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43679发布日期:2024-04-08 13:45阅读:15来源:国知局
铝合金材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强度各向异性的高强度铝合金材料。


背景技术:

1、近年来,在例如电器的壳体等各种制品中,为了实现高强度化及轻量化,要求使用铝合金材料。通过使用强度更高的铝合金材料,可将制品的强度维持在与现有同等的同时减少铝合金材料的使用量,因此能够实现制品的轻量化。

2、此处,作为高强度的铝合金,例如通常为6000系合金、7000系合金等。但是,所述合金为热处理型的合金,热处理型的合金需要固溶以及时效热处理工序,因此存在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另外,7000系合金中含有大量zn和cu,因此存在根据使用环境而容易发生腐蚀的问题。

3、从上述观点出发,有时使用非热处理型的铝合金。作为非热处理型的铝合金,有代表性的是具有最高强度的种类的5000系合金。5000系合金通常耐腐蚀性优异,不需要固溶以及时效热处理,因此生产效率高。另外,通过在5000系合金中增加添加元素,能够达成6000系合金以上的强度。基于此,提出了含有以5重量%以上的mg作为主要添加元素的5000系铝合金材料(参照专利文献1~3)。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186747号

7、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1-98338号

8、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平7-197170号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2、在所述专利文献1~3所记载的铝合金材料中,为了进行高强度化,而将mg的含量增加为5重量%以上。但是,关于铝合金材料中的强度各向异性,未有任何考虑。

3、在铝合金材料中,在强度各向异性强的情形时,有最终制品中特定方向的刚性降低,而可靠性降低之虞。另外,在成型等制品制造工艺中,有产生尺寸精度等不良之虞。尤其是在通过进行加工硬化而强度有所增加的铝合金材料(h态材料)中,与经退火的铝合金材料(o态材料)相比,存在容易显著地表现出强度各向异性的问题。

4、本发明的一形态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控制金相组织来确保高强度且抑制强度各向异性的铝合金材料。

5、[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形态的铝合金材料含有mg:7.0%~10.0%(质量%,以下相同)、ca:0.1%以下,剩余部分包含铝及不可避免杂质,且拉伸强度为500mpa以上,断裂伸长率为3%以上且小于10%。本发明的又一形态的铝合金材料含有mg:5.0质量%~7.0质量%、ca:0.1质量%以下,剩余部分包含铝及不可避免杂质,拉伸强度为350mpa以上,在上述铝合金材料中进一步含有mg:5.7质量%~7.0质量%。

7、此外,所述铝合金材料含有mn:0.05质量%~1.0质量%。

8、此外,所述铝合金材料在所述铝合金材料的最终加工方向与板宽方向所形成的平面内,作为所述最终加工方向的0°方向、从所述最终加工方向朝向所述板宽方向与所述0°方向成45°的45°方向、及从所述最终加工方向朝向所述板宽方向与所述0°方向成90°的90°方向的拉伸强度的标准偏差为20以下。

9、此外,使用结晶取向分布函数odf算出的{013}<100>及{011}<100>的取向密度为5以下。

10、使用结晶取向分布函数odf算出的{011}<211>的取向密度为{112}<111>的取向密度的0.4倍以上。

11、[发明的效果]

12、根据本发明的一形态,能够制造一种确保高强度且抑制强度各向异性的铝合金材料。



技术特征:

1.一种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含有mg:5.0质量%~7.0质量%、ca:0.1质量%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材料,其中,含有mg:5.7质量%~7.0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合金材料,其中,所述铝合金材料含有mn:0.05质量%~1.0质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合金材料,其中,所述铝合金材料在所述铝合金材料的最终加工方向与板宽方向所形成的平面内,作为所述最终加工方向的0°方向、从所述最终加工方向朝向所述板宽方向与所述0°方向成45°的45°方向、及从所述最终加工方向朝向所述板宽方向与所述0°方向成90°的90°方向的拉伸强度的标准偏差为20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合金材料,其中,使用结晶取向分布函数odf算出的{013}<100>及{011}<100>的取向密度为5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铝合金材料,其中,使用结晶取向分布函数odf算出的{011}<211>的取向密度为{112}<111>的取向密度的0.4倍以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铝合金材料含有Mg:5.0%~7.0%(质量%,以下相同)、Ca:0.1%以下,剩余部分包含铝及不可避免杂质,且拉伸强度为350MPa以上。

技术研发人员:黑崎友仁,箕田正,玉置充宏,金珍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UACJ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