、封膜输送从动辊、输送电机、蜗杆和蜗轮,所述封膜竖向滑移管一端穿过所述压铸导向转动座上的滑移长条通孔,所述封膜竖向滑移管外壁上的第二滑块与所述滑移长条通孔内的第二滑槽配合,所述封膜竖向传动板设置在所述封膜竖向滑移管上,并且所述封膜竖向传动板上的第二螺纹孔套装在与之配合的所述压铸动力传动杆上;所述收放电机设置在所述封膜竖向滑移管上,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所述收放电机的转轴上;所述封膜收放传动轴一端嵌装在所述封膜竖向滑移管内,并且所述封膜收放传动轴上的第一齿牙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封膜收放导向块水平设置在所述封膜收放传动轴另一端上;所述封膜输送主动辊一端贯穿出所述封膜收放导向块,所述封膜输送从动辊一端贯穿在所述封膜收放导向块上,多套所述夹持输送件对称分布在所述封膜收放导向块的两端;所述输送电机设置在所述封膜收放导向块上,所述蜗杆设置在所述输送电机的转轴上,所述蜗轮套装在所述封膜输送主动辊一端上,并且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砂型铸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型收放件包括收放固定管、收放电机、第二齿轮、收放传动杆、型芯固定板和造型模具,所述收放固定管设置在所述造型支撑架上,所述收放电机设置在所述造型支撑架上,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所述收放电机的转轴上,所述收放传动杆一端穿过所述收放固定管,并且所述收放传动杆上的第二齿牙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型芯固定板设置在所述收放传动杆另一端上,所述型芯固定板内设置有真空抽取孔,所述真空抽取孔一端口与真空抽取机连通;所述造型模具包括上半部分造型模具和下半部分造型模具,所述上半部分造型模具设置在所述型芯固定板的上表面,所述下半部分造型模具设置在所述型芯固定板的下表面,并且所述上半部分造型模具和所述下半部分造型模具均与所述真空抽取孔另一端贯通;所述上半部分造型模具和所述下半部分造型模具壳体上都均匀分布有真空造型通孔,所述下半部分造型模具连通有浇道口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砂型铸模成型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砂型铸模成型装置,包括:压铸旋转件,其包括旋转支撑架、活塞密封件、旋转动力件、压铸导向件、压铸动力件和压铸模具件,活塞密封件在旋转支撑架向压铸模具件输送滑动密封活塞,使得压铸模具件形成密封腔体;封膜成型件,其包括顶部封膜件和底部封膜件,顶部封膜件和底部封膜件相互对称设置在压铸导向件上,并且被旋转动力件带动与压铸模具件形成密封腔体;造型件,其包括造型支撑架和造型收放件,造型支撑架在旋转支撑架上为造型收放件提供支撑,以便于造型收放件为压铸模具件造型。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铸件冷却速度快、生产效率高、能够对铸件特定部位的淬火需要定向冷却淬火。

技术研发人员:郑艳青,赵大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胜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